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历史趣闻

历史趣闻

收录日期:2025-11-20 15:11:42  热度:9℃

马未都鉴“宝”趣事

著名主持人王刚是个收藏家,据说在各位主持人中,王刚的宝贝最多。但是当年王刚玩收藏还是跟着马未都学的。王刚曾说过,我非常欣赏马未都先生对文物鉴定的那种直率的表达方式。马未都鉴定文物那可是既直率又幽默,没有一句话是多余的。一起来看看他的麻辣鉴宝:

来人问:你看看这个瓷器有何特征?

答:这个瓷器融合了很多现代工艺的特点,具有明显的现代风格。我想我的话已经表达得很清楚了。

来人问:你帮着看看这个瓷器。

答:我的耳朵比较聋,我都听见我的左前方有人说,这个东西是新的。我们这一行,说一件东西一般不说它是假的,说假的人家比较容易急,怎么假了?我这难道不是瓷器吗?所以一般说它是新的。您这件东西,也是新的。有多新?买了有多长时间它就有多新。这个东西太新了。底下还故意写着一个“官”,过去这个东西要是送给皇上,基本就被杀头了。

问:这个瓶子是清代的?

答;这个瓶子上写着“大清雍正年制”,但肯定雍正时期的人没有见过它。图案很努力地向雍正的年代靠,只是太沉了。俗话说,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这么重的东西当时做不出来。一个人的早期训练很重要,只要他上过工艺美院,他就不好仿古。别看它上面有个口,以为是用破了,但它的年代,肯定是三中全会以后的。

周恩来智取九龙杯

九龙杯玲珑古雅,杯上雕有九条栩栩如生的飞龙,其中杯里有条飞龙,双眼鼓凸,鳞光耀目,口含金珠,每次斟酒入杯时,那金珠在龙嘴里闪闪滚动,犹如蛟龙出水,给人一种以龙腾磅礴之感。更神奇的是:当九龙杯盛酒在九成九之内,一滴不漏;如果再添酒满杯口,杯里即刻漏得滴酒不存。它似乎告诫我们:“知足者酒(久)存,贪心者酒(久)尽”,寓意颇有人生哲理,令人感悟。

话归主题,有一年,一位某国重要贵宾应邀访问我国后取道上海回国。上海接待外宾的有关负责人在锦江大饭店为他设宴饯行,宴会上用的就是这套十分珍贵的九龙杯。九龙杯的珍贵与神奇使这位外宾惊喜着迷,爱不释手。酒过三巡,他佯装醉意,竟顺手牵羊将一只九龙杯塞进自己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此意外的举动立即被服务员察觉。但考虑到外事接待的友好气氛,又不便当场揭穿或索取,左右为难,究竟该怎么办呢!

当时,周恩来总理亦在上海。于是,上海接待外宾的负责人立即将九龙杯被“窃”事件向总理作了汇报。总理回答说:“九龙杯是‘国宝’,一只也不能少,一定要追回。但有个前提是:在不伤感情,又不影响国与国的友好关系的情况下追回来。”总理又问:“今天,你们为这位贵宾安排了什么活动?”接待贵宾的负责人回答:“宴会结束后去上海杂技厅观看杂技表演”。总理听后很坦然地笑了笑:“这不是很好吗。”于是,总理口授机宜,如此这般,一一作了安排。

夜色朦胧,华灯初上。上海杂技厅里,座无虚席。最后压轴的杂技节目是魔术。只见魔术师在红布铺的台上摆着3只金光闪烁的九龙杯,右手高举一把“手枪”,只听得枪声一响,台上的九龙杯只剩下两只,另一只九龙杯已不翼而飞。正当观众惊讶地寻思,那只九龙杯究竟飞到哪里去了时,只见魔术师已走下舞台来到前排贵宾席前,彬彬有礼地请求那位外宾打开时刻不离身的公文包,轻而易举地取回了那只珍奇的九龙杯。全场观众席上立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大家都被蒙在鼓里,还以为九龙杯真的“变”到那外宾公文包里去了。那位颇有身份的外宾只好强装着一副尴尬的“笑脸”,实在是出于无可奈何。周恩来“智取九龙杯”成为一则外交战线史上的佳话。

