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谁的人生不匆匆

谁的人生不匆匆

收录日期:2025-11-20 16:26:47  热度:9℃

这几年我性格越来越急,每次追剧,无论什么剧,不3倍速度快放,就觉得跟不上心理预期;报个培训班也必须得是速成的,多一天都像是在浪费时间。

本来感觉也不是什么大事儿,直到今天早上,排队坐公交,前面的人掏钱慢,耽搁了两秒,我火气一下就上来了:“你能不能麻利点儿啊,看不着后面那么多人吗?”越说越来劲,最后差点儿和那个人打起来。

过后冷静下来一想,至于吗?多等两秒,车又不会跑了……

洛奇

聂宏斌心理咨询师:

越来越急,正是当前很多职场人每天的真实生活写照,包括我自己也是如此。只不过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相对而言,我能更加及时地察觉到焦虑源,并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

从认知行为学的角度来讲,当个体清楚认识到自身的心理状态并能及时调整自己的认知水平时,就能够有效减轻自己的焦虑。

首先,我们需要清楚认识到目前社会广泛焦急现象的背后,所隐藏的心理机制。在心理学上,将个体的注意力系统分为警觉、定向、执行三大网络,前两者(警觉、定向)与后者(执行)之间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简单来讲就是警觉、定向两个网络是让我们将注意力转移到外部刺激上,而执行网络则与之相反,是抑制外界的干扰,帮助个体将有限的注意力资源尽可能多地专注于当前的任务中。

在信息时代,来自外部环境的“噪音刺激”实在太多了。微信、资讯、邮件等多个应用间不停地切换,使我们的大脑系统被训练得越发“敏感”,就像放哨时的士兵,哪怕闭上眼睛也会持续留意着外界的丝丝风吹草动,生怕错过一些“重要军情”。

久而久之,我们的警觉网络不断被强化,而执行网络却被不断的削弱,最终造成注意力系统的失调。其结果就是执行网络再也没有办法制约警觉网络,从而使我们失去专注能力,变得着急、焦虑,精神涣散。

在清楚行为的心理机制后,我们就可以做一些适时的改善措施了。来自爱丁堡大学的SergioDellaSala和NelsonCowan组织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让A、B两组失忆症患者听故事,1小时后回答问题。在这1小时内,A组患者需要继续谈话、看书,B组患者则被安排单独待在房间里休息。实验结果:A组患者对故事的回忆率是7%,B组则达到了79%,几乎是正常人的记憶数值。

可以说改善方法就是及时关闭感知。心理学家Kaufman也曾做过一项调查:72%的人认为自己在淋浴时思维最活跃、创意点最多。原因是当我们在淋浴时感官被封闭了,接收不到外界的新鲜信息,这迫使活跃的大脑转向内在,即聚焦于储存在记忆中的想法和观念。

要想改善焦急的心理状态,就需要迫使大脑进入更多对内的状态,心理学上称之为内省。目前被证实的有效方法有冥想和情绪训练法。冥想是指通过深呼吸、或借助环境氛围等让自己放松下来,屏蔽外界信息,试着与大脑中杂乱的思绪和解。情绪训练法则要求我们能够觉察到自身的情绪,并慢慢面对它、理解它、接纳它,最终尝试去改变它。

面对匆匆人生,学会内省,将步调放慢,这时你会发现,生活似乎也没那么疲于奔命,自然也就不会充满焦急感了。

猜你喜欢

  • 清除心灵的杂草

    我在一块凸起的岩石上坐下来,眼前是空荡荡的山谷,树也茂盛,草也丰郁,满眼是绿的海洋。远处,还是山,还是林,还是纵横的马路,还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只是心里空空的,如毫无遮拦的一望无际的天空。觉得,走过来的日子,忙乱而又空洞。坐在书桌前,走在胡

  • 李嘉诚请客

    几年前的一天,李嘉诚在香港宴请一批来自内地的著名企业家。大家以为,作为华人首富的李嘉诚一定是等到大家都坐齐了再入场,然后简单、礼节性地跟大家打个招呼,讲几句话便会匆匆离开。因为大人物一般都是这样的,他们时间宝贵,绝不会提前来或者最后走,更何

  • 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

    人生的路跌宕起伏,谁都会陷入低谷期。我们常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不幸的事接踵而来,人却连喘息调整的机会都没有,就被一双无形的巨手推入深渊。回顾走过的一路坎坷,一直觉得那段时光是我人生的最低谷。那时候,家里突然遭逢一些变故,我真的以为那便是

  • 感恩一枚硬币

    20世纪初,美国教师茱莉亚为了帮穷人的孩子创造条件上学,计划向富人募集资金创办一所免费学校。那天,她在一家公司门口拦住老板亨利·卡尔,向他说明了自己的设想。亨利一向抠门,对公益事业毫无兴趣。他随手掏出一枚10美分的硬币丢在地上,轻蔑地说:“

  • 魔鬼画师

    魔鬼画师不是魔鬼,是一个魔鬼般的女人。没人见过她的脸,据说只要注视她的眼睛,就会心甘情愿掏出自己的心脏,用自己的鲜血作为颜料,然后为她呐喊,为她疯狂,直到身体枯竭,再也没有水分和营养。魔鬼画师只在夜晚作画,每幅画都是一个曾经为她付出全部的生

  • 听来的道理

    一一位厨师告诉我,好吃的东西,吃得越多,吃得越猛,回味就越少。好吃的东西,如果你仅吃一小口,细细地嚼,慢慢地品,却能回味悠长。厨师说,幸福的人,不是得到的幸福多。幸福的人,哪怕是上帝仅给他“一小口”幸福,他也会极为珍惜,细细地嚼,慢慢地品,

  • 李嘉诚教育孩子的五条处世哲学

    李嘉诚在教育子女方面是很成功的,他的两个儿子在商界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大儿子李泽钜帮助其父亲打理家族传统生意,二儿子李泽楷在新闻媒体、数码港、电讯盈科等业务上接连取得令人注目的业绩,靠自己的奋斗赢得”小超人“的美誉。李嘉诚对孩子的教育可以归

  • 最优秀的和最聪明的

    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新学年开始时,罗森塔尔博士让校长把三位教师叫进办公室,对他们说:“根据你们过去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优秀的老师。因此,我们特意挑选了100名全校最聪明的学生组成三个班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