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一举三得的智慧

一举三得的智慧

收录日期:2025-11-20 15:27:52  热度:9℃

裴谞是唐德宗时期的人,由于受到宰相元载的排挤,在朝廷没待上几年,便被下放到地方做官,担任过几州的刺史,后来又回到朝廷,担任右金吾将军,在官场经历了几番起起伏伏的裴谞也悟到了一些为人为官之道。

当时因为修建陵墓,朝廷下令禁止屠宰,任何人不得违背。汾阳王郭子仪是朝廷的大功臣,德高望重,权倾一时,炙手可热,被皇帝尊为“尚父”。鉴于以往皇帝被权臣架空的教训,新帝对郭子仪心存芥蒂,始终放心不下。可他家的家奴搞特殊,私自杀羊做菜,破了朝廷的禁令。这事让裴谞知道了,没有给郭子仪面子,赶紧向皇帝打了小报告,弹劾郭子仪。

德宗皇帝当然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和“尚父”较真,去处理郭府的家奴,但对裴谞的做法却很赏识,认为他“不畏强御”,是个忠臣。

有人就指责裴谞说:“尚父对国家有特殊贡献,你为什么就不能庇护他一下,非要因为这么点小事而弹劾他呢?”裴谞笑了笑说:“您不懂得这里头的奥妙!尚父现在的地位太高,势力太大,皇上刚刚即位,一定会担心尚父有很多党羽,形成了个人派系,对皇权形成威胁,这对尚父来说,是挺危险的事情。现在我拿细小的过失来弹劾尚父,就表示他在朝中没有什么党羽,不会对皇权形成威胁,让皇帝一万个放心。我这样做,弹劾郭公,一方面是为皇上尽了忠,另一方面也保护了大臣,这不是挺好吗?”其实,裴谞还达到了自己的一个目的,他可没说出来:在新皇帝面前表了自己的忠心,取得了新皇帝的信任。

裴谞这一弹劾,既保护了郭子仪,表了自己的忠心,又让皇帝对郭子仪放了心,一举三得,取得了三赢的效果,可谓智慧至极。

猜你喜欢

  • 从噪音中发现商机

    从噪音中发现商机美国人约翰有一次到某空军基地去参观,这时恰巧有喷气式飞机升空,它的轰然巨响震得约翰头晕眼花,双耳发聩。而机场上的地勤人员却好像无动于衷,他们能够照常工作,轰然巨响好像对他们没有干扰。一般的参观者几乎都主观地猜想这些地勤人员在

  • 剥栗器的瞬间成功

    剥栗器的瞬间成功1992年金秋,上海街头梧桐叶黄了,诱人的糖炒栗子满城飘香。某晚,酒足饭饱后,长住上海大方饭店的温州乐清五金机械厂朱厂长逛街去了,他把这种消闲称为“跑信息”,或者说“捡钞票”。拐出延安东路就是热闹非凡的大世界,一家食品店门口

  • 经济危机酿造机遇

    经济危机酿造机遇一个想成功的人,除了精明的头脑和吃苦耐劳的作风以外,更重要的是高瞻远瞩的预见性和判断力。希腊人奥纳西斯,出身贫苦,为了谋生,他漂洋过海、背井离乡,来到南美洲的阿根廷寻生路。为了果腹,他做过多种杂工,包括人们最不愿意干的活。后

  • 百年等一回

    百年等一回20世纪80年代的一天,曾出现过一次百年不遇的日全食,它的时间是在上午。现代科学早就计算出了日全食的出现时间,并印在日历上。应该说,观看日全食是一个公开的机遇。这个机遇可不可以赚钱呢?一个人为此琢磨开了。百年不遇的日全食是所有人都

  • 把泥土挪个地方

    把泥土挪个地方加州海岸的一座城市中,所有适合建筑的土地在不断的开发中都已经被开发,并被予以利用,城市的地皮价格不断飙升。面对城市一边满是陡峭小山,另一边因为地势太低而每天都要被倒流的海水淹没一次的土地,一些开发商常常无奈地感慨。一天,一名叫

  • 指南针地毯的问世

    指南针地毯的问世指南针和地毯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东西,比利时一个商人却把它们结合起来,从而赚了大钱。有个比利时商人,专门做地毯生意的,叫范德维格。有一次,他到阿拉伯国家去推销地毯,他到那里一看,发现阿拉伯的穆斯林教徒每天都准时地跪在地上,

  • 把握商机赚大钱

    把握商机赚大钱对于一个不会捕捉商机的人来说,你给他一百次机会,他也不会从中找到一次有钱赚的感觉;而对于一个善于捕捉商机的人来说,一次的商机就可以使其致富。关键在于是否有“心”去留意商机。几年前,牡丹江农管局举办儿童运动会,少先队员代表给农场

  • 处处留心皆学问

    处处留心皆学问中国台湾某报记者受命采访大陆著名画家李可染,当他兴冲冲地来到李家时,方知李可染已经乘鹤西去。因某种原因,李可染辞世的消息尚不为人知。这位记者探得这一情况,心中怦然一动,马上赶往荣宝斋等寄售李可染书画之店堂。一见大喜,李公绝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