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吴三桂有几个儿子?吴三桂的儿子是怎么死的

吴三桂有几个儿子?吴三桂的儿子是怎么死的

收录日期:2025-11-21 01:11:40  热度:9℃

一国的覆灭一国的新生,朝代的更迭往往都是伴随着血与泪的。混乱、伤痛、鲜血、战火、忠臣叛将,都是那个时候的典型符号。本文不讲忠臣,而说叛将,明清两朝重臣吴三桂。

吴三桂出生于辽西将门世家,自幼勤学武艺熟读兵书,他的未来注定是在战场上。而他自己也争气,作战勇猛,屡立大功,很快就受到明朝皇帝的重用。等到了崇祯皇帝时,已是手握重权的一员猛将。

世人皆知吴三桂叛明降清,打开山海关,迎清军入关,此后满清铁骑再无阻拦。吴三桂开山海关,还开出个冲冠一怒为红颜的美谈。这个说法,小编是十分不赞同的。

降了就降了,拉扯个女人出来不过是想让叛明降清的名头好听些。让他冲冠一怒的红颜,最后不也凄凉余生吗。

降清之后,康熙十二年,吴三桂又兴兵作乱,高举反清大旗,清朝历史上著名的三藩之乱由此拉开。

咱们都知道,三藩之乱被镇压,成了康熙帝的一项功绩。那么这场动乱之后,吴三桂的后代又有着怎样的结局呢?

吴三桂的世子吴应熊,娶清朝建宁公主为妻,二人还生有子嗣。得知父亲要反的消息,吴应熊甘愿留在京城,以稳住局面,只要求把长子送回云南。

吴三桂起兵之后,吴应熊自然伏诛。另外补充说明,历史上的建宁公主可没有韦小宝给她幸福。

吴应熊被杀之后,虽然她是公主,这事儿牵扯不到她的身上,但她余生过的并不好。除了皇帝三番两次明面上的嘉奖之外,建宁公主是凄凉孤独的度过余生的。

康熙十七年,吴三桂称帝登基,建立吴周,吴应熊的嫡长子吴世璠被立为皇太孙。吴三桂登基不久就去世,吴世璠继位成为吴周第二任君主。

可惜的是吴世璠年幼无功,无法镇压局面。吴三桂可以说是整个吴周势力的顶梁柱,他这一死,局面瞬间崩溃。

清军步步紧逼,吴周军队一退再退,局面无可挽回。后吴世璠逃回昆明固守,最终城破身死,首级被押解入京。

很多人都以为吴三桂只有吴应熊一个儿子,否则不会在吴应熊去世之后,将位置传给孙子吴世璠。但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吴三桂除了吴应熊的确还有其他的儿子。

除了吴应熊之外,吴三桂还有次子吴应麒和幼子数名。三藩之乱时,吴应熊被清朝绞杀,而吴应麒则随父亲起兵,曾带兵在四川、贵州、湖南等地与清兵抗衡。

后来军心溃散,吴应麒辅佐侄子吴世璠退守昆明。在这之后,史籍再没有记载吴应麒的事迹。估计要么就是在守卫昆明之时战死,要么临阵脱逃,此后隐姓埋名了。

至于吴应麒之后的几位幼子,成年儿子尚且不能自保。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年幼的小儿又能好到哪儿去呢!

猜你喜欢

  • 公忠犬义

    山东威海环翠楼公园的广场上有尊高大的铜像,铜像上英雄的名字早已是家喻户晓,他就是我们在小学教科书早就认识的那位高呼“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指挥战舰勇冲敌阵的北洋水师“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细心的人会注意到邓大人铜

  • 不会转弯的马嘉鱼

    马嘉鱼是一种生活在深海里的鱼,长得很漂亮,银色的表皮,燕子一样的尾巴,眼睛又圆又大,平时生活在深海中,春夏之交会溯流而上,然后随着海潮漂游到浅海去产卵,形成渔汛,也是渔民捕捉的最佳时机。渔民们的捕捉方法很简单:用一网眼粗疏的网子,下端系上铁

  • 不同的方式相同的爱

    在天寒地冻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白雪皑皑,大地一片银白,北极熊一家在迷蒙的冰雪中奔跑,这里有遍地慵懒而肥胖的海豹和海象,是北极熊一家的食物来源。虽然食物的获取相对容易,但北极熊妈妈获取食物后,只是静静地坐在一边,幸福而满足地看着熊宝宝狼吞

  • 理想终于实现了

    它出生于一个单亲家庭,一出生就不知道父亲姓啥叫啥。不过,在母亲的培育下,它总算茁壮地成长着,可它的家境太差,常常三餐不饱呢。为了生活,它很小便学会了抓老鼠的本领,并且立下伟大理想:做一位出猫头地的猫。它看不惯那些富贵猫家的猫,特别是那些“富

  • 孟尝君幼时难父

    薛公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曾在齐国当宰相。他有个儿子叫田文,是农历五月初五生的,田婴认为这个出生日子是不吉利的,就对田文的母亲说:“扔了!不要养他!”但田文的母亲偷偷地将他哺养。一天,田婴看见田文,就大骂妻子道:“谁让你养大他的?”田文的妈

  • 冯谖为主凿三窟

    战国时,齐王拜孟尝君为相国。孟尝君比以前更有钱了,养的门客最多达3000人。他为了养活这些门客,就向他的封地薛城的百姓放高利贷。一年以后,由于薛城的收成不好,贷款的人都还不起利息。孟尝君就出了个通告,问食客道:“有谁熟悉会计工作,能替我到薛

  • 范雎远交近攻计

    公元前270 年,秦国穰侯魏冉正要发兵攻打齐国的时候,秦昭襄王接到一封信,上书人说有紧急事要亲见秦王。秦昭囊王即位后,因为太极都被太后和魏冉操纵了,很不得志而郁郁寡欢,很想得到有识之士的帮助,来摆脱太后和魏冉的控制,所以立即答应在离宫召见这

  • 赵后婉词责齐王

    齐王想讨好赵国,派了一个使者去看望赵威后。赵威后接过使者递上的书信,放到案桌上,也不拆读,就问使者道:“这几年贵国的收成好吗?百姓还好吗?齐王也好吗?”齐国使者见赵后把齐王的书信置之一边,心中不悦,又听威后先问齐国的收成和百姓,再问齐王,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