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老季

老季

收录日期:2025-11-21 12:37:42  热度:10℃

退休五年,老季养成了极为规律的生活习惯。吃过午饭,帮老伴收拾过了,看会电视新闻,两点钟开始午睡。三点钟起床,喝茶,吃一点水果,然后到小区斜对面的小公园遛弯,和老张老李一帮都是退休的老人聊天。老季很喜欢在那儿聊天,按他新学的名词,戏称退休吧。这是一种完全凭借缘分的集结。十几个人,年龄相当,几乎都是男性,三教九流五花八门,说起来一个个都是经历非凡。每天都有些上至国务院,下到邻居王小二他们家,方方面面有鼻子有眼的新闻趣事说来道去。大伙都是若无其事地听着,也没人附和谁,各说各的,偶尔呛呛。老季总是听得多说得少,一是因为眼睛花得厉害他平日里只看电视听广播,大报小报都懒得看,他知道的那点消息别人早就知道了;二是他懂得“六十耳顺”的道理,那就是嘴巴已经不灵了的意思。每天如此,说过了,听过了,看看天色,老几位乐呵呵的,个人回家吃饭。

今天有些特别,老季醒来的时候还有些毛胧。他翻转了个身,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刚刚两点半,这比平日里要早二十分钟。又闭了一会眼睛,醒醒盹儿,翻身起床了。

今天不能去小公园,昨天已经和大伙打过招呼。这是他们那吧的规矩,如果不来要事先打招呼,都是上岁数的人,容易让别人挂记。一会儿他要去超市,老伴催他好多天了。

“眼说着要伏天了,抽空去买点吃的吧。”

这是他们自打有这个家的老规矩了,并不是祖辈传下来的,记不清是厂里那位师傅的谆谆教导,每年夏天都要买一些能存放的食品搁在屋里,防备万一接连几天下大雨出不了门。也防备即使出得了门,市场上并没有卖的,或是卖得很贵。有一年雨下得大,家附近一个礼拜没有卖菜的。早些年年轻,下刀子也硬能出门,现在却不能不犹豫了。当初只买咸鸭蛋、午餐肉,还有挂面,这几年也买一些鸡罐头鱼罐头。不是每年都下大雨,碰上风调雨顺,待到天气凉了,隔三差五顺便吃完了倒也不浪费。

超市里没有多少人,结算的卡口只开着两个,交钱的人排着长长的队。

大街上已经车来人往满满当当,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油烟味。

给老季开门的是老丫头。

“爸,您还跑超市做什么,这不是给您买回来了嘛。”说着,赶紧接过老季手里的东西。

桌子上已经堆着十个方便面,十个咸鸭蛋,十个肉罐头,十瓶矿泉水。

老季一儿一女,心里面最喜欢这老丫头。也是女儿最会讨老人欢心,隔三差五总要回来看一眼,每次回来也总要给他们带来点时鲜东西。不像大小子,每次就会领着全家来吃一顿,还说什么都是家里人不用客气。

“爸,你和我妈今天晚上注意点,说是有地震。”

老季换下鞋去卫生间洗手。

“净胡说,这么大的事街道不通知,还等你回家说。”

“真的,我们好几个同事都收到短信了。”

“肯定是造谣,这么大的事。”

老季打开电视,他从来只相信电视上说的。

黑色的字幕:

十四点二十八分四川省汶川发生7、8级强烈地震

北京等十几个城市有震感

温家宝总理正在飞往灾区的飞机上

全家人惊呆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老季把矿泉水放到了床边上,他知道不会地震,可是一整夜睡得并不安稳。


小公园里的花花草草还是前一天的样子,差不多的花都开过了,浓浓淡淡的绿色一两天工夫难得有什么差别。只有一片长着宽宽叶子的苗地新开了一朵橘红色的花,高挑着,孤零零的。老季不知道这花叫什么名字,现在许多花木都是南方移植来的,有些还说是国外的品种。十几个老人说的都是地震的事,说的都是差不多一样的事,电视上一直在不断地演的。一个老人说到唐山地震,那一年他是解放军亲自参加了抢救。他只说了几句,没心思说,大伙也没心思听。

电视上还再说震中没有消息,公布了一些接受捐款的账号,还公布了一些捐了款的企业。老季叹了口气,“没有消息就是最坏的消息了。”

关了电视,老季对老伴说,“明天去单位捐些钱吧。”

老伴抹了抹眼睛,“这怎么捐呢?这算单数还是双数?”

