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把握商机赚大钱

把握商机赚大钱

收录日期:2025-11-20 14:56:20  热度:11℃

把握商机赚大钱

对于一个不会捕捉商机的人来说,你给他一百次机会,他也不会从中找到一次有钱赚的感觉;而对于一个善于捕捉商机的人来说,一次的商机就可以使其致富。关键在于是否有“心”去留意商机。

几年前,牡丹江农管局举办儿童运动会,少先队员代表给农场考察的俄罗斯客人戴红领巾。因心情紧张,孩子们好一阵子也没把红领巾系上。在场的一位老人说:“红领巾也该改革了,像一拉就成的领带就方便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农垦经济技术合作公司经理李海峰听到这句话,灵机一动,认为这是一次天赐商机,便立即组织设计试产。三个月后,“比鹿牌”一拉就成的红领巾被国家专利局授予了专利权,进行大批量生产,畅销全国各学校。

正是由于有心,李海峰捕捉到了商机。

商机就是无形资产,要靠人去捕捉。同样一个商机,对于不同的人,却会产生不同的效用。

猜你喜欢

  • 出口成章故事

    远古时期,舜生下时眼睛就和一般人不同,每只眼睛有两个瞳孔,所以看东西比一般人看得透,看得远。一只眼睛实际就是两只眼睛重叠,光亮强烈,对人对事都看得清楚明白,做起事来都合乎道义,说出话来就是一篇文章。

  • 手不释卷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刘秀》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释义 卷”指书。手中的书不肯放下来,比喻抓紧时间勤学,或看 书入了迷。故事 三国时代,东吴有一员大将名叫吕蒙字

  • 左提右挈的故事

    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武臣率兵攻克邯郸后,自立为赵王。武臣派部将韩广北上夺取燕地。韩广占领燕地后,自立为燕王。武臣闻报大怒,立即带领左、右校尉张耳、陈馀前去伐燕。武臣带少数将校深入燕地了解敌情,被燕军发现,经过一场激战,终因寡不敌众,被燕军俘获

  • 作舍道边的故事

    曹褒,字叔通,鲁国薛县(今山东胜县东南)人,其父专门研究过周期的礼仪制度,曹褒十几岁就跟着父亲研究礼仪一类的学问。他仰慕叔孙通为汉高祖制定礼仪的功业,不分昼夜地刻苦学习,常常忘记自己在什么地方。曹褒初举孝廉,不久被授任图(今河南妃县南)令。

  • 相敬如宾的故事

    春秋时期,有一次,晋国国君晋文公派大夫胥臣出使鲁国。胥臣回来时路过冀地。他看见路旁有一块田地,有一位青年正在锄草。这时,那青年的妻子送饭来了,她将饭碗高举过头顶,十分恭敬地送给丈夫吃。丈夫也以同样的礼节回敬妻子。胥臣很有感触地说:夫妻之间如

  • 万马齐喑的故事

    清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龚自珍,也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之一。龚自珍27岁中举,11年后才中进土。倒不是他不肯用心,而是因为他从小讨厌那些禁锢思想的八股文,不愿写华而不实的文章;他所钻研的,都是对兴国济世有作用的学问,并以此引为骄傲。

  • 五里雾中的故事

    张楷,字公超,是东汉人,对道学很有研究,门徒常常上百人。每天造访他的人车马盈门,填塞街巷,有人便在他家附近开办旅舍饭馆赚钱,张楷只好搬家。张楷很穷,以摆摊卖药维持生计。永和年间,被推荐出任长陵(今咸阳市东)县令,张楷不就,搬到华山峪隐居,一

  • 百丈竿头的故事

    百丈竿头”这则成语也称百尺竿头”。比喻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要继续努力,不断攀登高峰。这个成语来源于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招贤大师》,师示一偈(ji)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