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历史上是否真有毛嫱此人?毛嫱和越王勾践的

历史上是否真有毛嫱此人?毛嫱和越王勾践的

收录日期:2025-11-21 04:54:11  热度:10℃

世人皆知中国古代有四大美女,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其中的西施是四大美女之首,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与西施同时期还有一位名叫毛嫱的美女,此女可能比西施更美!

毛嫱是中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相传她应该是越王勾践的爱姬。一个是越王的爱姬,一个是吴王的宠姬,到底哪一个更美?古人对待这个问题的时候,虽然没有明确的给出答案,但是每每将毛嫱和西施二人相提并论的时候,必定是毛嫱在前,西施在后,颇有暗示毛嫱比西施更美的意味。

审美观不同,最后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所以争论毛嫱和西施谁更美,倒不如把目光放在毛嫱是否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这个问题上。

为什么会有这种看法?因为西施是古人对美女的代名词,西施本名可不叫西施,而叫施夷光。有人说毛嫱和西施生活的时代比越王勾践更早,也有人说可能西施都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所以关于毛嫱的来历还尚存疑点,不能判定她就是勾践的爱姬。

这一说法来自于对《管子》一书的成书时间的判定。《管子》是管仲和他的弟子们所编写的,由于时间太过久远,我们虽不能明确给出管仲的生卒年月,但是也能给一个大概的范围,那就是管仲大约出生于公元前725年,卒于公元前645年。这样一来问题就冒出来了,因为越王勾践的生活时期是在公元前520年到公元前465年。

也就是说,管仲提前讲到了百年后的两个美女?这可能吗?所以,就有了西施和毛嫱两个人说不定都不是真的历史人物的说法。

先抛开《管子》不说,关键是其他很多的古书典籍中都有关于二女之美的记载,又不像是假的。

《庄子》: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

《韩非子显学》:故善毛嫱,西施之美,无益吾面,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

《千字文》:毛施淑姿,工颦妍笑。

《淮南子》:今夫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西施毛嫱,状貌不可同,世称其好美均也。

东汉的边让还作了一首《章华赋》,写下了携西子之弱腕兮,援毛嫔之素肘的诗句。难道这么多人都被骗了?看着也不像呀。《韩非子》的作者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是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都提到了毛嫱和西施二人,他的话很难让人怀疑的。

所以,我们就先当毛嫱这个人物是真实存在过的吧。既然这样,那毛嫱与越王勾践最后的结局又是如何的呢?

越王勾践先是被吴王夫差俘虏,被其奴役多年,相传那些年里,勾践过着仆人的日子,还替吴王阖闾修建过陵墓,做的都是最下等的杂务。后来,勾践成功反扑,不但复国复位,还打败了夫差,逼迫夫差自杀。作为勾践的爱姬,毛嫱可能被夫差杀了或者收了,再或者就是跟着勾践过上了好日子。唉,希望她的结局是好的吧,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

猜你喜欢

  • 先生巧法教后生

    从前有个土财主姓万,身家在方圆数百里无人能比,可谓良田千顷,骡马成群。有钱了干点什么好呢,乐善好施就不必说了,自己都年近半百,是没什么可拼的,担心的是自己快成年的儿子小万,不好好读书,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花钱不说,请了很多有名的先生都教不好

  • 最奢侈的事是吃豆腐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清晨。长发、烫头、蛤蟆镜、白衬衫、喇叭裤……当一些新鲜的玩意开始满大街充斥时,在中学的教室里,80年代的高中生正埋着头静静地用功。80年代是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起点。80代的人是幸运的,同时又是矛盾的。在

  • 名叫万志的人

    他生来不幸,出生时脑部缺氧,导致小儿麻痹,行走不便,且说话极不流畅。心痛之余,父母给他起名“万志”,希望他能够身残志坚。然而, 现实远比想象残酷。那年,他考上了重点高中,父亲激动地陪他去报到。正在宿舍整理床铺,突然冒出一位不速之客。“我是校

  • 梦话跟现实一样

    同学聚会是个阴谋,针对汤小婉的。“嗨,你们信吗,汤小婉准不会来,她呀,现在眼里只有钱,哪还有我们这四年同窗好友!”陆琳琳依旧证明着自己的判断。正是陆琳琳不断地向同学证明自己的判断,汤小婉才脱胎换骨的,汤小婉已非当年那个说话软声细语,永远是边

  • 谢谢你让我不寂寞

    傍晚,我坐在车里看着外面的车水马龙,立交桥下面一个急匆匆行走的身影让我心中一动。他很像我失去联系很久的一个朋友,于是我花了几分钟时间回想了与那个朋友有关的一些事。很奇怪,我看到的全是自己,我看到我自己十八岁的样子:永远背着双肩背包,低着头快

  • 觉得自己是个人

    从前有个衙役,从耍钱场刚回来,在街上看见一家人,全家人在一起抱头大哭。衙役一打听,原来是这家人欠了当地豪强的债,逼的无奈,要卖老婆还债。衙役一看,来了慈悲之心,就问这家男人:“你欠人家多少钱?”男人说:“五十两银子。”衙役说:“刚好我这有六

  • 他们都是笨小孩

    一天,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太太拿着一本发黄的旧作文本问巴尔扎克:“大作家,你给我瞧瞧,写作文的这小子有没有天分,将来是不是块当作家的料?”巴尔扎克接过作文本看了看:“嗯,他天赋不高,缺少灵气,凭这要想当作家很难。”老太太一听,笑道:“我以为你们

  • 你给我马上回来

    中招落榜后,在初中三年里,一直相处不错的班长周明轩问我今后的打算,我告诉他准备返乡务农,其实,这是我们相当一大部分来自农村的初中毕业生的选择。对怎样当好一个农民,我还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要不留城打工,听说去洗脚城给城里人按摩、洗脚,一个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