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来一碗正宗好粉

来一碗正宗好粉

收录日期:2025-11-20 12:42:37  热度:11℃

来一碗正宗好粉

我的故乡街坊对粉面有着特殊的喜好,几百年下来形成了自己的特产粉,而那些传承者却努力在新时代中仍高声坚叫着“来一碗正宗好粉”的口号,可是有时却听得老者的无奈…..扁大爷今年七十六岁了,腿脚是不听使唤了,特别是右脚走路会发痛,只得用左脚用力支撑才勉强走开来。他现在却慢慢的走到了阔别重逢的大山脚下,回头看到两脚踏过的粉尘还在随着烈日与微风撩起一层层昏黄,再看看眼前的大山,他心里是酸苦也是骄傲。想不到我这老骨头还可以来到这大山下乘凉,抹了抹眼里噙满的泪水径直托了疼痛的右腿朝山上走去。山上可不如那牛车碾过的乡村小道,他得托了脚直往上抬,可是他的骨子架每走一步就是咯咯的作响,这山里的乱石,这杂乱的野荆棘还是如他年轻时那会儿的一样,他想:以前是我欺负你们,可现在你们却让我难堪了。他没走一步就得停下然后就长长的叹气:我到底该怎样嘛,我还想做一些事嘛。太阳扭了个圆腰身就要往那飘渺的远山沉落下去,扁老爷子却慢慢地还在往大山深处爬去。他爬到一处山头夜色也渐渐朦胧,一个高高耸立的坟头就在那山头顶上。他脸色也渐渐难看了,最后喃喃自语,最后就是一把一把的热泪,眼前又飘回了久远久远之前,似乎他在和那坟头说着甜言蜜语,完全是个小伙的劲头:很小的时候吧,我的父亲是在镇上卖粉面,来往的客人很多,那在小镇上可是不多见的,我就常常跟着父亲母亲的屁股走,那香喷喷的粉面和葱花气味就被我闻得发腻了,那种气味应该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吧。那些日子日本鬼子扫荡的厉害,鬼子们把大腿一抖在凳子上就要来好几碗粉的,可是到最后却拿不出钱结账,就是把我父亲气的。摊里倒是经常来一戴眼镜的主顾和父亲有说有笑,一来他们总要似笑似玩的说一些有趣的话。那戴眼镜的伯伯常常是坐下然后把一碗面粉端手里,就说“这粉不够二两,你们怎么做生意的了。”父亲叹道“我料想确是少了些,立刻加些小肉沫或添些给你。”“你再看看。”那眼镜伯伯反问。“啊,你戏弄人呢,明明是够的了,你却玩笑我们。”父亲笑答。“日本鬼来,我都没少过,可能少你的”父亲加了一句。“你肯给我足两我高兴你好着哩,我说别给他们鬼子一两,他们吃饱了做什么事啊,什么坏事不做呢,他们再来我家抢了,我可一两不肯给了,这世道可还让人活不活了。”眼镜伯伯严肃了脸,然后慢慢笑开了。父亲忙接到“又怎么不是呢?”说完大笑开了。每次他们总是这么玩笑的,他们笑我也笑,可是我却不懂的意思。以后的日子到底没看到眼镜伯伯,倒是听得街上的人说,这些王八鬼子把那伯伯活埋了,说是他卖东西给鬼子缺斤少两被鬼子捉了活埋了,就死葬在这山里了。我当时震惊,到后来确是知道了那伯伯的为人,卖东西他总是不能缺了数给人的,他家里写了一块木匾,上书“德满街坊”,现在倒怎么就被拉来这山里活埋了,死王八鬼子!扁爷爷想着这些,心里纠结了一下,眼看了夜色渐渐黑了,可是他又哪里肯回家,心里憋得的气好像凝了一团一团的。他到底太累了,倚在那坟地下昏睡了。待他醒来时,是街坊和儿子寻到这山里把他抬在了回家的路上,他不肯,一直叫嚷着留在这山里,要寻一件好东西,众人还是把他夹在了手里,拉了下山,坐了摩托车回家了。第二日他不啃声,又要上山,好劝不行。是他最小的几个堂兄弟陪了进山,儿子有生意,到底走不开,孙子又懒得理他。