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儿孙满堂

儿孙满堂

收录日期:2025-11-21 15:19:51  热度:10℃

钟阿婆年轻的时候生了八个儿子,两个女儿,那么穷苦的日子,那些儿女居然个个都活了,而且长大后个个都安了家,过起自己的小日子。这个时候,老两口也熬到白发苍苍,但终于熬到头了,可以享儿孙福了。

可是,这只是村里人以为的结果,事实上,钟阿婆的八个儿子两个女儿聚在一起开会的时候,却各说各的想法,谁也不想照顾两个老人。钟阿婆和老伴都是老实巴交的土农民,一辈子只晓得跟土地打交道,只晓得拼命养活十个儿女,从没考虑到老了会没人照料?

一连开了两天的会,还是没开出个结果,结果却气倒了老汉,躺了整整一个月,八个儿子媳妇都没来看一眼,只有钟阿婆迈着个小脚丫跑前跑后,又是找赤脚医生,又是烧水喂药,中间只有小女儿带着外孙回来看过老汉一次就再也没回来,她听老妈说哥哥们一个个都不管,她也不想摊了这差事,何况姐姐也没回家看一眼老汉。

钟阿婆是个勤快又能干的女人,不然怎么能把十大十个儿女拉扯大,老伴只晓得做活路那种,不爱开腔,也不管事,如今事情弄到这个份上,钟阿婆想起就整晚整晚的哭,趴在老伴的床前哭诉自己辛辛苦苦把这些娃娃带大,却一个都不亲,这一辈子遭遇的苦啊罪啊,痛啊,咋就没一个娃娃心疼啊……

老伴躺在床上也眼泪巴巴的,不停地喘气咳嗽,那一晚,钟阿婆哭着哭着就睡着了,第二天醒来,老伴已经全身冰冷,钟阿婆看着眼睛睁得大大的老伴,已经哭不出来了,她的心跟着老伴走了?

整整过了一天一夜,住在隔壁的大儿子感觉没对,以往总看到老妈跑里跑外的拾柴找菜,这两天都没动静,赶紧跑到老汉屋里一看,老汉依然大睁着双眼躺在床上,老妈傻傻地坐在地上,嘴巴里

不停地咕哝着什么。大儿子一摸老汉的鼻子已经没了气,赶紧蹲下来背起老妈就朝医疗点跑,一边跑一边喊:“死老婆子快出来,快点去喊二弟、三弟他们赶紧到老汉屋里头,老汉死了……”

其实大儿子心里是想孝顺老妈老爹的,但那个媳妇太凶了,只要他偷偷拿点东西给他们,被她晓得了就会被骂得狗血淋头,还强行搜回去。要是晓得拿了钱给老妈,更是不得了,如果要回来了还好点,要不回来就得饿他三天饭,遭了几次处罚后,大儿子再也不敢私自做主孝顺老妈老汉了。

但这次事关人命,他作为男子汉必须得做出最男儿的气概,于是,他在背老妈去医疗点的路上,就已经想好了如何应付媳妇的刁难。

好不容易救醒了老妈,其实老妈身体好,只是又气又饿,伤心过度引起,打了两针,输了液就和大儿子一起回家了。

家里已经闹得一锅粥了,儿子媳妇,孙子孙女,女儿们都回来了,还有周围的邻居都聚在钟家大院子里,老汉已经放在堂屋里的一个门板上,旁边已经挂起了白布条,儿子媳妇孙子孙女们都披了孝帕,个个欢颜地奔前奔后,跑上跑下,孩子们还在大人的白布条后面捉迷藏,钟阿婆看见了,心里那个痛啊,却只能把眼泪往肚子里头咽。

儿子媳妇们终于欢庆着把老汉送上了山,各自回家了。最后,只剩下钟阿婆坐在堂屋里呆呆地看着老伴的遗像,直到天空全部黑了下来,黑夜淹没了钟阿婆布满愁云、布满辛酸苦楚的脸庞……

老汉五七的时候,儿子媳妇孙子孙女们都聚在了钟家院子里,女儿女婿也都回来了,大家聚在一起不为什么就为两件事,一件是上次安葬老汉用的钱、收的礼还没说清楚;第二件就是老妈的生活问题。

“安葬老汉的钱,都分摊在我们八弟兄,一家承担一份;收的礼也分成八份,我们八弟兄分,嫁出去的只赶了礼就不能分礼哈。”大儿子将前一晚媳妇交待给自己的话一五一十在大家面前说了出来。

