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赵后婉词责齐王

赵后婉词责齐王

收录日期:2025-11-20 23:09:15  热度:10℃

齐王想讨好赵国,派了一个使者去看望赵威后。

赵威后接过使者递上的书信,放到案桌上,也不拆读,就问使者道:“这几年贵国的收成好吗?百姓还好吗?齐王也好吗?”

齐国使者见赵后把齐王的书信置之一边,心中不悦,又听威后先问齐国的收成和百姓,再问齐王,更是不满,提高声音说道:“尊敬的威后,我奉齐王之命来看望您,现在您不先问齐王如何,却先问起年成和百姓了,这不是尊卑贵贱颠倒了吗?”

威后笑笑说:“我可不敢苟同你的话。试想,如果齐国颗粒不收,百姓们就不会存在。没了百姓,哪里还有国君呢?我问的话恰恰是先根本后枝节的。”

使者撇撇嘴,站在那里没有答理。

“齐国有个叫钟离子的隐士,他很好吧?”赵威后也不计较使者的态度,继续说了下去,“这个人对于有粮没粮的人,他都给他们东西吃;对于有无衣服的人,他都给他们衣服穿。他是个帮助齐王抚养百姓的人,为什么现在还没让他功成名就呢?”

齐国使者静静地听着,原来傲慢轻侮的神色减少了许多。

“还有个叫叶阳子的人,常常同情那些丧妻丧夫的人,抚恤那些失去父亲、没有孩子的人,救济贫困穷苦的人,补助那些衣食不足的人。这样一个辅导国君养育齐国百姓的人,为什么到如今还没有发挥他的作用呢?”威后如数家珍,侃侃而谈。

使者坐立不安起来,不时地瞅着威后的脸色,见她仍像原来那样温温和和的,才安下心来继续听下去。

“北宫氏的女儿婴儿子也很好吧?她摘掉自己的首饰至老不嫁,奉养父母。

这是一个引导百姓一心向孝的人,怎么至今仍未受到齐王的接见呢?两个贤士没有成就功业,一个孝女没有受封,齐王如何能统治齐国、做百姓的父母呢?“尽管威后的语气仍是那样的平静温柔,可是,齐国使者的脸上已渗出一颗颗汗珠。

赵威后似乎没有看见使者的窘态,缓缓地站了起来,在房子里踱着步子。

突然,她像看见一个丑陋的怪物令她厌恶似的,带着十分不快的语气说道:“于陵仲子还在吗?这个人,上,不对齐王称臣,下,不治理自己的家,对自己不求结交诸侯。这样一个引导百姓无所作为的人,为什么至今还不杀掉他呢?”

使者满脸通红,大汗淋漓,唯唯而退。

猜你喜欢

  • 置之度外

    公元25年,刘秀在洛阳建立东汉王朝,当上了皇帝,这就是光武帝。政权建立之初,国内尚未统一,许多地方势力也有着相当的实力,并不服从东汉。有的虽然表面上表示臣服,实际上都仍旧保留着自己的地盘,各行其政。刘秀花了五年多时间,基本统一了全国,只剩甘

  • 专心致志

    战国时期,齐宣王曾聘孟子为客卿,而孟子不愿辅佐齐王,推辞而去,别人认为是孟子嫌齐王不聪明而不愿意辅佐他,孟子便给大家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有两个人慕名来请弈秋教他们下棋。其中一个人认真学棋、练棋;而另一个人呢,上课时虽

  • 董狐直笔

    春秋时期,晋灵公十分残暴,相国赵盾劝他改变作风。晋灵公竟想杀他,他只好准备出逃。赵穿刺杀了晋灵公。太史董狐在史书上写赵盾杀其君。赵盾不服要求改写。董狐说:你身为相国,国君被杀,你不讨贼,你就是主谋,这事我就是死也不会改。【典故】《左传&mi

  • 彼一时 此一时

    战国时期,燕王哙把政权交给宰相子之,从而发生内乱,齐国趁机出兵燕国抢占土地。孟子极力主张出兵,要燕王给齐王称臣,从而推行仁政。但齐王却只看见燕国的土地与财富。孟子的学生充虞十分不满。孟子感慨地说:彼一时,此一时也。”【典故】彼一

  • 呆若木鸡

    纪渻子是春秋时训练斗鸡的行家,由于他的名声太响亮了,于是齐王也把他找来训练斗鸡。十天之后,齐王问他:「斗鸡现在训练得怎样了?」纪渻子回答说:「鸡的性情高傲,时候还不到。」十天后齐王又来问他:「这回斗鸡该训练好了吧?」纪渻子回答说:「还没有,

  • 游刃有余

    战国时期,魏国有一个著名的厨师叫庖丁。一天,魏惠王来看他宰牛,只见庖丁手起刀落,毫不费力地把牛的骨头和肉分解开来,全身的动作和刀的声响,就像音乐一样有节奏。魏惠王十分佩服地问道:你的技术这样高超,是因为刀子磨得很快吧?”庖丁笑笑

  • 有志者事竟成

    东汉光武帝刘秀即位不久,住在齐地(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一带)的东莱太守张步等地方豪强纷纷割地拥兵,自立为王。他们互相联盟,不断发展各自的势力,对东汉的政权造成严重威胁。建威大将军耿弇(yǎn)提出来要去攻打张步,光武帝没有同意。光武帝认为自己的

  •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春秋时期,晋献公在位时,最宠信一个叫骊姬的妃子。当时,晋献公已经立了申生为太子,准备让他继位。可骊姬想让自己的儿子奚齐当国君,于是她千方百计地陷害申生,最终申生自杀身亡,他的两个哥哥重耳和夷吾逃亡国外。后来,晋献公病重,他把最信任的大夫荀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