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商圣”范蠡的故事

“商圣”范蠡的故事

收录日期:2025-11-21 13:19:47  热度:10℃

范蠡,春秋末期楚宛三户(今河南南阳)人。他学识渊博,志向远大。由于出身清苦和性格孤僻,范蠡早期的言行举止往往出人意表,身边人都把他看得十分狂妄和古怪,甚至私下称他为“疯子”。但范蠡的年少轻狂,却引起了新上任的宛邑令文种的注意,几次乘车来到范蠡家诚心拜访。俩人一见如故,共论天下时政,分析能够实现理想抱负的地方。最后范蠡便和文种一起投身越国,做了大夫。

只是当时的越国君主勾践对朝政不怎么关心,光喜欢上山打猎,下河戏水,回宫摆宴,并没有发现邻近的吴国已上任了新的君主——夫差,正虎视眈眈地望着越国。夫差的父亲阖闾曾在越吴战役中受了重创,不治身亡。死前紧握着儿子夫差的手,留下遗言:“你一定不要忘了灭掉越国!”所以夫差继位后在自己的王宫里安排了十多个侍从,每日无论是上朝还是下朝,夫差从宫门口经过时都会听到侍从的大声提醒:“夫差,你有没有忘记越王杀害你父亲的大仇?”夫差一面回答着:“不敢忘!”一面以此激励自己奋发图强、加紧练兵。这个消息传到越王勾践耳朵里,决定先下手征伐吴国。当时就遭到了范蠡的反对。范蠡劝说勾践:越国的战争准备还不充分,实力不如吴国。而且攻打时机也不成熟,硬要起兵,不但劳民伤财,而且不得人心。但固执自大的勾践不听劝阻,坚持出兵,结果在公元前494年的吴越“夫椒会战”时,被吴军打得惨败,只剩下了5000名残兵。勾践撤退到会稽山后,又遭吴军围截。他见自己身陷绝境,无计可施,才凄然向范蠡悔道:“我当初不听先生之言,到了这个地步,可怎么办呢?”

范蠡冷静献策:“为今之计,只有放下姿态,用厚礼和卑微的言辞去贿赂吴国君臣,让他们劝说夫差同意议和。甚至暂且忍受屈辱,去侍奉吴王,等待他日东山再起。”勾践无奈答应,派文种前往吴军大营请求议和。文种“膝行顿首”爬到吴王面前说:“亡国之臣勾践自知罪不可赦,情愿做君王的贱臣,妻子可以做您的贱妾。只求议和。否则就将自己的妻子杀掉,把所有的珍宝烧掉。并率剩余兵士和您死战到底,但这未必对大王有利。”吴王夫差听了有些犹豫,又受到收了越国好处的权臣太宰嚭劝说怂恿,就休战撤兵,要勾践带着妻子和三百官吏去吴国做奴隶。而范蠡,就亲自跟随勾践来到吴国,整整三年,陪着勾践忍辱负重。

夫差对范蠡的才能很赏识,想招他为自己的臣子。有一次单独把范蠡叫去,对他说:“勾践给我当奴仆,你何必还跟着他?你若抛弃勾践归顺我,我就免除你的苦役,让你做大官。”范蠡马上跪下道:“感谢大王的好意。但‘亡国之臣,不敢语政;败军之将,不敢言勇’。我是败国之臣,何敢再望富贵?还是让我跟着旧主为您服役吧。”夫差见范蠡态度坚决,就不再强求。随后,他也被极尽卑态侍奉自己的勾践君臣麻痹,最后不顾伍子胥的反对,放他们回到了越国。

勾践一回到越国,就尊贤礼士,敬老恤贫、卧薪尝胆、发展生产。他经常和范蠡、文种两个大臣商议如何洗雪会稽之耻、讨伐吴国。文种建议越国首先要处理好与齐、晋、楚等国家的关系;对吴国表面继续采取柔顺的态度,暗中积蓄力量,充实国力;同时向夫差进贡大批的美女和珠宝,引诱他沉迷于声色,荒废朝政。勾践就命范蠡专门物色越国最美的女子献给夫差。而当时越国的第一美女便是范蠡的爱姬西施。范蠡为了帮助勾践复兴越国,一咬牙,就亲自把西施送去了吴国。

西施也是一个深明大义的女子,她一入吴国后宫,就获得了夫差的宠爱,地位尊贵,如同皇后。她迷惑得夫差把国事都交给了没有能力的太宰嚭处理,又不停离间伍子胥和夫差的关系,使夫差对她的话言听计从,不但疑杀了伍子胥,又盲目和齐国开战。越国趁机和齐国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使吴国逐渐在诸侯国中屡屡树敌。

经过二十年的准备,范蠡乘吴国多年灾荒又遇大旱的时刻,建议勾践乘隙集中兵力向吴国出兵,在笠泽将夫差围困得选择投降,后求和不成,夫差无奈用衣服遮住自己的脸,挥剑自刎而死。