他的儿子现在已经在县城里卖了这里特有的粉。一个粉店里挤满了人,,一张桌子上就摆满了许多配料,辣萝卜干,酸菜,蒜泥,葱花,几种不同的辣椒酱,还有酸笋,酸豆。旁边就又挤了许多人在自由加配料,大家操着本地话一直叽里呱啦不停,说吃什么粉搭什么料好啊。一个说酸粉好,一个说桂林米粉好,还有螺丝粉好哦,还有卷筒粉好。店主四十几岁第二次的老扁指挥伙计添着粉添这料,特别强调了配料不足的添上,粉的斤两数不能搞少了,少了就多加些肉末给,别亏了主顾。二十出头的小扁在一边记下每个主顾需要什么粉面,却常常搞错了,不过他还是很有礼貌的道歉给微笑,大家也就没太多抱怨。扁大爷和他的兄弟们上山比上次顺利好多,扁大爷不费什么劲便采了一些山上特有的树叶子,可是却没有预想的多。“爷,你老糊涂了吗?上山就为找这东西。”小扁质问大爷。“这是做正宗好粉的原材料啊,我怕以后再也找不着了。”大爷沉重的说。下了山回家扁大爷亲自动手和面,然后自己蒸熟,自己把在山里寻的材料加入到粉面中调料,端了一大碗给在坐月子的孙媳,嘴里吆喝着“来一碗正宗好粉”,说这句话时他是那么的畅快。是啊,他做的这一碗粉是地地道道的好粉面,材料是最自然的手工是最纯正的。老扁也吆喝着“是正宗的好粉”,小扁撅了嘴说“还有什么正宗的啊,味道还能那样。”他自诩家里粉吃多了便没去尝一口。店里的生意很好,可是小扁碍于父亲和爷爷的面子,就想去大城市发展,他想把他们家特有的好粉在全国发扬广大,他想他爷爷做的面算什么呢,父亲的小点子还是小店子,我的才是最赚钱的最好的。想到这些第二天便坐车去了大城市开始他的宏图大业。开始时打电话回家里说是赚了很多钱,家里很是高兴,扁大爷却耳朵长眼了想:赚钱是赚钱,可赚钱能代表什么呢?也就是钱,我倒怕了那孙子了。扁妈便想抽了日子去看儿子在那边的红火。日子似乎红红火火,可是在暗地里的一日小扁却哭着要问母亲借些钱扩大门面,扁大爷又留了心眼。扁大爷以他老了非要去大城市看孙子为由,托了老骨头坐了一夜车进城。第二天出现在孙子的门面,孙子也没顾老爷子多少,就做生意。来了两三波客人,虽说生意不怎么好也不怎么坏,可是老爷子脸就难看了。他骂道“怎么你们给主顾的粉的斤两少了,本来人家说七圆的粉,你们怎么给六圆的,这少了嘛,你们忒耳聋还是心黑。”孙子道“老爷子,你这就不懂了。”扁爷沉住了气,倒安慰自己真的不懂了,就在一边看不啃声。看了一个上午,发现这孙子似乎给主顾的配料也少了,心想这样吃的粉哪里能畅快嘛。在看看有些粉不是很白又是很黑,知道这孙子给粉里加了什么东西。心想他们现在科技发达了,做出的粉都快,可是又显得不好了,别说正宗了,只怕也不怎么好吧,以前老一辈吃了三两还吃三两,现在我只怕主顾吃了三两要拉肚子了。便拉了孙子手说“小扁,现在你们做的粉到底好啊,是不是赚了很多钱了,可是做粉有时要有底线嘛,人也一样,该怎么配还是怎么配,你要搞新花样那是好的,可总还是守住条红线好嘛。”小扁耸了耸耳朵,嘴巴又左右扭了说,这我懂的。扁大爷在看了很久,知道来吃粉的主顾是板着脸出去,知道是吃的不畅快,也理解了主顾到越发气了小扁。对小扁吼道“来一碗正宗好粉。”小扁说“粉是好可不正宗,我给你盛好饭吧。”“罢了罢了,你还是做好粉给主顾吧。”扁大爷说完就走出店外,连饭和粉也没吃一口。小扁看见了忙想追上去,这时恰好来了电话,是爸爸的电话,那头是紧张地口吻“家里的米粉店被查封了,那是我听了你那赚大钱的方法后被投诉的吧”,小扁放下电话,看着爷爷拖着右腿慢慢走着,最后孤独地消失在这小吃一条街……..

