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我选择离去——李光耀

我选择离去——李光耀

收录日期:2025-11-21 07:21:12  热度:9℃

我的日常生活安排都是定好了的。早上起床洗好吃好后,先要把电子邮件清理一遍,然后读当天的报纸,然后锻炼,之后差不多就到午饭时间了。午饭后,我会出门去我在总统府的办公室,处理一些文件,然后开始写文章或者演讲稿。下午和傍晚,我有时候会有采访安排;在见完记者之后,我会找我的中文老师学一两个小时的中文。

好些年前我就养成了每天坚持锻炼的习惯。现在我89岁了,但是有事的时候我依然能坚持到很晚才睡,而且我走路完全不用手杖。我还记得30多岁的时候我多么喜欢抽烟还有喝啤酒。后来我发现烟抽多了,我在做竞选演讲时经常失声说不出话,于是我就戒了烟。那时候医学界还没有把吸烟和肺癌、咽喉癌等癌症联系在一起。后来的我对烟的味道可以说极其反感,这也让我自己很吃惊。30多岁时我就有了啤酒肚,那时候会客后从媒体发布的照片上我自己都能看到。

能活着很好,但是人终有一死。年轻的时候,谁愿意去考虑死亡?但是我已经89岁了,我必须要直面这个话题。我一直在想的是,我如何死去。我生命的终结是伴随着心脏突然停跳,还是长期卧床不起,慢慢耗尽?我当然希望来快的。

不久前我提前做了一份预先医疗指示,意思就是如果我有一天陷入那种必须插管维持生命而又不可能再恢复健康的情况,那么我的这份预先指示就授权医生为我拔管不再继续维持,让我能死得利索点儿。我和我的律师还有医生一同在这份文件上签了名字。

如果我不签这个东西,那么将来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了,医生会尽一切努力留着我一口气,这事儿我以前就见过太多。我小舅子当年就是在家插着管,他老婆身体也不好卧病在床,他靠着这个维持了几年之久。可是,这有什么意义呢?医生和家属总是认为病人只要还有口气,能维持就尽量维持。对此我不同意。如果人总有一死,那么在我已经不行的时候,我希望我的死来得快一点;而不是弄根管子从鼻孔里插到胃里,人神志不清地像半植物人一样只剩下一口气。这样活着,无异于一具能喘气的尸体。

我来到这个世上,并不是为了探索什么生命的意义,更不会对这个深奥的问题发表长篇大论,我的生命的意义就是我做到了我想做的事情,而且我一直是尽力而为,所以我很满足,没有遗憾。

我身边那些曾经百般尝试让我信仰基督教的人后来都放弃了。我夫人也不信,她曾经有个学生时代就很要好的女同学,这个人信教信得不行,每次都劝我夫人也成为基督教徒。我夫人后来不理这个同学了,她说,这个人每次找我都是劝我信教,就没别的话题,真是太荒诞了。我想,即便真的没有来世,但是你得承认,特别相信有来世的人可能心里更有安全感。

现在的我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我现在已经不能下午两点顶着新加坡的太阳出去见选民,和大家握手聊天,亲亲抱抱那些小娃娃了。二三十年前这些事我都还能干,现在我彻底不行了。得尊重自然规律,人老了,身体每况愈下。有时候我的秘书得趁我会见间隙来问我,要不要取消下一场的安排,给自己点时间休息一下。有时候我会说,没关系,我休息个15分钟闭闭眼睛就好。可是有时候,我会说,好吧,取消吧,我累得不行了。即便我严格自律,健康饮食,坚持锻炼,我都是个走下坡路的老头子了,没有办法。

回头看,我今生最大的满足就是我年轻的时候没有虚度时光,我一直在团结各方面的力量,说到做到,让新加坡变成一个任人唯贤,人尽其才,没有贪污,各种族拥有平等发展机会的社会。而且这个社会没有了我一样还能保持这些基本的东西,不会因某一个人在或不在而改变。我当总理之前,新加坡可不是这个样子。

在新加坡,我们的国家反腐败局守卫着这个清洁的系统。不管你来自什么民族,说什么语言或者信仰不信仰什么,只要你德才兼备,你就会得到重用。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新加坡能够一直沿着这条路走下去,走向一个又一个新的成功。

猜你喜欢

  • 王二毛的鱼塘有鳖

    王二毛的家在市郊的柳条村,虽说是个小村庄,但是一点都不闭塞,有好几条公路通过。这里空气清新,环境宜人,是很好的修身养性之地。这些年来,王二毛在工厂打过工,做过小生意,但都不太如意。思来想去,决定利用村里的大水沟当起了养鱼专业户。别看他平时傻

  • 勇斗英雄的歹徒

    初中毕业后,王二在镇上的地砖厂打了两年砖坯。看到同龄人都去了城里,上学的上学,打工的打工,自己那颗年轻的心也禁不住跃跃欲试了。春节刚过,便怀揣着打砖坯挣来的五百元钱进了城。城里真热闹。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王二心想:这么热闹的地方,还愁找不到

  • 狗与狗的不同

    有一只残疾狗,每天都卧在巷子的边上。因为少了一条腿,走起路来一倒一倒的,看上去甚是可怜。某日,一位妇女领着她家的小狗在街上闲逛。那位妇女的小狗看到巷子边上的残疾狗,嘴里便“汪汪”两声便扑过去,咬住了残疾狗的脖子。残疾狗发出“呜呜”的叫声。那

  • 夫妻间的惩罚

    张文娟正坐在炕上给儿子喂奶,突然手机响了,她从炕上拿起手机一看来电号码便知到是叫她去打麻将,按了一下接听键不等对方说话她说:“你们稍等一会儿,我把儿子哄睡着就来了。”说完把手机原放在炕上。儿子睡着了,张文娟从炕上拿来手机装进口袋,脚步轻轻地

  • 凡事都是从小到大的

    故事得从5年前说起,那年,市委部署了干部下乡,要求市直机关,一个单位帮扶一个贫困村,至少派出两名干部,其中还要求有一名处级干部,时间是一年。下乡艰苦,不如坐在机关里舒服,没人愿去,每次派人都挺费劲,所以,每次老徐都自告奋勇,仨,是一个,俩,

  • 购物之羽绒服

    这几天,苏州电视台一直在播放本市某某大型超市因关门歇业而抛售羽绒服的广告,广告称著名品牌的羽绒服100元就可以买到两件。我的妻子倒是羽绒服需要更新换代了,可那些个清仓处理的积压货品怎能包装在她的身上呢?我于是硬拉着爱妻直奔一家被国家工商局认

  • 剃头匠的故事

    二扁是我们村里的剃头匠,孤身一人,长年累月挑着剃头担子走村串户给乡亲们剃头,腰过早的就压弯了,所以四十多岁的人看上去足有五六十多岁。二扁人很憨直,爱说笑话,手艺也很地道,所以远近村里让他剃头的人很多。遇着二扁有事走不到的村庄,男人们的头发再

  • 会走路的书

    肖柔是个网购迷,家里的东西大多数都是网购而来,这不,今天又购了一样。刚刚睡着的肖柔,被电话铃声给吵醒了,本不想接的,但看见是快递打来的,拖着沉重的双眼接起了电话“喂。”“你好,请问你是肖柔女士吗?”电话那头响起了低哑的男声。肖柔现在特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