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你在我心中

你在我心中

收录日期:2025-11-20 14:08:51  热度:6℃

周末,达妮回老家看望父亲。她发现自从母亲去世后,父亲变得越来越痴呆了。最明显的表现是,他刚说过的话,经常不到5分钟又重复说一遍。她觉得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万一哪天父亲做饭忘了关火……

她建议父亲到县城跟自己住,父亲谢绝了:“我答应过你妈,要打理好她的药园子。再说了,我要是走了,逢年过节谁给你妈烧香供饭?谁陪她聊天?”

达妮知道劝不動父亲,想来想去,就给他留了一部手机。但是又遇到一个难题,她怎么教父亲他都不会操作。

达妮只好叫来堂弟,让他定期帮父亲给手机充电,又交代父亲,有事叫堂弟帮打电话。

回到县城,达妮越想越不踏实。她试着拨打父亲的手机。还好,他会接听,达妮放心了。从此,她养成一个习惯,每晚睡前都要给父亲打个电话。知道父亲平安无事,她才能安心入睡。

这天晚上同学聚会,达妮喝多了。第二天早上醒来,她忽然想起昨晚没给父亲打电话,她赶紧打过去,但是没人接。她连续拨了几次,都没人接。隔了10分钟再打,还是没人接。她慌了,急忙打堂弟的手机,叫他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大约过了半小时,堂弟回话:“找遍全村都不见大伯。”达妮慌了,堂弟安慰说:“别着急,我再仔细找找,一有消息马上通知你。”

又等了半小时,还是没有动静。达妮坐不住了,叫丈夫去车站守,凡有老家方向来的班车都要去看有没有父亲。达妮又叫女儿在家等,外公一来马上打她的电话。她自己则开着小车赶回老家。

在行驶的车上,达妮紧紧盯着道路两旁。她多么希望能看到父亲熟悉的身影啊!可是一直望到老家的院门,都没有见到父亲。

走进空空的院子,达妮又一次拨打父亲的手机。铃声在父亲的睡房悦耳地响起来。她三步并作两步闯进去,房里空无一人。她大声呼唤父亲,却没有回音。

达妮奔到母亲的坟墓前。坟堆被打理得干净,但还是没见到父亲。

达妮回到村里挨家挨户询问,都没有父亲的音讯。从最后一家失望地走出来后,达妮泪流满面,不由自主地拨打丈夫的手机。丈夫的回答不出她所料:“见到爸我会第一时间通知你的……”

在达妮绝望至极、不知所措的时候,女儿打来电话:“外公来了!”她不敢相信,叫女儿给外公接电话,真的是父亲的声音:“达妮啊,你没事吧?”她痛哭失声:“阿爸——我没事……”

达妮火速赶回县城的家,看到父亲双手满是血痕,腿脚都是泥水。她着急地问:“阿爸,您是怎么来的?”父亲憨憨地说:“走小路来的……”

原来,昨天晚上父亲没有接到达妮的电话,担心她出事,等到12点钟,父亲熬不住了,想到达妮家看个究竟,于是就打着手电筒出了门。班车自然是没有了,为了赶时间,他抄近道走小路……

那条小路达妮上高中时走过,村子通车后已经十多年没人涉足了。小路的很多路段长满了杂草和野刺,有的路段又陡又险,有的路段已变成深浅难测的泥沟。她曾试着带女儿从县城走那条小路回老家,但根本没办法下脚。而父亲居然在黑夜从那里走过来了!

达妮哽咽着说:“阿爸,万一您有个什么闪失,我怎么向我妈交代?”父亲若无其事地说:“你没事就好。要是你有个好歹,我更加不知道怎么向你妈交代。”

达妮抑制住内心的懊悔,拿出酒精、棉签和药水,帮父亲处理伤口,一边忍不住絮叨:“您呀,十几年没走的小路黑灯瞎火的您倒记得,怎么就不记得喊堂弟帮忙打个电话?”父亲憨憨地笑着说:“通向宝贝女儿家的路,不记得才怪。”达妮又说:“我这里并不好找,您只来过一次,还是8年前,亏您还记得这么清楚。”父亲自豪地说:“别说你现在住的地方,连你上小学、中学、大学的教室和宿舍,我都记得一清二楚!”

猜你喜欢

  • 不会背书的曾国藩

    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东南之主,洋务之父、湘军之父的曾国藩,小时候并不聪明,但是他很刻苦。有一天晚上,家中溜进来一个贼。那贼本打算在曾国藩睡觉后行窃。但是曾国藩在背诵一篇文章,背诵了很久都没背熟。贼见曾国藩还在那里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背诵,夜深了

  • 出走与回家

    1969年9月,我初到美国读书。在旧金山机场看到通往全球的航班表:纽约、伦敦、巴黎、东京、阿姆斯特丹、莫斯科、斯德哥尔摩……那是个惊吓的启蒙经验。世界如在眼前,地理课本上的地名,原来是真的可以去的城市!1970年圣诞假期,我从读书的爱荷华,

  • 那个爱读书的魔鬼

    从书中的旁注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只是捧着书拿着铅笔的读书人。美国国会图书馆珍本书库藏书80万册,包括托马斯·杰斐逊、西奥多·罗斯福和伍德罗·威尔逊的个人图书馆,以及当代“作家”,比如,安迪·沃霍尔和麦当娜作品的首版本。它还是阿道尔夫·希特勒

  • 见了昆虫就忘情的人

    达尔文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尤其喜欢打猎、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一天,在伦敦郊外的一片树林里,一位大学生围着一棵老树转悠。突然,他发现在将要脱落的树皮下,有虫子在里边蠕动,便急忙剥开树皮,发现两只奇特的甲虫正急速地向前爬去。这位大学生马上左右开

  • 比莉·荷莉黛的故事

    距今30年以前,是在我成为小说家之前,不如说,是在我脑袋里毫无写小说念头的时代发生的事。那是真人真事。我那时在东京国分寺市的车站南口一幢小楼的地下室里经营着一家爵士酒吧,面积约15坪(约50平方米),一隅放着立式钢琴,周末常常举行现场演奏会

  • 把梦想带在身边的冰坛王子

    在那个寒冷的冬天,他出生在俄罗斯北部的一个小城。他的家坐落在一条偏僻农村的铁路附近,父母都是铁路工作人员。幼时的他体弱多病,且经常发烧,这最终导致他得了慢性肺炎,一出世便在医院待了整整三个月。为了更好的治疗他的疾病,他的父母决定搬往伏尔加格

  • 一棵向上的树

    2013年4月,盲人郑建伟被英国名校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录取的消息,很快传遍了重庆黔江区的大街小巷。郑建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双目失明,却能考上英国的名校,其中有什么秘诀吗?一时间,郑建伟成为人们热议的中心。郑建伟今年30岁,是重庆黔江区中医

  • 蔡澜,真正潇洒的人

    当过主持人,监制过电影,评论过美食,写过专栏,年过七十后,香港作家蔡澜有了个新爱好,就是聊人生。他的《看得开,放得下,才是人生》不久前在内地出版。一气儿读下来,让人忘了暑气,郁闷全消。封面这样写道:顺其自然而想,随遇而安而活,知足常乐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