“分不分礼无所谓,现在最主要的是老汉已经死了,现在老妈年纪一大把了,一个人过肯定不得行,得让老妈安享晚年。”小女儿接着发了话。

几个哥哥听了都不吭声。几个嫂子也你看我,我看你,都在相互推迟。

最后,老妈自己说话了:“我自己一个人过吧,我的牙口不好,吃不动你年轻人辣的菜、硬的米饭,我个人自己煮。”

“那咋个得行喃?外人咋个看咋个说?”大媳妇终于蹦出一句话来。

“要不,吃零锅吧,一家吃一个星期。”二媳妇说。

那不得行,老妈的牙口本来就不好,一个星期还没适应呢,就又转另一家了,时间太短,何况,一个星期转得太快,还没清静几天,她都又来了……”大媳妇当即反对。

三媳妇也说话了:“我们家伙食太差了,我害怕她老人家来我们家没得营养跟上,怕让她老人家遭罪,老三腿脚又有毛病,就我一个人忙里忙外,还要照顾三个娃,我们自己吃饭都饱一顿饥一顿的……”

其他几个媳妇都不开腔,他们只是说听哥哥嫂子们安排,怎么都行。

“那还是一个星期吃一家,这样转得快,免得堆积矛盾。”大儿子说。

钟阿婆其实是很想一个人煮来吃的,但听着大媳妇的口气,又不能坏了儿子媳妇们的名声,只好随了他们。儿子媳妇们又因为安葬老汉的事扯了半天,晚上的时候,终于一一散去,堂屋里又只剩下钟阿婆苍老的身影在微弱的灯光里游离。

第二天,钟阿婆就到大儿子家吃零锅了,大儿媳说了,只能来他们家里吃饭,不能在他们家里睡觉,吃完饭就回自己的老屋,该吃饭的时候再来。早上,当钟阿婆敲开大儿子家的门,一家人已经坐在饭桌前吃起了,孙子看到阿婆来了,正想去拿碗给阿婆盛稀饭,大媳妇拉住儿子:“还不赶紧吃,上学迟到了。”

钟阿婆只好自己进了灶房拿了碗盛了一碗稀饭晃悠悠走到桌子前,桌子上就一碗老泡菜,钟阿婆当然咬不动,只好端起碗不停地喝稀饭……

中午,那米饭真是一颗是一颗的,弄的辣椒鸡块,还有一碗炒泡菜,钟阿婆挟起一个鸡块却怎么也咬不动,咬了半天只好吐出来丢在了地上,唤来门口的大黑过来吃,大媳妇看见了:“你浪不浪费,你来了,我好心杀了我最爱的老母鸡给你吃,你却把它给扔了,啥子意思嘛?”

“我……,我……,我咬不动的嘛!”钟阿婆颤抖着拿筷子的手,看着脸揪得出水的媳妇,心里一阵阵发麻。

大媳妇一扔碗筷:“咬不动也得咬,这是你儿媳妇的一片孝心。”

钟阿婆领受过大媳妇洒泼的疯劲,再不敢还嘴,只好将丢在地上的鸡肉又捡了起来放进嘴里慢慢咀嚼起来。一顿饭,钟阿婆就磨烂了半块鸡肉,那碗饭动都没动,大媳妇就催着下桌子,她要洗碗下地干活了。

一晃一个星期终于过去,到了二儿子家里,同样的待遇,只是没有鸡肉,只有豆瓣就着泡菜下饭,偶尔有白水煮菜蘸豆瓣,好不容易有二媳妇的娘家人来窜门,钟阿婆终于吃上两片回锅肉了,都被二媳妇瞪大了眼睛看着,意思是说回锅肉是招待客人的……

三儿子家里果真是饱一顿,饥一顿,钟阿婆好几次到吃饭的时候过三儿子家里去都遇上没人,要么还没烧火煮饭,要么就是头一天的剩菜剩饭将就着吃,吃得钟阿婆回到自己的屋里头都还肚子咕咕叫,屋里头又啥子吃的都没得,连米都遭几个儿子分干净了。

钟阿婆依着顺序到了八个儿子家里吃了一圈后,人也瘦了一圈。这样的日子,钟阿婆居然坚持了两年多,直到她八十岁那年,几个儿子商量要给老母亲办一个寿宴,宴请所有亲戚和周围邻居,这样外人会以为儿子儿媳们有多孝顺老人家呢,可是,后来,却因为一个惊天的秘密从天而降,不知道哪个说的老妈屋里头藏得有宝贝,于是,个个儿子媳妇都围绕着老妈转,还明目张胆跑到老妈屋里头翻江倒海地找啊,结果什么也没有。

