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社稷之臣

社稷之臣

收录日期:2025-11-20 16:02:05  热度:10℃

社稷之臣

春秋时期,齐国的大臣崔杼因为和齐庄公为了一个女人而争风吃醋,杀了庄公。晏婴站在崔杼家的大门外,崔杼问他说:“你难道要为君侯去殉死吗”

晏婴说:“君侯如果为社稷而死,那我就随着他去死;君侯如果为社稷而逃亡,那我也随着他去逃亡;君侯如果为自己而死,那么除非他的亲信,谁会随着他去死呢!”

晏婴的言外之意是说齐庄公因为与崔杼争风吃醋而被杀,不是为社稷而死,所以自己也不值得去为他殉死。

可见晏婴在齐国当宰相,把自己看做是国家的大臣,而不是国君的亲信,时时用国家大臣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齐庄公被杀死以后,齐景公即位。不久,齐景公又任命晏婴为齐相。

有一次,齐相晏婴陪侍齐景公处理朝政。

这一天的清晨,天气特别寒冷,冻得齐景公浑身发抖,手脚冰凉。

齐景公支使晏婴说:“相父,麻烦你帮寡人端碗热粥来。”

晏婴说:“王上,臣是朝廷的大臣,而不是侍奉君侯饮食的臣仆,这不是我的职责!”

齐景公又支使晏婴说:“那请你把皮袄拿来给我披上。”

晏婴说:“臣是齐国的大臣,而不是王上一个人的大臣,更不是管衣服坐褥的臣仆,这也不是我的职责!”

齐景公见他支使一件事,晏婴就推辞一件事,惹得景公非常生气。

于是景公就对晏婴说:“这也不是,那也不是。那么,寡人倒是要问一下,相父适才对寡人说:‘既不是伺候饮食和坐褥的臣子,也不是寡人一个人的臣子,那相父到底属于什么什么样的大臣呢?”

晏婴回答说:“回王上,臣是社稷之臣。”

齐景公问:“什么叫社稷之臣”

晏婴说:“社稷之臣就是国家的大臣,他能够建立国家,区分君臣上下的关系,让他们合乎伦理;他能够确定百官的先后次序,让他们处在适当的位置;他能够制定外交辞令,可以传布到天下各国。”

晏婴不是偷赖耍滑,而是要保持大臣的体统和尊严。

从此以后,不涉及到国家大事,齐景公就不再召见宰相晏婴了。

人生哲理:官员应各司其职,应尽职尽责于本职工作,而不应以献殷勤而得到上司的宠爱和赏识。

猜你喜欢

  • 郦道元撰写《水经注》

    郦道元(约公元648年-约公元730年),字幼安,号鹤林先生,唐代文学家、史学家,他在文学和史学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他所撰写的《水经注》是一部重要的地理学著作,对于我国地理研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水经注》全书分成了己、甲、戍、戎四

  • 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贾思勰与《齐民要术》贾思勰,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人物,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学者和政治家。他以其广博的知识和卓越的才智著称于世。而他与《齐民要术》之间的故事也成为了后来人们口中的佳话。《齐民要术》是贾思勰所著的一本关于农业的重要著作,它详细记录了种植

  • 高允实话实说

    高允,一个名字,意味着坚守真实、敢言敢为的人。他与众不同的特质,使他在朋友圈中倍受尊重和喜爱。高允是一个坦率的人,他以实话实说而著称。无论是私下的交谈还是公开的场合,他总是以真诚和直率的态度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使他赢得了朋友们的信任和支持。正

  • 周亚夫治军

    周亚夫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军事家,他以其杰出的军事才能和高尚的品德而闻名于世。他的治军之道及其遗产,对中国的军事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周亚夫生于公元307年,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年幼时,他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智慧和军事天赋。在成年之后,他开始

  • 高祖回家乡

    高祖是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他在城市里生活了几十年,但始终无法忘记他的故乡。他的故乡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小村庄,那里有美丽的田园风光和淳朴的人民。无论高祖多么忙碌,他的心总是牵挂着故乡。终于有一天,高祖决定回家乡看望亲人和朋友。他收拾行李,乘上了

  • 萧何月下追韩信

    萧何是汉朝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才华出众,聪明智慧,被后世称为“智囊”。而韩信则是当时关中地区的一位知名将领,他用勇猛果断的战术征战沙场,被誉为“战神”。两人虽然在不同的领域有着显著的成就,但却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个寒冷的月夜,

  • 密谋沙丘

    15162世纪,人类已经征服了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科技的进步让人类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与安宁。然而,在这个看似和谐的世界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密谋。这个密谋发源于沙丘,一个位于亚洲大陆边缘的地方。沙丘覆盖了数千平方公里的面积,高山与沙漠交

  • 信陵君窃符救赵

    这个小故事讲的是关于:信陵君窃符救赵.秦昭襄王听到魏国和楚国发兵去救赵国,就派人去对魏安王说:邯郸早晚得给秦国打下来.谁要去救,我就先打谁!”魏安王吓得连忙派使者去追晋鄙,叫他在当地安营.晋鄙把魏国的十万兵马驻扎在邺城(今河北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