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朋友是我们选择

朋友是我们选择

收录日期:2025-11-21 00:21:02  热度:11℃

朋友分两种:心里的。身外的

那个秋天,因为在街头和一个酒鬼发生口角,我和妻子同时被推向了生命的悬崖。

那个酒鬼的刀子先后四次扎进我的腹部,妻子为了护着我,也被那鲁莽的酒鬼的暴力的刀子割破了脖颈,幸运的是,离动脉还差2厘米的距离。酒鬼行凶后逃之夭夭,我们倒在地上,已经连呼救的力量都没有了。最后,是邻居救了我们,把我们及时送到了医院。而我的朋友,刚刚还在一起吃饭的酒肉朋友,早不见了踪影。甚至,他比那个酒鬼逃得还迅捷。我不指望他为我挡刀子,难道在朋友生命危急的时刻,打个110、叫一辆救护车都不行吗?朋友的举动让那个秋天变得异常寒冷。在我心里,他比那个酒鬼更让我耿耿于怀。

朋友亲眼目睹着整个过程,不肯对我施以援手,包括在我和妻子住院的日子里,他也没有露面。这样的朋友,无疑是对友谊的当头一棒。

看过作家蒋子龙的一则轶事:有一年,隆冬的沈阳气温已零下十多摄氏度。朋友捎话给蒋子龙,他开了间小书店,想请他去签名售书。他连夜赶往沈阳,半夜下了火车,接站的人还没从被窝里钻出来,他只得在候车室里走着遛着直到天亮。上午安排在一所大学与大学生对话,下午1点又开始售书,紧张得连吃饭的时间也没安排。赶到小书店门口早已挤满了人,崭新的柜台吱吱呀呀地直往后退。小老板难为情地对他说:“您到外头签行不?我给您搬张桌子,别挤坏了新柜台。”这位“蒋大侠”,凭着“侠气”上了街。到天黑手僵人散方才醒悟:好小子,我蒋子龙还不如个柜台值钱!他是该做的都做了,该骂的都骂了,一个冻得“瓷瓷实实”的蒋子龙匆匆离开沈阳,一份永恒的温暖留给朋友,从此小书店日日兴隆。

我想,能得到蒋子龙这样的朋友,该是一生的幸事。

我喜欢这样一种朋友,当你生病的时候,他守在你的病榻旁。明知道你吃不了水果,还殷勤地拿起一个苹果仔仔细细地削皮,削好后不慌不忙地自己啃起来,嘴里还嘟囔着说,你快好吧,你要是不好,这水果可都让我一个人消灭了。然后你发现这个苹果真的能让你的病好得很快。

我喜欢这样一种朋友,当你过生日的时候,因为他家境贫寒,买不起礼物送你,就在那个清晨早早起床为你倒了一杯凉开水,他说他没有礼物,但是希望是第一个送你祝福的人。他的祝福就像那杯水,纯净透明。你发现,那杯水是你一生中收到的最特殊的生日礼物。经过岁月的验证,你们的友谊是最持久最牢固的,因为它没有半点儿杂质。

我喜欢这样一种朋友,他似乎不在你身边,你们几年都不聚一次,你不记得他的生日,他不在意你的工作变化。可是,你若是有烦恼,首先想到的那个人就是他,当你打了电话去,他马上耐心地听你讲;你若是有困难,他就会放下自己的事情,全力为你分担……这样的朋友,对于爱情,他不可能指导你,你想哭了他的肩膀倒是可以让你靠一靠。

你无法选择你的出身,但是你可以选择你的朋友。正如加菲猫说:上帝决定了谁是你的亲戚,幸运的是在选择朋友方面他给你留了余地。是啊,选择亲戚,靠上帝;选择朋友,靠自己。朋友,就是我们选择的亲人哪!

猜你喜欢

  • 像大侠一样去行善

    当他通过新媒体做慈善的时候,他的真实姓名隐去了,人们只知道他的ID,只知道他叫“钢子”,他成了网络慈善平台上一个隐姓埋名的真正的大侠。钢子为什么要像隐形侠一样去行善呢?这也许跟他的出身和小时候的爱好有关。钢子出生在吉林的一个军人家庭,很早就

  • 光明的爱,爱的光明

    张晓风说,爱一个人就是在他的头衔、地位、学历、经历、善行、劣迹之外,看出真正的他不过是个孩子——好孩子或坏孩子——所以疼了他。何洁对流沙河的爱就是从疼惜开始的。那年夏天,骊山脚下华清池畔,微风轻拂荷花正好,一个面貌清秀、形容消瘦的青年正在痛

  • 生死情缘

    她,曾荣获“75773部队年度感动人物”称号,又荣获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然而,还没来得及和丈夫蔡兴国分享这幸福的消息,便要痛苦地和深爱的丈夫告别。她一手紧紧地抱着襁褓中的孩子,一手轻柔地为丈夫合上双眼。任无声的泪滴落在雪白的床单上

  • 梅贻琦的“落荒而逃”

    有一年,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收到一封信,写信者是梅贻琦幼年时的玩伴小虎子,想请梅贻琦免费赠送他几本书。几天后,梅贻琦不仅寄出了对方索要的书,而且还邀请对方到清华来叙旧。谁知,这封信寄出去后,数年没有回音。有一年,梅贻琦又收到一封信,还是小虎子

  • 范仲淹直言敢谏美名传

    范仲淹此举令他的老师,同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的晏殊深为不安。晏殊指责范仲淹出言无忌,近于沽名钓誉,并会累及他人。对此,范仲淹不以为然。他给晏殊写信坦陈自己的心迹:我一直相信圣人之书,师法古人行事,忠于朝廷,爱护黎民百姓。故对皇帝的过失,应“有犯

  • 你可以毫不保留地质疑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2013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别开生面:“……我上大学时和邓庆发院士一起去工厂解决实际问题。在现场,我俩因为使用解决方法发生了分歧,接着发生争论,各持自己观点互不相让,一轮唇枪舌剑后,俩人都不服对方。最后,我俩把争论带到

  • 破规矩也能成方圆

    那年冬天,时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的熊庆来,在科学杂志里读到华罗庚的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决不能成立之理由》,惊叹不已。一问,才知华罗庚不过是一所中学的杂工。熊庆来便和担任理学院院长的叶企孙商量,能否设一个助理员职位,让华罗庚来清华

  • 翦伯赞的原则

    翦伯赞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冯玉祥请他讲授历史时,让随从和亲朋好友也参加听课。一天正在讲课,蒋介石来到冯的公馆,冯玉祥向蒋介绍翦伯赞后,汇报说是请他在讲历史课,蒋连声说“好”:“你继续讲,我也是来听你讲课的。”翦伯赞却回答:“对不起,现在已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