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士兵突击》人物笑话

《士兵突击》人物笑话

收录日期:2025-11-20 16:01:47  热度:9℃
1高连长要求战士们每天必须坚持写训练日记,并要上交批阅。
伍班副的日记是这样写的。
“月日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饭,训练,吃午饭,训练,吃晚饭,刷牙,洗脸,睡觉。”
等日记批阅后发还,伍班副发现高连长只写了一句评语:难道你一整天都不上厕所吗?

2有一天,史班长,伍班副,许三多一起去买东西。
他们走到一间商店门口,商店的老板就问式班长:“你要买什么?”
史班长说:“一包花生。”老板就搬来了梯子,爬到货架顶部,拿了一包花生,走下来递给他。
老板又问伍班副:“你要买什么?”
伍班副也说要一包花生,老板就埋怨他为什么不早说,但还是又搬来了梯子,爬到货架顶部去拿,老板站在梯子上拿过一包花生,赶紧问许三多:“你也是要一包花生吗?”许三多说:“不是”,于是老板就拿了一包花生走了下来……
老板把花生给了伍班副,他把梯子收好,然后问许三多:“那你要什么?”
许三多说:“我要两包花生。”

3伍班副为讨好高连长,从乡下拿来青玉米送给他。
第二天训练前伍班副去见高连长,正好他在啃煮熟的玉米,见伍班副来了,就客气地说:“你每天很辛苦,还让你破费了”。伍班副说:“这不算什么,在乡下这些玉米都是喂猪”。

4“我看不清太远的东西,”木木对伍班副说。
“请跟我来,”班副把木木带到外面,用手指着天上的太阳,问道,“你看那是什么?”
“太阳。”木木回答。
“那你还想看多远!”

5高连长召集全连开会,发现许三多居然睡着了,火冒三丈地把他叫醒
高连长:“许三多你把我布置的战术跟大家重复一遍!”
许三多迷迷糊糊啥也说不出。
高连长无奈:“你会不会呀?不会也吱一声啊!”
许三多:“吱。”
高连长晕倒。

6许三多在基地娱乐室里看电视,不一会吴哲走来见他看的是一部自己未看过的电视剧,便问他道:“三多,你在看什么啊?”许三多头也不回地道: “看电视啊!”吴哲马上有了想揍他的念头,但还是忍住又继续问道:“看的什么电视啊?”许三多依旧未回头道:“液晶电视啊,基地才买的。”吴哲终于忍不住朝他大吼道:“我知道是才买的,我想问的是你在看的是什么电视?”许三多终于回过头来,满脸疑惑的表情道:“是康佳的啊!吴哲你怎么啦,老问这些无聊的问题。”吴哲:……

7一次大家实战后胜利归来,记者问大家什么动力使你如此英勇?成才说:为祖国而战!吴哲说:平常心!木木说:队长发了防弹衣,事后才知道是件棉袄。

8一次战争中,老七为了要激励士气,就到前线去,前方的许木木就跟老七报告说:“连长!前方20公尺的石堆中有一个狙击手,不过他的枪法很烂,这几天开了好多枪,可是都没有命中人!” 老七听了很生气的说:“既然发现狙击手,为什么不把他干掉?” 许木木听了就说:“连长!你疯了吗?难道你要叫他们换一个比较准的吗?”

9成才对木木说: 挖塞 …外面下雨了也!! 看到没
木木很兴奋:是啊 我看到了 你呢 ?

10袁朗:“请报告你的高度、位置。”
许木木:“我大约160米高,现在正在驾驶员的座位上。”

11一位新上任的大校穿着新制服检阅部队,来到新兵高城跟前:“喂,小伙子,抬起头来,好,现在你可以同我握手了。这样你可以写信告诉你爸爸,说你已经握过大校的手。你爸爸一定会为你感到骄傲的。不过,顺便问一下,你爸爸是干什么的?”
新兵高城“报告首长 ,我爸是军长。”

12指导员看见明天即将退伍的老白正在录起床号音乐,就拍拍他说:“不错,好习惯要维持对你是有帮助的!”
老白沉默了一下后说:“是阿,回家后我每天6点就拨放起床号……可是老子我就是不起床!!看还有谁能对我怎样!!”


猜你喜欢

  • 十八英里的惩罚

    我成长在西班牙南部一个叫伊斯蒂普纳的小社区里。16岁那年的一个早上,父亲说我可以开车载他到一个叫米加斯的村庄,大概18英里之外的一个地方,然后我需要把车开到附近的一个加油站去加油。那时我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可以用车,所以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 智夺紫金铃

    昔日,这大别山中有一群金丝猴,这些猴子矫健异常,穿山逾岭、爬崖越壁如走平地,攀援上树蹦跳如飞。它们在一只强壮的公猴王带领下,春夏秋三季钻入万山丛中不见踪迹。冬季下山到有人住的地方觅食,成为当地一大景观。 每到冬天,很多人来这里观看

  • 你来看此花时

    1 整理卧房抽屉的时候,突然发现最里头的角落里有个东西,摸出来一看,是个红色的盒子。 这一只抽屉,塞满了细软的内衣、手绢、丝袜,在看不见的地方却躲着一个盒子,显然是有心的密藏,当然是自己放的,但是,藏着什么呢? 打开盒

  • 人们会为了什么而感动

    曾经参加美国内战的一位战士约翰爱伦和英雄陶克将军同台演讲,竞选国会议员。大家都觉得是一场闹剧,因为从地位功勋到社会影响力,他们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陶克将军功勋卓著,并曾任过三次国会议员,他掩饰不住得意地说:诸位同胞们,我记忆犹新的

  • 认识一万人

    多年前,我在饭局上认识了一个人,对他印象深刻,至今也没有忘记。 这个饭局是谁请客、这些人为什么到一起,现在已经记不清了。饭吃到半道,一人进屋,站定,如戏曲中的亮相。看我们这些人的时候,他眼里露出宽厚的轻蔑,好像看一帮小学生下馆子。

  • 老爸老妈去洋漂

    一直以为,漂,是年轻人的活法,是他们人生中某个阶段,呈现的某种生活状态。现如今,我们却也加入了漂的一族,漂到了大洋彼岸。 不漂不知道,中国的老爸老妈漂在世界各个角落,五六十岁的老爸老妈,何以如此颠簸,心甘情愿、义无反顾,去奔赴漂的

  • 目光抬高两寸

    每到中午时间,大家离开工位时第一要议论的,就是食堂的菜价。虽然传说我们的食堂是北京最大的食堂,可对于我们而言,这才真的是大有大的难处。不但有人可以轻松地计算出每一块肉的价格,甚至有人能算出每平方厘米大头菜的价格。 年轻人喜欢坐在大

  • 被采访

    十多年前当过记者,时常采访别人。那时当记者很谨慎、小心,不敢道听途说,一定要到现场,见当事人,要求被访者说话,把不准的还要录音,不能曲解别人的意思,要忠实于事实。现在的记者采访,真令人大开眼界,电话问一问,就有新闻可见报;道听途说,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