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穷孩子VS富孩子

穷孩子VS富孩子

收录日期:2025-11-20 17:47:30  热度:9℃

我的一个朋友在纽约大学读书时,曾在儿童援助协会兼职。

我负责的小组大概有12个男孩,我的朋友回忆说,刚开始和他们相处时,我完全不知所措。我跟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很少,每星期只有八九个小时,我希望做的事情却很多。我急于了解他们在成长中所面临的困难,结果犯了一个错误:我原以为他们所有的困难,都可以用贫穷来解释。他们的共同点就是贫穷,不是吗?

不过,在对这些孩子进行深入了解之后,我意识到,有的孩子会亲昵地紧贴着我,我感觉他们比实际年龄小很多,这些孩子往往都没有父亲。有的孩子会跟我保持一定距离,并不完全信任我,他们往往来自吸毒和暴力的家庭。有些孩子,仅仅把救援中心当做一个避难所,在这里他们可以静静地坐下来看书。还有一些好奇心受到压制且学习信心遭到破坏的孩子,已经形成了这样的观念:只有书呆子才看书。当然还有一些滋事分子,这些孩子精力旺盛,总是挑战各种底线,看你敢不敢惩罚他们。

几年后,我的朋友碰巧在一家著名的曼哈顿私立学校当了一段时间的老师,他任教的学校有一项特殊的托管项目,专门针对那些成绩差的富学生。他回忆说:这个项目专门针对那些出现问题的富家子弟。这些孩子已经被其他学校开除了,他们的父母为了给他们争取到入学的机会,每年需要支付3万美元。

这些孩子的竞争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偏差?从经济角度来讲,他们很明显处于有利位置。但为什么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富孩子、穷孩子,我的朋友说,我不再看他们的差异,而是开始关注他们的共同点。在贵族学校就读的孩子,家长往往更热衷于自己的事业和社会生活;少数人还是社会名流。他们的孩子很多都像是儿童援助中心里那些没有父亲的孩子脆弱、依赖性强、总是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安慰。即使我连一句话都没说,那些被父母虐待或轻视的孩子,也常常发怒并且对我缺乏信任。当然也有的孩子挑战底线,总是处在被开除的边缘,那样的话他们的父母就又要为他们奔波了。

如果我们把享有优势简单地与拥有金钱画等号,我们就掩盖了大面积的灰色区域并忽视了很多其他因素。优秀的家庭教育可以克服(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那些由贫穷导致的困难。失败的家庭教育,则很容易将富有带来的所谓优势挥霍殆尽。你不能绝对地说某一群孩子比另一群孩子更快乐、好调教,或者更能活出最佳生活状态。

我朋友还有更多的感悟。他告诉我:从穷孩子那里,我学到了自我认同的奥妙这种真正震撼且鼓舞人心的神秘性格力量,使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所畏惧。这种勇气从何而来呢?这些孩子是如何保持乐观心态的呢?从富孩子那里,我学到了另一个跟我相关的道理。在我开始从事这份工作时,心中有点愤愤不平,对班上的学生有一种憎恶感。我的父母可没有能力花3万美元送我到私立学校来,为什么这些孩子却可以?但是当我用心跟他们沟通后,我看到了他们的脆弱和痛苦。我意识到我必须转变自己的态度。如果只是对不如你的人表示同情,那么这不是真正的同情。同情应该针对你能够给予帮助和理解的每一个人,即世界上的每一个人。

猜你喜欢

  • 多姿多彩的世界

    我们在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里生活,经历过快乐,也有过悲伤,在失败中体会到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在成功里找到让自己继续前进的自信心。现实的社会里,微笑是人间最真实的语言,失败的时候给自己一个微笑,让自己更深入的了解自己,在这次的失败看到自己的不足

  • 从头再来

    泰国商人施利华,是商界上拥有亿万资产的风云人物。1997年的一次金融危机使他破产了,面对失败,他只说了一句:好哇!又可以从头再来了!”桑兰在面对人生中如此重大的变故时表现出来的乐观使人们为之感动1998年7月21日晚在纽约友好运

  • 成功小故事:懂得合作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

  • 微笑面对失败

    巴雷尼小时候因病成了残疾,母亲的心就像刀绞一样,但她还是强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妈妈的眼泪。母亲来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着他的手说: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

  • 我的懒人运动——瑜伽

    对于我这种运动懒人来讲,瑜伽,是一项非常好的运动选择,它起源与印度,是古代印度哲学弥曼差(Mimama)等六大派中的一派。瑜伽是梵文词,意思是自我和原始动因的结合或一致。从广义讲,瑜伽是哲学;从狭义讲,瑜伽是一种精神和肉体的结合的运动。现在

  • 媳妇难做

    有一个姑娘,聪明又能干,大家称她巧姑娘。后来嫁到夫家,大家说这个人家好福气,取了个巧媳妇。谁知道这个人家,婆婆竟有三个:一个婆婆,一个太婆婆,还有一个太太婆婆。一个婆婆已难对付,何况有三个。媳妇做的菜,婆婆嫌太淡,太婆婆嫌太咸,太太婆婆使白

  • 给儿子的一封信

    我亲爱的儿子:你长这么大,妈妈还从来没有给你写过一封信,从你挣扎着出生到懵懂认识这个世界直到长成大小伙子,一直都是在我们的监护下成长着,你也同时享受着这独独的天上人间的母爱。你现在去了一所离家十几里的学校上学了。虽然路途不算遥远,但终是离开

  • 我找媽媽,你是媽媽嗎?

    1995年6月的一天,我獨自一人在燈下備課,突然響起一陣急促電話鈴聲。我拿起話筒喂了好几聲,那邊才傳來一個怯生生的聲音:你是媽媽嗎,媽媽!一個女孩的聲音,稚嫩而低婉。你找誰呀?也許是受了那聲音的感染,也許是怕驚嚇了那端的孩子,我用極輕極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