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大树城堡

大树城堡

收录日期:2025-11-20 18:22:44  热度:6℃

阿木偷偷地砍伐了一棵小树,因为它太小,只能做一个小板凳儿。

他很得意,因为小板凳儿做得结实又美观,尤其是那四条桌子腿儿,雕着花纹,粗粗壮壮、矮矮墩墩的,千斤也压不塌。

小板凳儿刚做好,怪事就发生了。板凳腿儿刚一着地,就扎下了根,四条腿儿上拱出了绿芽,绿芽很快又变成了叶子。

板凳儿面也不那么光滑了,也长出了一层绿叶。阿木用刀子又刮又削,可是刚削掉,又长出来了。

不但长出了枝叶,四条板凳腿儿越长越高。

阿木一屁股坐了上去,他想压着板凳不让它往高里长,可是,板凳举着阿木一直往上长,长啊长啊,眼看着就顶到房顶了。

阿木赶紧从板凳上跳下来。就在这时候,轰隆一声,小板凳儿顶塌了房顶,长啊长啊,一直往天上长。

现在小板凳儿变成了一栋大房子。大房子四周长满了绿色的枝叶,远远看去,就像一间绿色的小木屋。

阿木很高兴,一个小板凳儿竟变成了一座小木屋,住进去多神气,多高兴。

阿木大步走向小木屋。他刚走近门口,突然发现那里早有把门的了。仔细一看,原来是两只小刺猬在把门。

阿木可没把刺猬放到眼里,继续往里走。这时候,只听传来一阵阵嘎嘎的声音。

小木屋继续长,现在已经变成一座大房子了。

更奇怪的是,小刺猬也跟着长,长得像狗那样大了。

“不许进!”刺猬把满身的刺都竖起来了,像一杆杆尖尖的枪。

阿木吓得逃离了大房子。

阿木远远地张望着大房子,只见它继续在长,长啊长啊,长成一座雄伟的绿色城堡了。

阿木惊呆了。他不敢走近它,只能远远地看着它。

他看见山羊走来了。

他看见黑熊走来了。

他看见一群小猴子走来了。

它们见了面,互相祝贺着:

“这回可好了,我们有一个家了。”

又过了一会儿,老虎来了,狮子来了。

先来的动物们有些害怕。

老虎说:“别害怕,我不会吃你们。”

狮子也说:“对,对,住在城堡里,就是一家人!”

刚说完,一头大象也来了。它走路“咚咚”、“咚咚”,震得大地直响。大耳朵还一扇一扇的,像两把大扇子。

动物们一见它,都叫它大象大哥。

后来又飞来了一群群五颜六色的小鸟,停在绿色城堡开满花朵的屋顶上。

阿木看见动物们高高兴兴地住进去了,大家和和睦睦地生活在一起,他很羡慕他们。

他真想去看望它们,但他又担心它们对他不友好。

一天天过去了,它天天听见从大树城堡里传来鸟儿的歌声,还有各种动物的笑声和说话声。渐渐地,阿木相信它们不会伤害他了。

这天早晨,他鼓起勇气向城堡走去。

阿木见了大象,说:“我请求在大树城堡当一名警卫,行吗?”

大象问大家:“你们看,能收留阿木吗?”

动物们经过一番讨论,最后通过表决,一致同意阿木的请求。

就在这时候,从城堡里传来大嗓门的说话声:“我不同意!”

这是谁在说话呀?

“是我。我是大树城堡。我有话说。”大家静静地听着,“你们问问阿木:这大树城堡怎么来的?”

大家都看着阿木,等着他回答。

“我砍了一棵小树。我真不该砍呀!所以我才来给大树城堡当警卫呀!”

最后,大家原谅了他,还让他每年在城堡周围种一百棵树。

现在,如果你有机会去大树城堡旅游,你一定会先见到阿木。只是他变得越来越矮小,就像一个小木偶,站在高大的城堡门前。

猜你喜欢

  • 丰都知府

    从前,竟陵有个叫孟凡才的县令,非常贪心。他当了三年的知县,除搜刮了不少民脂民膏外,还制造了不少冤案,闹得这一带民声沸扬。他却不知羞耻,屁股坐着知县的位置,眼睛却盯着知府的位置,到处打关节、使银子,恨不得一步登天。可那些上司的喉咙比他更粗。他

  • 雹神

    在一个村庄里有一位姓张的大财主,张财主虽然家有良田百亩但自己只留了几十亩家里种,其余的地全部租给了本村的相亲们,并且每年收取的地租比其他地主收的都要少两成,因此乡亲们都愿意租种他的地。而且张财主还是一位乐善好施的人,只要村里的乡亲们有了困难

  • 子贡的鬼主意

    孔夫子曰:“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写手生,三天不看脑生。”最得意的门生子贡。觉得后面一句比较拗口,举手发言,请求改一改。孔夫子固执地说:“不可也。”孔夫子死后两年,子贡去燕国讲学,就大胆地把后面一句改为:“三天不看不是书生。”而且特别强调是他

  • 八仙“论道”美食城

    天上一日去,地上数千年。话说八仙得道成仙以后,整日在天堂听差。这几年玉皇大帝对诸神实行责任制,八仙各自完成分内之事,闲暇无事逛逛天上的街市,或走亲访友到也自在。一日,铁拐李在花园里遇见何仙姑,上前拱手施礼道:“仙姑别来无恙?”何仙姑急忙还礼

  • 高粱秆扎的媳妇

    有这么一个庄稼人,叫小顺,是个光棍儿,从小死了爹妈,惟一的亲人是他舅舅。他种着二亩多地,住着两间小草屋。大秋以后他找几个伙伴,推牌九、掷骰子玩,一块儿解闷儿。一天,他的伙伴们说:“净玩这个没啥意思,咱们给小顺用高粱秆扎个媳妇吧!”那几个人说

  • 河间神鼠

    明朝年间,有一个知名的河间驿出了件怪事:很多贡品在经过这个驿站时,莫名其妙地丢失了。为此,朝廷派了刑部的捕头宗玉来查办此案。宗玉来到河间驿,走进驿站对面的一家酒馆,选了个临窗的位子坐下来,一边喝酒,一边暗暗观察外面的动静。这时,酒馆里进来一

  • 杜甫智斗刁县令

    唐代诗圣杜甫,一生坎坷,仕途艰难,50多岁时,携妻儿全家到了沙头镇。他刚到沙头镇时,没有生活来源,虽有弟弟杜观及朋友们的接济,但毕竟是寄人篱下,非长久之计。于是,在众人的帮助下,他开了个百草堂中药铺,以卖药为业,聊度岁月。药铺开张后,货真价

  • 华佗巧治贪官

    三国时候,有一位掌管军营粮饷的军需官叫杨宕,官儿虽不大,可油水却捞了不少。但好景不长,杨宕得了一种怪病,既不发烧也不头痛,只是胸口胀满,像石头压着,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躺在床上更难受。医生请了不少,可连是什么病症都诊断不出,杨宕只好派人去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