老季说,“这是救人,又不是办丧事。你捐三百,我捐五百,咱两个人都是单数,凑到一起又是双数。”

银行刚刚开门就排满了人,老季看了看选了中间一个窗口。左边有四个附近学校的女孩子,叽叽喳喳不停的闹,估计快不了。右边有两个穿西装系领带的,估计也快不了。

“我可是把所有的钱都捐了,月底没饭票你要管我了。”

旁边的女孩子还在叽叽喳喳地闹。

“你那个小张怎么不来取款呀,快和他拜拜吧。”

“我的海飞丝快用完了。”

“那个川妹子小豆豆昨天哭了一晚上,这个月她们家大概不会寄钱来了。”

老季听不明白她们说话,大概其知道她们也是来取钱捐款的。

捐过款从单位回到家已经是中午时分,老伴正在忙活着做饭,眼睛红红的,大概是已经哭过几次。老季赶紧说,“厂里说咱们带了个好头,厂长书记都见了,问你好。他们刚刚开过动员会。”

老伴把切好的菜倒进锅里,升起一股油烟,顺手用袖子把又流出的泪水抹了。

周末晚上,大小子领着全家来了。老丫头知道个哥哥要来,专门送来一只五香扒鸡,但是说了不吃饭坐坐就走。

沉闷了几天的家里有了欢笑。老伴洗了苹果又赶紧拿香蕉,拉着孙子的手看了又看,不觉着眼眶又湿了。孙子过了伏天该读初一了,俨然一个大小伙子,被奶奶看得不好意思,挣脱了手自己剥香蕉。

“奶奶,奶奶,我把压岁钱全捐给灾区了。”

“好啊好啊,孩子就是长大了。总共有多少钱?要是少了奶奶再给你。”

“二百五十元。老师只让捐自己的钱。”

大小子正和媳妇蹲在厨房门口摘菜,扯转着身子喝斥儿子,“我看你就二百五。”

“奶奶,奶奶,你看我爸。”

老丫头把侄儿揽过来,“儿子做的对,别理你爸。”

“哥,你捐了多少钱?”

“五十。厂子规定了,厂长五百,班组长五十。”

“你们这算什么企业,效益不是挺好的嘛。在我们学校实习的老师还捐五百呢。”

“五十还少啊,姚明才捐了五十万。给我涨一万工资,我立马全捐了。”

老丫头不愿意了,“都什么时候了你还说这话,这捱得着吗?”

老季平日里从来不掺乎儿女的争论,听着儿子越来越胡说,心中腾的燃起火来。好几年了,老季眼看着大小子变得一天天愤愤不平。凡是国家的事,世界的事,只要人家赞扬他就反对,用最新的词说那简直是反社会。一直想好好说儿子一顿,可是许多事情自己也说不明白,平日里说着说着就让他给套了进去,真是嘴巴不灵了。再看他一天到晚累得那样,也实在不想爷俩之间又添些心烦生气。

“老大,你这是抬杠。”老季觉得无论如何也要说几句了。“这是两回事。人家外国人给咱们捐款那叫支援,叫慈善。咱们自己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那叫责任。这不公平,那不公平,就算国家对你不起,鬼子来了咱们都去当汉奸?”

大小子嚯地站起来,“您,您这才是抬杠。”

大小子并不认为自己怎么对,但是也绝对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刚参加工作那几年,他也是干活不怕苦,学习不怕累,还当过一次先进生产者。可是又怎么样呢?没干几年厂子倒闭了,自己下岗了。十几个同事一起考进了这家合资企业,从厂子打第一根桩开始干。等到工厂建起来,也挣钱了,一起来的好几个人,当头的当头,当官的当官,不要说工资比他多多少倍,那什么干股湿股,人家一年分的钱他一辈子也挣不到。一会改制一会重组,这个世道公平吗?他凭什么总是去那个倒霉的。

儿媳妇从来没听过公公说这么重的话,脸上顿时挂不住,一把把大小子拽下来,“你这是怎么和爸说话。就你这水平,活该一辈子当个工头。”

