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像大侠一样去行善

像大侠一样去行善

收录日期:2025-11-20 14:53:42  热度:8℃

当他通过新媒体做慈善的时候,他的真实姓名隐去了,人们只知道他的ID,只知道他叫“钢子”,他成了网络慈善平台上一个隐姓埋名的真正的大侠。

钢子为什么要像隐形侠一样去行善呢?这也许跟他的出身和小时候的爱好有关。钢子出生在吉林的一个军人家庭,很早就喜欢上金庸的小说和李连杰演的电影,14岁时就一个人奔赴到少林寺,在山上学了一年多的功夫。直到今天,钢子还声称:“做大侠一直是我的目标。”他买了金庸的全套武侠小说,一路陪伴着他成家、立业、赚钱,乃至做慈善。他的看法真的与众不同,在接受采访时,他率真地说:“武场、生意场、网络文坛(钢子爱好写作,并以‘夜路无痕’‘ 8号当铺’为名行走在网络文学当中)、慈善公益,只是不一样的江湖罢了,到现在我都相信世界上一定有独步天下的武功。”然而走遍各种江湖,他最终悟出一个道理:德行比武功更能征服别人。

在20岁时,钢子便开始闯荡俄罗斯做生意。2000年,钢子回国,已经不再是一个穷人。他动情地说:“我穷过,也曾面临死亡,但危难中总会有人帮我一把。”这也是他后来从事慈善的一个原因。其实钢子并不是在富裕之后才想着从事慈善,东北人的热心劲儿让他在很早时就知道助人是快乐的,不过他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公益事业当中,还是跟2012年10月浙江温岭爆出的幼师虐童事件有关。身为父亲的钢子被这个幼师的虐行深深刺痛,他开始筹划建立儿童权益保障组织,并且因此成为中国儿童权益保障促进基金会的创始人。

在公益方面,钢子也走了一些弯路。最初,钢子几乎是有求必应,这让一些骗捐者乘隙而入,一些造谣中伤的人也纷纷找上门,甚至有一部分所谓的“钢丝”假借钢子之名发号施令。终于,连颇有人生经验的大侠也困惑了,在难以忍受时,钢子一度关掉微博,解散自己用心建立的“钢丝军团”,选择了闭门不出。钢子承认:“我看似一个独行侠,其实我需要朋友。”此时,一位名叫“老猫爱生活”的草根公益人士走近了钢子,并启发他说:“触动人心并不容易,要想长久发展,既定目标和规范管理非常重要。”等钢子再度打开微博时,600多条私信又深深地打动了他。“很多骗捐的人真诚地来忏悔,很多人还钱,还有更多人鼓励我继续做下去。”就这样,钢子决定重返江湖。

渐渐地,钢子的“慈善纯公益”理念变得明晰起来。他慎重决定:第一,永不以公司以及真名进行捐赠;第二,捐助的是走投无路的人,不是捐助给你致富;第三,希望被救助过的人用良心承诺,当你好起来了以后,把捐赠的钱捐给更困难的人。钢子还发起了“一起捐”公益活动,即:每1人+每1天+每1元=爱的365天,同时决定“1起捐”只带头捐钱,不设立募款账户,不做项目,自己也不碰钱,成员们捐的钱必须直接打到相关慈善机构公布的账号。由此可见,“1起捐”跟其他公益模式完全不同,钢子所要的无非就是一个“纯”字。按照钢子的理解,所谓的“慈善纯公益”之“纯”就是要发自善良的人性之初,目的要纯粹,既像大侠,又像一个什么都不要的傻子那样去行善,他还相信,“那种假的感动、买来的感动、交换来的感动,其实都不长久,很容易就变了味”。

如今的钢子,已经习惯面对一台电脑,有条不紊地用十几部手机跟外界联系,既低调又高调地用行动来见证自己的“慈善纯公益”理念和这个时代的世道人心。作为慈善“大侠”和慈善“傻子”,他很享受先和“钢丝军团”的成员一起每人捐1元钱,再偷偷跟捐几十万的快乐,如孩子般纯真的快乐。

钢子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我今年40岁了,也有一些人生经验。以我自己的经验,能不能为这些问题(当今社会慈善方面的一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借鉴?我想试一试。这就需要我有一种傻的精神,甘愿付出自己的时间、财产这些东西,因为做慈善,决不是单纯意味着帮助哪一个具体的人,还要通过善行来影响社会大众的行为。”原来,能够被公认为“大侠”的人,都是些为了理想而傻到极致的人。

猜你喜欢

  • 平常的幸福

    张超和刘云霞在这座海滨小城里,应该算是很多人都羡慕的家庭了。张超做着东征西讨的经商营生,收入自然不菲;刘云霞则是一中学教师,收入也很稳定。夫妻二人有一个八岁的儿子,有住房,有为之代步的车子,应该算是小康中的小康了。他们都是从农村打拼出来的,

  • 红与黑

    因为要赶早操,所以我每天都是5:50起床。今天起床后,做完必做的那几件事,时针已指向6:15;匆匆跑到阳台,穿好鞋,下楼骑上电动车就往学校赶。无论如何,学校的事是一点也不能耽误的。 上完操,吃完早饭,天已经大亮了。 晨读时,听着

  • 深夜呼噜声

    上晚自习时,忽然听到呼噜声。初以为是本班同学返校时疲劳所致。于是走下讲台,悄悄察看。都在认真学习,并无一个瞌睡的。这才发现,呼噜声是自窗外传来的。想是其他班级的同学有太过疲劳的。返回讲台,继续构思正在写的一个小故事,却不意思维不再,而是自觉

  • 易局长买狗食

    易局长是某单位的一把手,平时对下属要求甚严,只要听说谁有不孝顺的行为,他一准是大会讲了小会谈,直到该人改正为止。局里上下老少几十口人,没有一个不佩服易局长的,也没有一个不害怕易局长的。去年春天的某个周一的上午,易局长正组织局里一班人开会。忽

  • 劝架

    老张昨天挨打了。 挨打的老张今天还脖子疼,可心里挺舒坦,你说怪不怪! 老张是个司机,开了二十几年的货车。人老实巴交,技术挺不错,从来没听说他违反交通规则什么的,可就是昨天中午活该他倒霉,把人家一头猪撞死了。 事情是这样的,

  • 开门

    三十年前,县委县政府的工作人员队伍不像现在这么庞大,办公楼也没有现在气派豪华。那时,县委、政府、人大、政协四大班子都还是挤在一座三层楼内办公。一楼是人大政协;二楼是县委政府:三楼是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团委在三楼的东头,妇联在三楼的西头,三

  • 惯性

    有首长要到我单位视察工作,单位早派人在半路候迎,警车前导,医护殿后,数十辆小车浩浩荡荡直奔单位而来。“欢迎视察,恭请指导”标牌显目,各等头目夹道欢迎。录像的气喘吁吁,摄影的步履匆匆。开门,下车,握手,上楼,单位一把手头前导引,陪同官员鱼惯而

  • 不会笑的人

    笑一笑十年少,不但美了自己,还能感染别人。看到现在的城里人有专门练笑的,不由想起了家乡的一个人 :二冷子。 听说二冷子从小就不会笑,无论什么人拿什么样吃的喝的玩的好东西,哄他逗他送他,他就是不笑。成人后,不光不笑,说话也少,更不大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