猜你喜欢

  • 倾国名姬陈圆圆

    陈圆圆本为昆山歌妓,曾寓居过秦淮,由于她色艺超群,更与重大历史事件相系,所以清人便将她列入了“秦淮八艳”之中,并说她是“前朝金陵倡家女”。陈圆圆原姓邢,名沅,字圆圆,又字畹芳,幼从养母陈氏,故改姓陈。她殊色秀容,花明雪艳,能歌善舞,色艺冠时

  • “商圣”范蠡的故事

    范蠡,春秋末期楚宛三户(今河南南阳)人。他学识渊博,志向远大。由于出身清苦和性格孤僻,范蠡早期的言行举止往往出人意表,身边人都把他看得十分狂妄和古怪,甚至私下称他为“疯子”。但范蠡的年少轻狂,却引起了新上任的宛邑令文种的注意,几次乘车来到

  • 丰子恺与子女立“约法”

    丰子恺有7个儿女。1947年,丰先生50岁,他在杭州与子女立下“约法”。内容如下:年逾五十,齿落发白,家无恒产,人无恒寿,自今日起,与诸儿约法如下:(一)父母供给子女,至大学毕业为止。放弃者作为受得论。大学毕业后,子女各自独立生活,并无供

  • 成龙:举高自己生命的鼓槌

    在国际巨星成龙还叫陈元龙的时候,曾有机会在大导演吴宇森执导的《少林门》里出演一个角色。在这部戏里,有这样一个镜头,陈元龙要与男主角对打,武术指导为了武打效果,设计的动作是:让陈元龙跳到弹簧床上,然后利用弹跳力跳起来,让男主角踢中他的胸部,为

  • 金铃:破罐子法则

    如果你有一只破罐子,会怎么对待呢?是破罐子破摔了之,还是选择去修补或者索性丢弃,去找一只新罐子呢?修补你的破罐子或者寻找你的新罐子,可能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选择,破罐子破摔只会更碎,而修补过后或许它还可以再发挥价值。如果真的到了无法修补的地步

  • 罗斯福:您好,总统先生

    1940年的黄昏,一个叫柯尼的美国少年正在收听广播中的信息,广播中刚刚宣布了一则重大新闻:罗斯福蝉联美国总统。柯尼家境贫寒,父亲在战祸中去世,他痛恨战争,觉得政府无能,他产生了一种想法,他要写一封信给美国总统罗斯福,表达自己的想法,除了想法

  • 卡内基:预想的能实现

    年轻的拿破仑??希尔奉命去采访钢铁大王卡内基。卡内基愉快地接受了他的采访。希尔采访卡内基后,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一个出身于贫穷的苏格兰移民家庭的小男孩,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从他给一家电报公司当报童起家,终于在年仅35岁时崛起,开创了美国的

  • 毛泽东过春节

    1945年:请枣园人吃饭毛主席在延安时,每年春节都要在枣园的小礼堂请村里人吃饭。礼堂门口放着一张方桌,毛主席就在桌旁和每个人握手。每家的家长都穿着新衣服来给毛主席拜年,他们给毛主席带来软糕、油馍、黄酒、麻糖等礼物,满满堆了一桌。吃饭时礼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