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那个爱读书的魔鬼

那个爱读书的魔鬼

收录日期:2025-11-21 08:05:26  热度:8℃

从书中的旁注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只是捧着书拿着铅笔的读书人。

美国国会图书馆珍本书库藏书80万册,包括托马斯·杰斐逊、西奥多·罗斯福和伍德罗·威尔逊的个人图书馆,以及当代“作家”,比如,安迪·沃霍尔和麦当娜作品的首版本。它还是阿道尔夫·希特勒私人图书馆一批残余书籍的收藏地,就是那个不是以藏书而是以焚书而闻名的希特勒。

1995年,海德堡大学助理教授菲利浦·盖塞特和华盛顿“德国历史协会”的资深编辑丹尼尔·马登开始系统地翻阅这批藏书中的每一本。2001年春天,绿林出版社出版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希特勒图书馆》。550页的目录索引,按字母顺序列了每一本书,包括书的作者、页数和书号,还录下了全部手写的题献词,简要描述了一些旁注,标明哪些书夹有元首的藏书票——图案是一只鹰,一枚纳粹党徽,以及“藏书票签”与“阿道尔夫·希特勒”两个词之间的橡树枝。这本目录索引第一次为希特勒藏书提供了一份路线图。

在这批图书中有一本保罗·德·拉加尔德的《德国文论》,书上有58页铅笔做的标记。拉加尔德属于19世纪德国民粹主义作家群,人们认为他影响了希特勒反犹太主义的形成,这些做过标记的篇章当然值得注意。在一篇题为《目前德国政治活动的任务》的文章中,拉加尔德期待一个“极富才能和力量的非凡人物”出来把德国人民联合起来,并号召“把波兰和奥地利的犹太人赶到巴勒斯坦去”。最后一句下面划了横线,页边用粗笔做了标记。有些旁注写了评点,可认出是希特勒潦草的字体。但多数情况只限于简单的符号:在页边画一条有力的竖线,句子下画着两道或三道横线,全部是用铅笔画的。保存在德国国家档案馆中的希特勒的手写讲演稿中,有着和这完全一样的标记。在一篇反犹太主义的激烈文字中,希特勒在“阶级斗争”、“世界统治”和“犹太独裁者”这些词下面画了三道横线。我们几乎可以从中听见他狂热的叫喊。

从这些旁注可以看到一个人(他以从不在意听别人说话著名,对他来说与人交谈只不过是滔滔不绝的独白)在阅读、思考,用铅笔的戳刺、圆点、问号、叹号和下划线所作出的反应——这些智力活动的痕迹满页都是。在这里,一个历史上最复杂的人物被浓缩为一个只是捧着书拿着铅笔的读书人。

希特勒少年时代惟一的朋友奥古斯特·库比哲克说:“书,书,总是书籍。没有书的阿道尔夫我没法想像。他的家里堆满了书,不管到哪里他总是带一本书。”在他战后的回忆录中,库比哲克说,希特勒在林茨上学时,在三个图书馆注册过。他呆在维也纳的那段时期,在前哈布斯堡王朝的宫廷图书馆——辉煌的巴罗克风格的“皇宫图书馆”里消磨了无数的日子。“书籍是他的世界。”库比哲克写道。希特勒的表弟约翰·史密特也谈到过,希特勒在斯比塔尔与亲人消夏时,“每次都带着很多书,经常忙于阅读和工作。”希特勒的私人律师、纳粹占领波兰后被委以总督的汉斯·弗兰克,1946年在纽伦堡被处死之前回忆:在整个一战战场上,希特勒身上始终带着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由于希特勒对书的喜爱,许多人在各种场合给他送礼物都选择送书。希特勒的藏书在20年代末和30年代得到了极大的增长。1930年,希特勒的《我的奋斗》出版令他的收入大增,购书成了他的第三大开支。1934年10月,希特勒在格拉德巴彻火灾保险公司给自己在慕尼黑城区的有六个房间的公寓买了一份五年期的保险。在保险单所附的协议信上,希特勒把他的藏书评估为整个保险金额的一半:6000本,价值150万马克。

到30年代末期,希特勒更庞大的藏书分藏了三个图书馆。不幸的是,希特勒从未给他的图书列出一份清单。希特勒图书馆最大的部分,大约7000本,是有关军事方面的书,特别是有关拿破仑的征战,普鲁士历代国王和所有担负过军事职责的普鲁士强权人物的生平,以及关于历史上有记载的著名战役的书。另外1500本是建筑、戏剧、绘画和雕塑方面的书。“一本写西班牙戏剧的书里有色情图画和照片,但希特勒图书馆没有色情之类图书。”欧赫斯纳写道。其藏书既包括营养和健康书,也有宗教和地理书,以及800到1000本简单的流行小说,其中许多小说在任何一种语言中都可纯粹视作垃圾。

希特勒自己承认,他不是一个小说迷。他曾经把《格列佛游记》、《鲁滨逊漂流记》、《汤姆叔叔的小屋》和《唐吉诃德》列入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学作品之中。希特勒热爱的小说家是卡尔·梅,一位类似美国西部小说浮浅风格的德国作家。据说在战争期间,希特勒批评他的将军们缺乏想像力,建议他们都去读卡尔·梅的小说。

没有人能知道希特勒图书馆的确切藏书内容及数目。特别是其中的绝大部分在战争的最后数周内被焚毁或被抢劫。抢劫者一拨接一拨:首先是当地人,接着是法国和美国士兵,最后还有美国参议员。据说还有一部分希特勒的图书成了苏联红军的战利品。斯大林专门派了一支战利品搜索队,搜索有关希特勒的一切,希特勒的头骨、制服和爱娃·布劳恩的衣服,全部被运到莫斯科。

人们发现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希特勒:一个对精神信仰有持久兴趣的人。在成堆的纳粹册子中,有130多本关于宗教和精神生活的书,范围包揽西方玄秘主义、东方神秘主义和基督教教义。这些关乎宗教的书籍中有一些显然被反复读过,一些书的页边还留有希特勒的手迹。这表明希特勒对精神问题有过严肃的探求。那么他的这些精神追求的目的是什么呢?

