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宋初三先生”之孙复简介 孙复人物结局

“宋初三先生”之孙复简介 孙复人物结局

收录日期:2025-11-20 11:53:28  热度:10℃

孙复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与石介一同开创泰山学派,号为泰山先生。孙复开堂讲学,门生无数,许多才华卓绝之辈都出自其门下,在宋初文坛占有一定的地位。孙复和胡瑗、石介二人,被后世尊称为宋初三先生。

人物档案

姓名:孙复

别称:泰山先生

字:明复

号:富春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北宋

出生地:晋州平阳

出生时间:992年

去世时间:1057

主要成就:教育、经学

主要作品:《易说》、《春秋尊王发微》

孙复生于公元992年,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所以孙复幼时生活十分贫苦。在贫寒的家境中,孙复坚持学习,勤奋刻苦,饱读六经,贯穿义理。

年轻的孙复,当时也许想的是科举入仕,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不过可惜的是,他曾经四次参加开封府的科举考试,却次次不中,科场失利,无法进入仕途。

在科举道路上坎坷挣扎的孙复,最后选择在自己三十二岁的时候退居泰山,专心授徒,培养了大批的人才。

天圣五年,三十六岁的孙复上拜帖拜谒当时守丧居南京应天府的范仲淹。孙复得到范仲淹赏识,不仅给予他经济资助,同时还为他谋了学职。

虽然科举失利,但是孙复后来却也结束了一大批名士,诸如范仲淹、石介等人。孙复后来就在这二人的举荐下,于庆历一年,以布衣超拜,任秘书省校书郎、国子监直讲。

他与石介一同在国子监任职,在太学讲学,支持范仲淹等人的复古劝学主张。两人开堂授课,使得太学的生徒激增,由原本的几十人瞬间到上千人。孙复和石介不仅开创了太学的兴旺,同时也为古文运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孙复在太学创下文名,因为其本人确实出色,后来还被宋仁宗开中。宋仁宗在巡视太学的时候,专门下令赐孙复绯衣银鱼。并且宋仁宗最开始还有意让孙复为侍讲,就是给皇帝读书讲学。不过后来因为反对,最后没有成行。

徐州人孔直温,因引诱军士谋将捕,搜其家时得到孙复的诗词,孙复因而受到牵连,并遭到贬官处理,遣为应天府判官事。

此事影响极大,虽然后来有人为孙复求情,使得孙复得以继续留在国子监,但是仍然对孙复留下了一些影响。

嘉祜二年,孙复在殿中丞一职任上病逝,享年六十五岁。

猜你喜欢

  • 巧诈不如拙诚

    乐羊作为魏国的将领攻打中山国。当时他的儿子就在中山国内,中山国国君把他的儿子煮成人肉羹送给他。乐羊就坐在军帐内端着肉羹喝了起来,一杯全喝完了。乐羊攻占中山国之后,魏文侯虽然奖赏了他的战功,却怀疑起他的心地来。 鲁国国君孟孙打

  • 苏秦锥刺股

    古时候,有一个学者叫苏秦。苏秦自幼家境贫寒,连书都读不起。为了维持生计和读书,他不得不时常卖自己的头发或者帮别人打短工,后来又离乡背景到了齐国拜师学艺。 经过一年的学习,苏秦认为自己已经把老师的本领都学到了,便迫不急待告别老师和同学,去闯荡

  • 探骊得珠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住在黄河边上,靠割芦苇、编帘子簸箕为生,日子过得非常贫困。有一天,儿子在河边割芦苇,烈日当空,晒得他头昏眼花,于是他就坐下来休息。他望着眼前的河水在阳光下闪耀着粼粼波光,想起父亲说过,在河的最深处有许多珍宝,

  • 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南北朝时期,公元550年,东魏的政治大权被当朝的丞相独揽,这个丞相就是高洋。高洋一人统揽着东魏所有的政事,并且有篡权夺位之心。当时的魏孝静帝(元善见)只是一个居其位,不谋其政”的皇帝。后来高洋逼迫魏孝静帝退位,将皇位转让给他。高

  • 打草惊蛇

    唐朝有一个人名叫王鲁,他在当涂做县令。这个王鲁爱财如命,经常掠夺老百姓的钱物。王鲁手下的那些大小官吏也变着法子贪污受贿,巧立名目搜刮民财。因此,当涂县的老百姓真是苦不堪言,一个个从心里恨透了这批狗官,总希望能有个机会好好惩治他们,出出心中的

  • 发蒙振落

    西汉时期,掌管封爵事务的主爵都尉汲黯,是位忠正耿直的大臣。他不考虑个人安危,经常向年轻的汉武帝直言进谏。汲黯为政,以民为本,同情民众的疾苦。一次河内失火,武帝派他去视察,他到河南,见正遭水灾,饥民塞路,父子相食,饿死沟壑者不计其数,汲黯不畏

  • 好大喜功

    李世民跟随父亲李渊趁隋末之乱起兵,南征北战,打了无数胜仗,为平定内乱,建立李唐王朝,立下了大功。后来,李世民继承了李渊的王位,成为唐代的第二代君王。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有所作为的开明君主,作为一位文武兼备,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

  • 功亏一篑

    公元前11世纪,姬发——周文王的次子,因其兄伯邑考被商纣王残杀,得以即位。姬发死后谥号武”,世称周武王——继承其父周文王遗志,推翻商朝统治,成为西周王朝的开国之君。姬发继任后,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