勾践灭了吴国后,大宴群臣进行庆贺。军民们都是欢腾跳跃,可他却面无喜色。心细如发的范蠡看出了端倪,就向勾践辞行。勾践含泪挽留说:“你走了叫我靠谁呢?你留下,我可以分国一半给你。”范蠡坚定不移地说:“主辱臣忧,主忧臣死。昔年勾践受会稽之辱,范蠡本该就死,当时不肯死,是为了留有用之躯雪耻,如今大仇已报,应请主公赐死。”勾贱无奈只好作罢。范蠡走之前只带了些细软盘缠,和西施一起乘舟远行,从此不回越国。并留下一封书信给好友文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富贵。你为何还不离去?”文种一时贪恋高官厚禄,未能像范蠡一样做到急流勇退。后来有人诬告文种要造反,勾践就赐给他一把剑,勒令他自尽,文种未能善终。

范蠡后来辗转到了齐国,更名为砥夷子皮,开垦荒地,种粮养畜。农闲时就做生意。由于他善于经营,很快成为当地巨富。齐国人都推举他为相国。范蠡感叹道:“居家则拥有千金之产,居官则达到卿相之位,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老百姓来说,这已是到了极点了。长久地处在尊贵的位置上,只怕不是吉祥的征兆啊!”就向齐王归还了宰相印,把家财尽散给朋友和乡邻,再次隐名匿姓,悄悄从齐国转到陶地,自号陶朱公。他根据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等,转运货物,经营贸易。过不多久,又家产富到“巨万”。后留下穷尽毕生心血撰就的《兵法两篇》和《致富奇书》两部奇书,被世人尊称为“经商鼻祖”。

猜你喜欢

  • 阿P也浪漫

    小兰的生日快到了,阿P一心想着制造一点小浪漫,让老婆高兴高兴。恰好,单位发了一笔奖金,阿P寻思着给老婆买件生日礼物。买什么好呢?他请教了几个年轻同事。大伙儿都说,女人最喜欢的当然是钻石,买钻戒好了。大伙儿还你一言我一语的,为阿P设计了一个浪

  • 破车也疯狂

    阿P是办公室里唯一的“80后”,说到“80后”,这可是一个极为独特的群体啊,他们生活前卫、追求挑战、消费超前……你瞧,阿P刚来办公室没半年就宣布周末要去买辆车了。周一午休的时候,阿P热情地邀请大家到地下停车场去看他新买的车,大家欣然来到车库

  • 阿P坐车

    阿P在外打工,昨天突然接到老婆的电话,让他今天回家为岳父祝寿,阿P今天买好车票,带着为岳父贺寿的礼物和钱坐在了开往兰州的长途汽车上。阿P上车之后发现车上的人很多,热闹非常,阿P担心有小偷就小心翼翼的看着自己的包,生怕被偷。车开了,阿P自从结

  • 阿P触电记

    这天,阿P正和小兰坐在客厅里百无聊赖地看电视,茶几上的电话机响了。原来是阿P的哥们阿祥打来的。这哥们一向在电影片场拉活,这段时间片场在拍一部反映抗战的电影,导演让他找一个群众演员饰演片中的翻译,他就想起了阿P,所以给阿P打了电话。阿P对这个

  • 阿P卖棉花

    阿P拉着一车棉花到收购站去卖。卖棉花的人很多,排着长长的队,到中午,好不容易轮到了阿P。只见收购站的张二麻摇着巴扇慢悠悠的踱到阿P旁边,手拿一根细金属棒在棉花上插了插,随及朝阿P摆了摆扇子:“不行!不行!棉花不干,回家再晒晒!”阿P傻了,这

  • 阿P修车记

    这天一大早,阿P还在床上迷糊着,老婆小兰气冲冲地开门进来,把一把钥匙扔在阿P的被子上,然后用力拍打着阿P的屁股,一连声地催促:“快起来,快起来!”阿P一个激灵掀开被子坐了起来,一脸的怒气。他一看见小兰的脸色,神情立刻缓和下来了。阿P凑近小兰

  • 阿P的财运

    这段时间,阿P热衷于买彩票。他为福利事业做的贡献不少了,可是连一个末奖都还没有中到。为此,老婆一怒之下,严格控制了他的零花钱,决不允许他再为福利事业做出贡献。阿P那个急呀,兜里没有钱,彩票怎么买?说不定哪一期的特等奖就是他,阿P这样想着,仍

  • 要挟

    局长要调走了,据说是高升了一级,这几天给美得喜笑颜开。这不,干部公示都贴出来了,如果没有人提出异议,那很快就会得到局长想要的位置。然而,就在局长万分高兴的时候,居然有人敢找局长的茬,局里的老李就在局长公示的时候闯进局长的办公室:老李气冲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