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自己靠不住

自己靠不住

收录日期:2025-11-20 17:37:48  热度:9℃

我和女友驱车去青岛旅游,玩了两天,听说一家博物馆正在搞海洋生物标本展,很有兴趣,决定前去一看。我在网上搜索博物馆的地址——环岛路78号,又买了一张地图,自信地说:“我们开车去,一定能找到。”环岛路并不难找,可是,从头至尾,也没有见“78号”。我又把地图翻出来,博物馆的标识很清晰,路肯定没错。我怀疑刚刚车速较快漏看了,于是又回头找了一遍。奇怪的是,道路只标到70号就到头了。女友说:“不如问个人吧。”我不服地说:“就不信这点小事难得了我,除非地图有误。”又绕了一圈,还是没找到。女友忍不住了,下车问街旁卖报纸的老师傅。老师傅大手一指:“前方100米有个小巷,你们车停路边,徒步几十米就到了。”原来,博物馆是景点,地图上有;而小巷太小,地图上却又没有。女友嗔怪:“你就是太自信了,有时候自己是靠不住的。”

我想到了中学时代做习题。老师总是鼓励要独立思考,不要轻易看答案养成依赖习惯。大多数人当然严遵师命,但我发现,我的同桌却很“狡猾”。他往往两遍做不出来,就翻看书后的标准答案,当我们还在绞尽脑汁、苦思冥想时,他已早早完事,抱着篮球潇洒而去。后来,他考上了清华大学。有一次,聊到他爱看答案的往事,他说:“我就不明白,透过答案,同样可以获得答题的思路,为什么非要硬着头皮不撞南墙不回头呢?”我说:“那时老师都教导我们凡事靠自己。”同桌感叹:“立足自我固然没错,但懂得依靠帮助也是一种人生智慧,两种结合起来,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

我认识一个年轻的企业家,他也有类似的观点。上大学时,就经常有人指指点点,说他是“富二代”,什么都靠父母。他很生气,毕业后不要父母一分钱,不接受任何帮助,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他说,自己想赌口气,但事与愿违,创业失败不说,还欠了十几万的债务。后来,父亲教导他,说:“李泽楷是巨商李嘉诚的儿子,如今也是风云人物,谁也不能否认李泽楷能有今天离不开李嘉诚,但谁又敢说李泽楷只是因为李嘉诚才取得成功的?不要狭隘地理解所谓的‘自我’‘独立’,学会接受帮助,也是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他恍然大悟,从此开始坦然接受父亲的指点和建议,坦然利用父亲建立的人脉关系,一步步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前年,老父亲退休,他正式接管家族企业,又逐步将其发展壮大,同行都称赞他年轻有为,从没人认为他是躺在父亲的功劳簿上过活。

如今的社会,信息爆炸,竞争激烈,仅凭自己的判断和努力,很难取得成功。或许,我们不该贬低超级自信与超级独立的人,他们也可能取得成功,但也会走很多弯路,或可称之为“笨的正确”;而懂得依靠帮助,乐于接受帮助,善于利用帮助,更是一种人生智慧,或可称之为“聪明的正确”。

猜你喜欢

  • 妈妈的味道

    刘元宝是个小老板,自己做点小生意。他妻子早几年因病去世了,跟独生女儿小溪相依为命。这些年,刘元宝不容易,又当爹又当妈,好不容易才把小溪拉扯大。眼看小溪就要上初三了,面临中考,这可是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小溪这孩子也懂事,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就是

  • 半饱的人生

    有一个女性朋友正在减肥,赘肉倒是没减掉多少,可是通过减肥却总结出一套人生感悟来,令我们刮目相看。 她说她现在一天的进食量是往日的一半,宁可少一点欠着一点,舒服,胃有空间心灵才有空间。做人也是这个道理,她说,自己以前是个追求完美的人,凡

  • 谢谢你躺着来救我

    他掉头摔门离开,决绝地奔向另一个女人。妈妈的泪立时就像河流决口了。丫丫疯了一样朝那个背影扑过去,抱住他的臂膀。然而这只臂膀,这只曾无数次搂抱过、搀扶过自己的臂膀,此刻却凶狠地将她推搡开来。她踉跄跌倒,被赶来的妈妈揽入怀中,两条泪河交汇奔流。

  • 疼痛的亲情

    十年生死两茫茫。转眼间,父亲离开我已经十余年了。十余年来,每当忆起父亲,留在记忆里最深的总是他的疼痛。

  • 当父亲老了的时候

    在外读书,每年难得回几次家。在短暂的家人欢聚时光里,强大的记忆惯性总会自动地把父亲忽略掉,今年国庆回家时,却无意在某个转身回眸的瞬间发现,我那个不可一世、顽固偏执的父亲真的老了。

  • 成长的路上,他牵着我的手

    漫步在海边,聆听海浪拍击礁石的声音越来越大,蓦然回首,望见身后那两串一大一小的脚印,有点歪歪扭扭。这些脚印记载着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的如星光般闪烁,有的如梦里花般低泣,一路走来,都有他,一直牵着我的手。 小时候,我总对周围的

  • 最令我震撼的两个故事

    前言:我们遇到不好的事时,能够做到吗?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不能让局面更坏,还是忙着迁怒找替罪羊呢? 很早以前,曾经看过一个外国的故事。讲的是有一对夫妻,结婚11年才有了第一个孩子,是个小男孩,两人感情非常好,孩子自然是他们的心头至宝。

  • 让孩子学会自己走路

    作者吴京,前台湾教育部部长”、前台湾成功大学校长、美国流体动力学专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同时也是三个孩子的父亲。这三个儿子分别毕业于斯坦福、布朗等著名学府,现在四十出头、事业有成。但每当夜深人静,浮现在他脑海里的不是他曾经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