精神分析学家华尔特·兰格画出了一幅希特勒的“心理肖像”。“希特勒相信命中注定他是不朽的希特勒,是上帝选中德国的新拯救者,是世界新秩序的建立者。他坚信这点并且认定:尽管必须经历所有的考验和磨难,他最终会达到目标。他惟一听从的是那个内在的声音,这个声音在过去一直指引并护佑着他。”兰格说,在面临失败时,希特勒对有神灵护佑着他这一点的信念将驱使他战斗到最后,并以自杀为终结。

从那之后,关于希特勒的精神信仰问题,专家们有了两种看法。伊昂·克肖认为希特勒有意识地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救世主的形象,并最终相信了他制造出的这一神话。“他越屈从于他自己的元首膜拜的幻觉并相信自己的神话,他的判断就越被对自己绝对正确的信仰所损害。”他说:“我认为他对任何神都没有真正的信仰,他只信仰他自己:一个身负使命来拯救德国的人。”杰哈德·温博格同样否定希特勒是个有宗教信仰的人,他认为希特勒只是被两种狂热驱动:种族纯粹和领土扩张。他说希特勒“别无所信,除了自己”。绝大多数历史学家倾向这一认识。

但是一些非历史学家的看法则不同。60年代,维也纳神学家弗里德里希·赫尔认为,希特勒是一个被误导的“奥地利天主教徒”,他的信仰的错谬虽然是灾难性的,然而是真诚的。耶鲁大学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弗里茨·雷德里希认为,希特勒的行为是基于对上帝的深刻信仰。他引用希特勒自己的话:“你没法避开上帝的概念。”他否认希特勒对神的吁求只不过是反讽性的公共姿态。希特勒的前秘书特劳德尔·荣格说,在与希特勒两年半的日常接触后,他确信希特勒坚信自己受神的保护,特别是在1944年躲过一场谋刺之后。“他相信自己是神的工具,他相信他有使命要完成。”

猜你喜欢

  • 小刺猬的花衬衫

    春天到了,天鹅公主从南方飞回北方,它给朋友们带回许多礼物。它送给小鹿一只口红,送小喜鹊一顶花草帽,还送给小刺猬一件漂亮的花衬衫。小刺猬高兴极了,还从来没人送它这么漂亮的礼物呢!它迫不急待地穿上花衬衫,跑到小河边照一照。“啊!太帅气了!简直象

  • 张学良三任妻子一共为他生了多少孩子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桓洞镇鄂家村。是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小名小六子。1936年,张学良与杨虎城将军发动西安事变,逼迫蒋介石联共抗日。后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护送蒋介石回南京,到南京后被蒋介石关押,

  • 曹操的特殊癖好?曹操为何喜欢有夫之妇?

    滚滚历史长河中,许多英雄人物除了他们非凡的胆识与谋略,都或多或少有着一些与常人不一样的癖好。而曹操最让人瞠目结舌的是他的特殊癖好,他是一个十足的“人妻控”。而且已经到了近乎疯狂变态的地步,也正由于他对这一癖好的无法自拔,吃亏无数,险些丧命。

  • 天长地久方为爱情

    我们小区的一对夫妻,已经携手走过了金婚,如今恩爱依旧。他们俩总是形影不离,一起在夕阳下牵手散步,一起在老年活动室下棋、读书。不久前,他们又一起参加了市里组织的老年人的活动,老太太唱歌,老先生弹琴,他们一起练习,夫唱妇隨,其乐融融。毫无疑问,

  • 成功在吃亏10年之后

    2011年的某一天,远在美国工作的雷康回山东老家探亲,还没等他调整好时差,几位乡亲就请他去看一片耕地。后来,香港人总算种上了小麦和果蔬。但意外的是,他们不施肥、不洒农药,任由农作物自生自灭。周围的乡亲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忍不住去告诉他们:

  • 你总得带上些什么

    寺庙里的柴米不多了,早上,老和尚让小和尚下山去化缘。傍晚,小和尚两手空空回来了,老和尚问:“今天有没有遇到好心的施主?化了些什么?”小和尚说:“山下村民遇到灾荒,地里的庄稼全被蝗虫吃了,村里的人颗粒无收,日子很不好过,没有化到柴米。”第二天

  • 盛装的袋鼠

    著名时尚摄影师尤列特与几名同样著名的国际时尚模特前往澳大利亚内陆拍摄照片,他们一行共三辆车。尤烈特坐在领头的车里,也许是受美丽风景的感染,他一路上都在不停地哼着歌儿。突然,一只成年袋鼠从灌木丛中跳出来,领头车司机刹车不及,砰的把袋鼠撞倒了。

  • 幸福就是一起数星星

    一四月一日,大家都在玩,于是,我也掏出手机给韩冬发整蛊短信:我们分手吧……他回复一句:别玩这么无聊的游戏,认真工作!晚上,我做了两个星期的策划案被领导否了,生理期加上郁闷,一整晚都坐在电脑前很机械地玩大厨连连看!韩冬洗完澡,将内衣浴巾都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