就因为这个事,儿子媳妇们认为老妈不老实,私自藏着宝贝,不晓得要给哪个,就都不肯出钱给她做大寿了,甚至不让她到家里头吃零锅了。钟阿婆只好找到村长解决问题,村长也是难断家务事,只好与那些儿子们协商,不吃零锅,但每个儿子每个月得给老妈十块钱。就为这十块钱,钟阿婆也像讨口一样每个月底站在儿子们家门前许久,才从里面扔出一张钱来。

八十岁的钟阿婆幸好精神和身体各方面都挺好,儿子们拿的那点钱根本不够生活,她只好去将以前没种的地捡回来种点懒庄稼,比如土豆,比如花生,还有红苕之类,路上有垃圾也捡垃圾卖,每次我回娘家看望母亲,都会看到她佝偻着背蹒跚地走在夕阳里,走在瘦小的土路上,背上的背篓装满了土豆,或者花生,每次遇见她,她都还认得我,向我打招呼:“小蓉子啊,又回来看你爸妈啦,哟,又买那么多好东西孝敬你爸妈,真是好闺女啊……”我总是赶紧从口袋里拿出一些水果和点心递到她的手上,她总是乐呵呵地捞起围裙让我放在围裙里,然后,和我摆一会龙门阵,才又背起她的背篓朝夕阳里蹒跚归去。

猜你喜欢

  • 绑架鹦鹉

    马局长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平时在家里不爱说话,在单位给人的印象同样是少言寡语的。其实,马局长不爱说话,除了天性所然外,另一方面则出于一种自我保护的意识。因为马局长相信,一个人的命运,往往跟一个人的嘴巴能不能守得住内心的秘密有关,特别是像他这种

  • 猛鬼电话

    以前的老式电话,打电话需要将手指插进有洞的圆盘拨号。话说从前,小明家的电话号码是444─4444,常常有奇怪的电话打进来。某天午夜12点的时候,电话响了,小明拿起话筒。电话那头用凄惨的声音说:“请问这里是444─4444吗?可不可以帮我打1

  • 洗手间里的“赚钱角落”

    有一天,老孟在火锅店与朋友吃饭,期间去了一趟洗手间,看见了挂在卫生间墙上的那幅漫画。一年前他来这里的时候,也挂着这幅漫画。说明这幅画一年都没有换了。他越想越兴奋,冲到朋友身边问,你们看见墙上那幅画了么?朋友们都说,看见了啊!他又问,你们仔细

  • 教授的问题

    1990年,社会学教授带着学生到山村调研,看到一个10岁男孩在河边钓鱼。教授把男孩叫到身边,问:“你怎么不去上学?”男孩大声回答:“我要钓鱼。”教授又问:“你为什么要钓鱼?”男孩回答:“拿到集市卖钱。”教授接着问:“卖了钱做什么?”男孩不假

  • 数学家

    有人问数学家一个问题:树上有10只鸟,开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数学家反问:是无声手枪或别的无声的枪吗?不是。枪声有多大?会震得耳朵疼。那就是说有80~100分贝?是。在这个城市里打鸟犯不犯法?不犯。您确定那只鸟真的被打死啦?“确定。”提问的

  • 报复

    刘林和陈虎是业界的两大巨头,也是生意场中的死对头。陈虎不择手段,终于在商战中胜出。而落败的刘林一贫如洗,开了一家小铺子为生。就在陈虎春风得意时,一场车祸夺去了他的生命,随后的经济萧条,让他的公司也倒闭了。陈虎的儿子陈彪开始为填饱肚子而奔波,

  • 魔镜

    朱明在家里打扫卫生时撞破了卫生间墙上那面镜子,把他吓了个半死:他老婆每天都要列着镜子高歌几曲,现在镜子没了,如何向老婆交代?他急匆匆上街,走了好几家玻璃店,最后总算在一家小店找到块同样规格、大小的镜子,还是次品。次品就次品吧,火烧眉毛,管不

  • 作弊奇闻

    清代合州有一个士子,本是个纨绔子弟,那年参加县上的初试,他自己根本未到考场,而是出钱雇了个枪手代他答卷,结果高居榜首!这厮不通文墨,贪玩厌学,在童生中是人人皆知的。故名次一公布,众人便鼓噪起来。但鼓噪归鼓噪,在随之而来的由县令亲自点名的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