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6个馒头,半个世纪的爱

6个馒头,半个世纪的爱

收录日期:2025-11-20 13:32:13  热度:10℃

那是20世纪40年代,长期的战火,让许多原本幸福的家庭支离破碎,他家就是其中一个。

那时,他才16岁,父母在做完馒头后就被突如其来的炮弹炸死。他身上除了父母留下的10个馒头外,别无他物。

拿着简单的行李,他踏上了去远方投奔亲戚的路程。一路上,到处都是落难的人们,不少人不是冷死就是饿死了。他小心地揣着那10个馒头,那可是他长达半个月的盘缠,就是再饿,也舍不得吃。

路过一个村子的时候,他去取水,发现有一个年龄相仿的女子昏倒在水井旁,是饿昏的。于是,他从怀里拿出一个馒头。

女子吃饱后,他问,也是去投奔亲戚的吗?

女子点点头,他又拿出一个袋子,把剩下来的馒头分了5个出去,他说,我们凑合着把这一段艰难的行程走完吧。分道扬镳时,女子拉着他的手说,如果战争结束后,你还活着,请来找我,我愿意嫁给你。

那是1943年,中国人印象中最黑暗的一年。

好不容易等到抗战结束,他却不想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兵败后,退到了台湾。

50年后,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已经变成了白发老人,却从没有结婚,只因对方那句承诺。

50年里,他试图几次去寻找,但都杳无音信,原本想放弃,但终究心有不甘,在几个大学生义工的帮助下,他再次踏上寻亲路。

从湖南到贵州,他一个一个地方找。终于在一间挂满剪纸的老房子面前停了下来。

从里面走出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妪,手里还拿着一堆剪纸,他只望了一眼,就泪眼婆娑了,因为那剪纸的头像,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

她说,我等了你整整50年。

他说,我找了你整整50年。

她拉着他的手说,日本人投降后,你没来找我,我以为你死了,从那天起,我就把你的头像剪成纸,然后再烧给你。后来,很多人给我作介绍,但我的心里已容纳不下别人,你知道嘛,你那6个馒头让我得到了重生,更让我勇敢去爱,去等待。

时隔50年后,两个古稀老人紧紧抱在了一起。不久后,在全村人的见证下,他们举办了一场简单而又幸福的婚礼。

6个馒头,50年情缘,让这两个情侣坚守、承诺,永生不变,因为那6个馒头的情,本就价值连城。

猜你喜欢

  • 奶奶临终前的道歉

    我的奶奶能下地走路的第二天,大姑妈两手空空地上门上门看望老娘,人还没有进门就数落开了:“半年多来,不知什么原因,浑身无力,动不动心里发慌,很长时间没吃一丁点肉,这日子没法过了。”大姑妈进屋后,奶奶吩咐:“土罐里有炖好的猪腿肉,在灶膛里,你拿

  • 今生躲不掉的你

    毕业之后,跟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脚步,离开了喧哗的城市,来到了宁静的小镇,在这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在这里一呆五年,网络信息发达的今天,我断绝了所有朋友的联系,只是在每年过年时,给家里发一封电报、寄些钱,一是给家人报个平安;二是尽尽孝道。父母理

  • 绑架之后……

    韩明,男,今年五十岁左右,育有一子,老伴早逝。和往常一样,一个人用过晚饭后,悠闲地看着报、喝着茶。韩志那小子已经很有几年没有回家了,自从母亲死后,儿子与自己好像多了很多隔阂。“叮叮叮”突来的电话铃声打断了正在埋怨着儿子的和韩明的思绪。“喂,

  • 幸福永在,只是拐了一个弯

    那个傍晚,几乎毁了她一生的幸福。她没有任何预感。灶上的火刚停,看了看墙上的表,男人往常都是在这个时候迈进家门,一边嚷嚷着饿死了,一边跟她盘算着一天的收成。男人好手艺,几家建筑工地抢着要。工资翻着番儿地往上涨。男人有一天喝醉了酒,满脸深情地对

  • 领路人

    我对于“父亲”这一身份的认知,原本只局限于“威严”、“责任”等浅显的词汇,可昨天发生的一件事却在我的心里掀起阵阵惊涛。由于我是个喜欢亲近自然的人,所以从儿子会走路后便常常带着他在小区内闲逛。到了现在,四岁的儿子已经敢于独自行动了,虽然他并未

  • 愿意陪你慢下来的人

    听朋友说,他是个古板的男人。不会蹦迪,不会喝酒,不会打牌,甚至不会抽烟。之前真觉得他是新世纪的四好男人,可后来,慢慢才知道这四好的无趣。朋友是个漂亮的女子,眼睛黑亮,发如绸缎,求爱的男子随便一抓都有一大把。她偏喜欢他,觉得踏实可靠。这时代,

  • 天使的妈妈是天使

    阳光、碧海、沙滩,一位母亲正抱着一个女童踏浪,母亲颈上的丝巾随风起舞,女童粉红色的上衣格外醒目,这是一幅多么美丽而温馨的画面。可是,如果你稍稍靠近,便会大吃一惊:女童怎么长了一张七十多岁的老人脸?是的,女童患有柯凯因氏症,也就是俗称的“早老

  • 一只瓦罐

    她瞪着浑浊迷茫的眼睛凝视着前方,灰白的发髻随着头不由自主地摇晃而乱颤着,磨得油光锃亮的拐杖,紧紧地攥在手里,有意无意地敲打着地面。她像一个活的雕塑,每天定点坐在自家朝着街心的门槛上,保持着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人们已记不清她在这里坐了多久,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