典蕴文化网>故事>一个高职生的升职神话

一个高职生的升职神话

收录日期:2025-11-20 19:34:58  热度:10℃
杨丽高职毕业那年,就业形势很严峻。寄出几十封求职信后,一家公司给了她回音。

闯过初试和面试后,杨丽进入了最后一轮考查:在人力资源部实习3天。部长交给杨丽一个任务:把公司去年的一些文件整理归类,在电脑里建档保存。

杨丽忙了一天,下班前突然接到坏消息:总公司紧急通知暂停招聘新员工。“这不是耍我们吗?”参加实习的应聘者们很不满,杨丽仍然在成堆的文件里忙碌。部长客气地对她说:“真不好意思,白让你忙活了一整天……下班了,快回家吧,明天就不用来了。”

杨丽说:“没关系,活儿没干完我心里不踏实,明天上午就整理好了。”

两个月后,在一个小店打零工的杨丽接到一个电话,是那位部长打来的。他对这个“傻”求职者印象深刻,公司重新开始招聘时,他第一个电话就打给了杨丽。

学历不高、毫无工作经验的杨丽被安排在前台做接待员。上班第一天,杨丽就换掉了那本破破烂烂的登记簿,取而代之的是16开的大本子,封面上是她自己打印的公司简介。那脏兮兮的部门电话表被她扯掉了,她背了几个晚上,把电话号码熟记于心。

一次,几个新加坡客户到公司来谈合作,杨丽安排他们在大厅等候。客户们谈到对这个新合作伙伴的业绩不太了解。杨丽听了礼貌地说:“如果可以的话,占用各位一点儿时间,我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本公司的情况。”

在众人惊讶的目光里,杨丽把公司近几年的销售业绩、市场份额等情况介绍得有条有理,等销售经理过来的时候,客户们赞不绝口:“你们公司真是了不得啊,普通员工对公司业绩都能脱口而出,我们对这样的企业很有信心……”

一年后,“优秀员工”的称号和奖金落在了这个前台接待员的头上。

年底,每个员工都要写述职报告,总结经验,提出建议。当杨丽开始写述职报告时,老员工们都说:“别傻了,从网上下载一份,改改就得了,上千份报告堆起来比老总的个子还高,他怎么可能一份份看呢?”

一周后,杨丽拿出了一本像杂志一样图文并茂的年终总结。彩色封面上是公司的宗旨,扉页上是目录和提要,正文分别是“我的工作”、“我的看法”和“我的建议”,每部分都有详细数据和图表,还用漫画展示了公司存在的不良现象。

3天后,老总把杨丽叫到办公室说:“你的年终总结我看了4遍,你看问题很准,思路清晰有创意,但我更欣赏你对工作的责任感。你也许需要一个更合适的岗位,好好干吧!”

进入公司的第三年,杨丽成了部门经理,同事们都为她创造的升职神话而惊叹。

猜你喜欢

  • 没有低到尘埃的种子不开花

    2010年我从香港浸会大学毕业,出了新书,之后被拉去全国签售一圈。那种累不是体力的累,是心累,感觉像被人牵着当戏看。心像个想飞的热气球,吊篮里却挂了太多沙袋,怎么都飞不起来,觉得胀得快要破掉了,一看,还在原地。那年年底,回到老家,宅着。天天

  • 锐速进,速退

    几十年前,有一名高中生被分配到了一家啤酒厂工作。迎接他的是,不是把他安排到工厂行政部门,而是让他到洗刷车间当一线工人。这让他心中很不服气。大家或许不知,几十年前的高中文凭比现在博士学位还吃香。抱着大材小用的怨气,他在工作中做事自然很马虎。每

  • 一个拥抱等了14年

    河南平顶山老人刘嘉永远清楚地记得,在自己86岁时,意外地收到一笔汇款的情景。那时候,刘嘉的小儿子早已去世,大儿子又突然被诊断出肝癌。老人的生活原本就很拮据,这下的打击又实在太大,家里的顶梁柱不复以往,家人难有余力来照顾一个行动多有不便的老人

  • 我终于懂得了婚姻

    我现在的老婆是我的结发妻子,她没有读过书,叫陈凤英,人很好。几十年来,帮我煮饭、管小孩,连电话都不接,她觉得自己讲不好普通话,人家会笑她。但是,我这个家现在所有的财产都记在她的名下,我控股的公司也是她在当董事长。我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安排呢?因

  • 没有爱情也可以

    鲁迅先生曾冷静发问:娜拉出走后怎样?他的提问有现实意义,“五四”前后,很多女性忽而觉醒,离异、逃婚者有之,离家出走者有之,但在当时的大环境下,离开家,就能走向光明吗?似乎是为了给这个问题一个答案,数年之后,呼兰小城里一个名叫张荣华的姑娘,像

  • 王瑶先生的四次教诲

    相比学术语言的严谨、简约,王瑶先生私下的谈话是最具特色的,采取的是“王瑶式”的表达方式,充满幽默和机智,常出人意料,又入木三分,发人深省。先生给我留下了九句印象深刻的话,首先是对我的四次教诲。1978年,我入学不久,他跟我说:“钱理群,我知

  • 记张自忠将军

    我与张自忠将军仅有一面之雅,但印象甚深,较之许多常常谋面的人更难令我忘怀。读《传记文学》秦绍文先生的大文,勾起我的回忆,谨为文补充以志景仰。一九四零年一月我奉命参加国民参政会之华北视察慰劳团,访问了五个战区七个集团军司令部,其中之一便是张自

  •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父亲曾经跟我说过最多的一句话是:你要做一个有梦想、对社会有用的人。但事实上,我一直都不知道父亲的梦想是什么。父亲从来都不愿意跟我说他自己的故事,甚至有时候我问起他的时候也只是笑一下就岔开了话题,所以我对他之前的了解仅仅限于母亲和姑婆的一些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