章太炎趣事

16岁那年,章太炎去参加“童子试”。当时考试的题目是:论灿烂之大清国。考场上安安静静的,一点儿声音也没有。许多考生伏在桌上,苦苦地思考,大写起歌颂清朝政府的文章来。章太炎坐在那里,想起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受尽了外国列强的欺凌;又想到清朝政府对洋人卑躬屈膝,对人民作威作福等。这怎么能证明大清国“灿烂”呢?于是他拿起笔,把一直压在心里的愤怒尽情地写进了自己的文章,并且呼吁全国人民迅速行动起来,振兴中华民族。不到一个小时,章太炎就第一个交了卷。主考官见他这么快就做完了文章,不由得暗暗称奇。

章太炎刚要离开考场,主考官忽然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大声喝道:“慢着,你好大的胆子!你知罪吗?”章太炎不慌不忙,平静地说道:“我写的,都符合当今中国的实情,也都是我的真心话。请问,我有什么罪?”话音刚落,考场里一阵骚乱,考生们开始议论起来。

主考官想驳又驳不倒他,气得脸色发青,又怕事情闹大,可能会连累自己,只好叫人把章太炎赶出考场。

章太炎行为怪异,被人称之“章疯子”,而章太炎却不恼怒,承认自己是“神经病”,公开宣称:天下伟人,多与众不同。“不是神经病人断不能百折不回,孤行己意。古来有大学问成大事业的人,必得神经病才能做到。”其真性情着实可爱,也让人佩服。

猜你喜欢

  • 咖啡渣里种蘑菇

    朱炳肇是新加坡籍华人,十几年前来到上海经商。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聚集了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而外资公司习惯在工作场所为员工提供现磨咖啡。2010年9月,一个咖啡行业的客户告诉朱炳肇,目前国内对于咖啡渣的处理主要是以填埋、焚烧等方式为主,成

  • 真实并不是最好

    台湾歌手齐豫,她的成名代表作是一曲《橄榄树》。那朗朗上口的歌词,优美的旋律,在海峡两岸经久不衰。她也因为这首《橄榄树》而蜚声歌坛。《橄榄树》的词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三毛。其实,这首歌原名叫《小毛驴》,并不叫《橄榄树》。齐豫在唱这首歌时,总感觉

  • 宁浩:赌上性命去干一件事情

    宁浩是中国第一个在30岁以前就票房过亿的导演。宁浩身边的人说他挺轴的,做事情敢“闯”、不惜力。而他自己则称,有时候甚至需要赌上性命去干一件事情。像他在内蒙古拍摄《绿草地》时,天时、地利、人和基本样样不沾边,面对车祸、投资商撤资、演职员大批离

  • “微信之父”张小龙:坚守纯粹

    如今,在中国互联网圈里,得见张小龙似已成为一种殊荣。一是因为他已绝少露面,二是因为微信的影响力举足轻重。过去两年,微信用户从5000万猛增为4亿多,腾讯控股则因微信的想象空间,市值破千亿美元。张小龙亦从小圈子熟知的技术牛人变为众人知晓和媒体

  • 人生恰似离弦箭

    3岁时,她进入一所幼儿舞蹈学校,6岁时出演歌舞片《起立欢呼》,大获成功。随后一年中,她相继出演了《新群芳大会》《小安琪》等多部影片。1935年,年仅7岁的她就获得了第7届奥斯卡特别金像奖,成为有史以来获得奥斯卡奖的第一个孩子。11岁那年,公

  • 错位营销赢得财富

    被业内誉为“川菜第一家”的陶然居掌舵人严琦,10年前,她凭借自创菜肴“辣子田螺”一举成名后,短短几年时间便在全国开了近百家分店,但她并不满足,又在重庆郊区开了一条美食街。美食街名叫“大观园”,占地6万平方米。严琦在这条街上开了20多家不同口

  • 每一粒稻谷都能卖出天价

    32岁的藤田是一位日本小伙子,出生在田舍馆村的他,一直以务农为生。那天傍晚,藤田劳累了一天,照例在晚饭时打开电视,享受一天中惬意的休闲时光。藤田手握电视机的遥控器,不停地转换频道,忽然被一则新闻吸引了:法国已故著名画家伊夫·克莱因,有一幅以

  • 世界差点把他忘了

    2000年,从韩寒离开学校那一刻,生活对他的训练就正式开始了。十几年后,韩寒描述那段生活,嘴里一字一顿地蹦出了两个短语:“孤独,深深的孤独。”但在10年前,韩寒不会承认这一点。很长一段时间里,韩寒依然徘徊在学校周围,像刚醒的人在回味一个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