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收录日期:2025-11-20 15:43:43  热度:8℃

南北朝时期,公元550年,东魏的政治大权被当朝的丞相独揽,这个丞相就是高洋。高洋一人统揽着东魏所有的政事,并且有篡权夺位之心。当时的魏孝静帝(元善见)只是一个“居其位,不谋其政”的皇帝。后来高洋逼迫魏孝静帝退位,将皇位转让给他。高洋就这样运用卑鄙的手段建立起了一个新的王朝。这个王朝就是北齐,高洋做了北齐的文宣帝。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防止东魏死灰复燃,东山再起,高洋大灭东魏元氏政权的势力,对东魏的皇族斩尽杀绝,几乎不留活口,以此来免除后患。

高洋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手段极其残忍。他首先杀死的就是魏孝静帝和他的三个儿子。他用毒酒将他们毒死。之后,高洋还是觉得留有隐患,就下令把元氏宗室近亲44家逮捕下狱。前后共处死七百多人,就连婴儿也不放过。将元氏宗亲杀害后,高洋还叫人将尸体抛到漳河里去喂鱼。

高洋的行为很快就传播开来。传到了元氏的远房宗族那里,远房宗族非常恐慌,生怕什么时候高洋的屠刀会砍到头上来。他们赶紧聚集起来商量对策。有个名叫元景安的县令说,眼下要保命的唯一办法,是请求高洋准许他们脱离元氏,改姓高氏。元景安的堂弟元景皓听到这话后,坚决反对这种做法,他非常气愤地说:“怎么能用抛弃本宗、改为他姓的办法来保命呢?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我宁愿死而保持气节,不愿为了活命而忍受屈辱。”胆小怕事的元景安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卑鄙地把景皓的话禀告给了高洋。高洋随即逮捕了景皓,并将他处死。元景安因告密有功,高洋赐他姓高,并且升官发财了。

但是,好景不长,残酷的屠杀不能挽救北齐摇摇欲坠的政权。元景皓被杀不久,高洋因病死去。过了十几年,北齐王朝也灭亡了。而元景皓那“宁可玉碎,不能瓦全”的正义行为,却一直受到后世人们的称颂。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把元景皓的“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简化引申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个成语。

——《北齐书·元景安传》

【求解驿站】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决不苟且偷生。

【活学活用】~,无耻苟活,生不如死。(刘绍棠《花街》)

【妙语点拨】元景皓不畏强权,为了气节和尊严,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精神非常值得称颂。他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度。在他眼中,尊严的价值大于生命的价值!中国还有句古语:“士可杀,不可辱”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一个拥有强权的人并不一定能够称为“英雄”,但是一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正义之士却可以。

【近义】宁死不屈

【反义】苟且偷生

猜你喜欢

  • 会过日子的太太

    我刚结婚,太太晓芙长相甜美、性格温柔,还很会过日子。我们婚后的生活简单幸福。那天晚上,晓芙去参加同学聚会,我一个人在家,打算做点简单的饭菜,打发一餐。我打开厨房的柜子,却发现里面放着十几袋盐,不禁有些纳闷。待晓芙回到家里,我便问起此事。晓芙

  • 哪里是家

    三叔是个庄稼汉,他侍弄了一辈子庄稼。最近,他有点伤感,因为田里的青蛙越来越少了。这天,三叔在河边听见一群妇人在叽叽喳喳说着什么,她们好像在说福根。福根是三叔的儿子,他在大城市里开饭馆,生意好得不得了。三叔便凑上前去,问道:你们在说什么啊?&

  • 想做富二代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有个年轻人叫三水,他媳妇正月怀上了孩子,满打满算,本来十月份就该当爸爸了,可眼看就快过年了,他还是抱不上孩子。咋的啦?孩子还在他娘肚子里哩,就是不出来!当初,预产期到时,三水曾带着媳妇去医院看过,医生建议三水媳妇采用剖腹

  • 阿P占车位

    这几年,居民小区里停车越来越难。到下班時间,小区的门口就成了车的海洋,各种各样的小车拼命往里挤,喇叭声、叫骂声连成一片。阿P有一辆旧奔奔”,每天下班也为停车而烦恼。这天,阿P回来得早,回到小区時,小区的空地上还没有几辆车。阿P准

  • 知县找护卫

    有个叫陈春的,在科举道路上耗尽了大半生心血,到四十二岁才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万河县知县。消息传来,贺喜的人接踵而至,可是当事人陈春却手脚冰凉。原来,十年前,陈春也住在万河县,与邻居童家产生了矛盾,而且越来越深,最后发展到不共戴天,真刀真枪干

  • 爱心行动

    我们常说过犹不及”,是说:凡事得有个度,好事做过头也会变成坏事!这不,有个叫吴老憨的庄稼汉,就遇到了件让他哭笑不得的好事。那天,吴老憨正在田里除草,忽然老婆打来电话,叫他赶紧回家,说是家里来了几个人,来献爱心的。吴老憨吃了一惊,

  • 包你满意

    李拓的媳妇特别爱逛街,每次逛街都拉上李拓,一逛就是大半天。这让李拓苦不堪言。有一天,两人逛啊逛啊,李拓实在烦了,就想先回去,可媳妇不同意。李拓无奈之际想起兜里有张小广告,说是有家包你满意”公司,无论客户有怎样的要求,他们都会出点

  • 给局长发稿费

    文化局的张局长最近出了本书,里面收录了一些诗词和各国游记。没几天,有个叫庞涛的科员找到张局长。庞涛说,自己是中文系毕业的,一直喜欢古诗词,想跟张局长交流探讨一下写律诗的心得。张局长大为惊讶,连连说:现在年轻人爱钻研诗词的可不多呀!来来来,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