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老同学的“退”变

老同学的“退”变

收录日期:2025-11-20 18:17:21  热度:8℃

他是我的发小,叫于梁。小时候的他,是一个有志向的少年;大学时,是一个自在坦荡的青年;如今,他仍然是一个有道德、有思想的人,但似乎正在慢慢地被生活改变着。

于梁现在的职业是教师。我还记得,工作之前,他一心想去乡村或者大山里支教。我曾经调侃着问他:你要为教育事业献身吗?当然不是了,只是想去那里,我喜欢乡村单纯的生活环境,既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又能平平淡淡地生活,蛮好!后来找工作时,身边的老师、朋友都告诫他要认清现实,家人也不停地反对。但在他毫不妥协的坚持下,工作这件大事还是随了他的意最终落脚在一个城镇当老师。把那地方说成城镇,其实有点过,也就比乡村大一点而已。

工作第一个月,主要是解决生活起居的问题。和于梁一起分过去的有7个人,都是师范学校的应届毕业生。领导把他们带到一个不到20平方米的房间,上下铺,一个房间4个人,另一个差不多大的房间住3个人。两个屋子共用一个卫生间,旁边有阳台已经被杂物堆了一大半。他们没有去住,因为这么多男女共用一个卫生间,确实很难让人接受。于梁在校外的一栋楼里租了个单间,生活开始慢慢步入正轨,除了工作累一点,回到寝室,就像大学生活的延续。

学校很照顾新来的老师,给他们安排的课不是很多。问他累不,他总是微笑着答还好。但是我想,作为新老师,备课加上讲课应该就是他生活的全部了吧。不久,学校组织了比教学的活动,重点是锻炼这批新来的老师,他得了三等奖。无论是获奖后的发言,还是之后老师间交流经验,他都不断地强调学到了不少东西,夸赞学校的同事。

后来,他成了教学骨干,经常被派到市里讲示范课。那段时间他也很烦,主要是饭局的问题,因为每次讲完课都要和领导吃饭,吃饭就得喝酒。而他大学4年,啤酒都没怎么喝过。有一次领导逼着他喝酒,他的不合作都表露到了脸上,生硬地说,既然有人不喜欢何必勉强,全然不顾在场领导和其他老师的尴尬。这种烦恼几乎让他对工作产生了沮丧的情绪。好在没过多久,他的爱情开花结果了那是镇上的一个女孩,温柔懂事。

春节时见了他,几个高中同学讨论着半年的积蓄,得知他半年下来,存了6000多块钱。看着周围几个同学一个月工资几乎是他半年的积蓄,他似乎有些不安起来。

今年开春,他们那批老师中走了一个,可能是太累了吧,他说具体情况也不清楚。他接手了那位老师的班。学生都很调皮,上课打牌的,玩手机的,吃零食的最令他气愤的一次,是正在上课时,突然一个纸飞机飞来,撞到了他的头,全班学生哄堂大笑。事后他找折飞机的那名学生谈话,学生仅仅简单地回答了一句:我就是想折。

我不知道他还能坚持多久,不知道他是否想过放弃教书,不知道他是否为买房结婚的现实苦恼过。我只是希望,那个他爱着的女孩,不要嫌弃他,不要给他太大的压力。很难想象,要是他没了爱情,结果会如何?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想生活总是在变,作为年轻人,随着阅历的丰富也会逐渐走向成熟,好比一个蜕变的过程。然而,这种蜕变,有时候真的只是一种迫于无奈的退变。

猜你喜欢

  • 叶公好龙的成语故事

    【注音】yè gōng hào lóng【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自称叫叶公的人。叶公经常对别人说:“我特别喜欢龙,龙多么神气、多么吉祥啊!”于是当他家装修房子的时候,工匠们就帮他在房梁上、柱子上、门窗上、墙壁上到处都雕刻上龙,家里就

  • 分道扬镳的历史故事

    在现代成语中,我们把道不同不相与谋者的分手叫做分道扬镳。镳指马嚼子,扬镳即为驱马前行。分道指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鲜为人知的是,这个成语产生于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分道扬镳”语出自北齐·魏收《北史·魏诸宗室·河间公齐传》的一个故事中的一段

  • 紫芝眉宇

    元德秀是唐朝时的河南人,为人宽厚,少浮华。元德秀当鲁山县令时,县里有个人因偷盗被捕,恰好当时鲁山境内有虎为暴,那人请求去缚虎来赎自己的罪,元德秀答应了。官吏劝他说:“这是那人的诡计,他想逃走,你不怕受到牵连吗?” 元德秀说:“人应该讲究信义

  • 一人飞升 仙及鸡犬

    汉武帝时,淮南王刘安笃信修道炼丹,一次遇到八个鹤发童颜的老翁,拜他们为师,学习修道炼丹,丹药炼成后,汉武帝派人来抓他,他情急下喝了丹药,成仙升天。他的亲友也赶紧喝药成仙。刘家的鸡狗因吃了炼丹锅里的丹药也成仙了。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的意思是:

  • 得见青天

    孟秋指阴历七月,民间信仰中,七月是诸事不宜的鬼月,七月朔日(初一)要开鬼门,七月十五是中元节(鬼节),七月望日(三十)要关鬼门。古时候,关鬼门时,处处可见超度盛会。金光寺塔内藏有舍利佛宝,所以寺塔夜放霞光,使得祭赛国被四方敬仰,但是孟秋朔日

  • 太公钓鱼

    商朝的末代君主纣王,暴虐无道,荒淫无度,骄奢淫逸,烂杀百姓。纣王手下有个叫姜尚,又名姜子牙的大臣,他见纣王如此胡作非为,便弃官而走,隐居在渭水之滨。渭河一带是诸候姬昌的管辖范围。姬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姜子牙知道姬昌胸怀大志,求贤如渴,为了吸

  • 石邑深涧

    董阏于被派往赵国的上地担任地方长官。一天董阏于在石邑山,见到一条深涧,像斧削,似城墙;深及百丈,十分险要。董阏于问当地人: “有没有谁掉进去过?”回答说:“没有。”董阏于问:“不懂事的孩子、白痴、聋哑、疯子,有没有进去的?”回答说也没有。董

  • 成语“行将就木”故事:出自伤心女人

    春秋时期,晋国的公子重耳,不仅没钱、没车、没房,甚至连名分都没有。他爹晋献公要杀他,就先设计把他调到蒲城,蒲城在当时其实只是个荒野,让他去那里搞建设,等建好了再把他干掉。 重耳去的时候,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晋献公也不给他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