好赖是一家人,说过了,又赶快忙活做饭,吃饭。老丫头匆匆走了。

“哥,你少让爸喝酒啊。”

老季把女儿买来的扒鸡撕到盘子里,掰下一条鸡腿递给孙子,“孩子饿了,先吃点,这叫脚踏实地。”

电视台突然又开始报发生余震,全家人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放下手中的碗筷直瞪瞪盯着电视。

老季让换个台,“这个主持人是怎么了,这个什么松,人家记者说了几遍了,楼没塌,路也没塌,他还要一遍又一遍问。好像不塌不过瘾。”

儿媳妇赶紧应着去换了,是一个打鬼子的故事片。


过了端午节,连续几个晚上街上有人放鞭炮,老伴也去商店买回两个黄桃罐头送给孙子,打了电话让大小子下班来赶快拿回去。老季从来反对这些无聊的迷信事,只是想到老伴这些日子哭了那么多次,也没再说什么。心里想,权当帮罐头厂个忙吧。

猜你喜欢

  • 浪漫不能当饭吃

    我和他常常在晚饭后,牵着手到海边散步,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做着又健康又省钱的运动。玫瑰VS月季婚姻最初的时光是要经过磨合之后,才能离幸福越来越近。可惜当初并不明白这样浅显的道理,恣意而骄纵地汲取老公给我的关爱。婚后自由而散漫的光阴里,老公脱下

  • 嫁给凤凰男的傻丫头

    是的,我还是那个不谙世事的傻丫头,我也不会任何技巧经营幸福。但是我相信只要心中有爱,真诚相待,我不光得到了婆婆的理解、老公的疼爱,更收获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浸在冷水里的晦气结婚一周年,我和老公耀明出去玩,一路打闹回家。耀明一拍脑门:“坏了!”

  • 打不散的是夫妻

    人生就是这样,携手一生,记忆最深的就是这些点点滴滴的不完美,凝聚成心中的完美。李凡非常强势萧钢和老婆李凡都是从东北一个重工业城市考入北京的大学生。萧钢个子不高,人长得挺清秀,老婆李凡比萧钢还高,有点虎背熊腰,人们喝喜酒的时候都说:这身材长

  • 爱是系在手腕上的红绳

    当主婚人宣布交换戒指的时候,他们却把一段红绳系在了对方的手腕上。2009年的初春,暖暖的太阳无法拥抱左拉慌乱的心,左拉黯然地走在北京街头。左拉缓缓走着,拉着一只大皮箱,里面是她的全部衣物。她刚刚和相恋3年的男友分手了,准备搬到新的住所。阵

  • 青花瓷

    杨枚下班回家,快到家门口时,她突然看到路边新开了一家瓷器店。店面灯箱闪动着一对青花瓷瓶,一只青底白花,一只青花白瓷,互相映衬,十分漂亮。信步走进小店,杨枚发现里面的瓷器琳琅满目,花青斗彩,白描青红,无不制作精良。转了一圈,杨枚一下子喜欢上

  • 上帝藏起的一厘米

    相爱的时候,风软花香浓,满眼里净是对方无限的好,哪里还顾得上别的。结婚后,总有些促狭的朋友,拿他俩的身高打趣。他1.69米,她1.70米,仅仅相差一厘米。可视觉是个坏东西,它将这一厘米的差距,在世人眼里夸大到无限。玩笑听得多了,他仍然笑嘻嘻

  • 我要的幸福

    她应该算是个典型的温室花朵吧,从小家境优越,一直接受良好的教育直至研究生顺利毕业。他,顶多只能算一棵不屈的小草吧,家境贫寒,从小只能靠自己奋力打拼,最终却还是因为钱的原因选择了一个收费较低的大专,毕业后几经周折做了一名销售。他们的故事似乎从

  • 把幸福做成一双合脚的鞋

    一今天倒霉透了,我脚上新买的皮鞋掉了后跟,脚也崴了,上班迟到还要被扣奖金,真是肉疼心更疼。跟潘越结婚5年来,每天的日子就是一条雷打不动的流水线,上班,下班,吃饭,睡觉。每天早上六点半我就要起床做饭,帮潘越准备好今天上班穿的衣服,然后在他吃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