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创业与就业

创业与就业

收录日期:2025-11-20 17:23:51  热度:11℃

狗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狗和狼虽同属犬科,由于经过人类驯化,狗身上那种与狼兄弟一样的生存本能逐渐退化。相反,狼没得到人类恩宠,始终保持着寻觅、奔袭、追击、搏斗、厮杀的本能。于是狗和狼这对近亲,在生存本能上出现了天壤之别。

狼为了生存,必须保持原生本能,拼杀撕咬,从来不靠嗟来之食;而狗有人照顾,虽然吃饭问题解决了,但原始本能却从觅食蜕变为乞讨,甚至丧失了尊严,在主人面前摇头摆尾,百般献媚。

在创业和就业的问题上,虽然用狼和狗的本能给人打比方有不当之处,但是,受雇于人必然按雇主旨意行事,且不说独立自主,就是讨价还价的余地也不多。

财富积累过程中,创业、自雇有如保持狼的生存本领和技能,不但获得生存希望,还最大限度地维护了自身利益,成功与否都可赢得尊重;而就业则好像被人豢养,虽然有了饭碗,尽管有些饭很不错,但丧失的是主观能动性,完全为他人利益打拼。

受雇于人,给人打工,无论进入政府企业,还是受雇私营业主,虽不至于阿谀奉承,奴颜婢膝,但最起码要按雇主意图行事。好比我们最亲近的动物朋友,把觅食第一本能从猎获变成了摆尾。何故在生存和追求财富过程中,绝大多数人不能效仿狼的拼搏本能,而是选择了狗的归顺服从特性?最关键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一、畏惧扼杀创业本能

为什么人们身上像狼一样的生存本能基本退化了呢?尤其绝大多数城市人的生存能力,沦落到必须依附于他人,最主要的原因是畏惧。

我国改革开放30年,真正全面推行市场经济尚不足20年。国家长期低标准大包大揽使人们养成了依赖思想。如今虽然多数集体企业不复存在,不少国有企业已经破产,但人们骨子里依然寄希望于政府。这种依赖进而转变为担忧。

畏惧是最典型的生存能力丧失的表现。在这种心理驱使下,很多人即便自身能力很强;受过良好教育,有过丰富的从业经验,单是畏惧一条,足以泯灭所有潜质,使他们只能依附,获得施舍,从来不敢像狼那样,亮出锋利的獠牙为了生存厮杀。

再就是能力。很多人总是自认为没有能力,唯恐改变现状或变换活法,连那点微薄的低保、救济或退休金都拿不到。其实在创业过程中,只要具备胆略,能力也就跟上了。任何人都不可能知道所有的事情,创业能力在于对事业的理解和组织能力,而不在于实际操作技能。

创业成功的真谛是有胆有识。没有胆略永远也不能表现出能力,而没有能力往往使人丧失胆略。两者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只有胆量,没有知识,势必蛮干,甚至赌博,与投资理念格格不入,最终必然失败;只有知识,缺乏胆量,必然畏缩不前,永远难成大器,徒有一身知识。

二、没有原始积累

什么是原始积累,根据传统解释应该是用于创业的第一笔启动资金。换个角度看,没有积累就无法创业吗?不尽然。于狼,从来不会有人施舍,于是它们用生存本能拼出一片领地;于狗,有施舍,人类给他们积累了足够食物,每当需要,便能取食,从此它们不再需要猎获,自然丧失了生存本能。进而形成这样的格局,无积累者,穷则思变;有饭吃者,不思进取。

创业过程中,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即便失败充其量回到原地,倒能激励人们奋斗,成就事业,风险程度显得很小;而有了收入来源,受雇于人者,往往左顾右盼,缩手缩脚,一旦被解雇,不但丧失生活来源,而且丧失生存本能,风险程度其实很高。

由此看来,所谓原始积累的理由并不充分,这种“积累”可以成为创业的羁绊,使有能力者丧失胆略,裹足不前;相反,没有“积累”反倒产生动力。只要有创业冲动,原始积累的来源很多,可以是知识、技能、思想和胆量,不仅仅限于钞票。

再者,小额积累成就巨额财富,如果真正希望创业,通过日积月累,足以踏上征程。另外,美国统计局有这样的数据,有28%的创业者、33%的自雇者和18%的雇人者创业当初根本就没有投入任何资金。

三、创业认识偏差

提起创业,很多人马上会联想到已经具备市场地位功能的几百强,很少考虑小业主,很是看不起他们。这种将创业视为开办资产百万元、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大公司、大企业的想法本身就有偏差。

实际上,人类从农耕社会走来时,生产过程最初以自给自足为基本模式,原本没有雇用概念。生产力发展后,才开始有了这种关系,形成剩余价值,进而出现贫富差距,最终形成受雇者落后,雇人者成功的基本格局。打破受雇局面,走上自雇之路,哪怕沿途叫卖当贩夫,走街串巷做工匠都属于自主创业。

创业的基本概念应该是从自雇起步,自己养活自己,而不是受雇,靠出卖劳动生存。进一步解释,创业是给自己找一份不受别人约束、发挥专长的职业,并以此为起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步一步地成就财富。凡具备狼的品质的自雇者,都走过这样的路径——人雇、自雇、雇人。

猜你喜欢

  • 爱情故事的流浪

    在那一年里,他在一座座城市之间来回奔跑。他再也分不清他属于哪一座城市,他变成了一个流浪者。有时,他希望自己可以在一座城市寻找到一点熟悉感,所以当他再来到同一座城市时,就会选择上一次住过的酒店、相同的房间,去往同一家餐馆,吃着同样的饭菜。他认

  • 最珍贵的宝贝

    那天晚上和平时没什么两样,她提着一兜新鲜的玉米进门,女儿在写作业,他在沙发上翻报纸。她一边快乐地剥玉米,一边大声征求他的意见:是熬玉米羹呢还是炖个玉米排骨粥?他停下来看着她,忽然说:我们离婚吧!他有外遇,两年了。她始终蒙在鼓里,现在,他把那

  • 爱不讲相欠

    我结婚的第二年,意外地收到了东明和叶子结婚的请柬。他们留学回来后,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我知道去参加他们的婚礼会很尴尬,但我想去看看叶子,更想去找一个朋友。她叫月儿。我知道,她一定也和我一样,不会不去的。酒席上,我果真见着了月儿。她就坐在我对面

  • 金婚是熬成的

    七夕那天,市里组织了一次模范夫妻茶话会,有一对发如白雪的老夫妻格外引人注目,主持人将老人请上台,进行随机访问。主持人请教老人多年来经营婚姻的秘诀,老先生接过话筒,他的手臂有些帕金森式的抖动,就连声音也发颤,老人颤巍巍道:“好多人问我秘诀,其

  • 别让旧爱插足

    周末,几个闺密约在一家咖啡厅聊天,新婚仅仅一年的小凤打算离婚,姐妹们听了不胜唏嘘,纷纷询问究竟。小凤的老公强子有过一次婚姻,3年前前妻和3岁的儿子出了车祸不幸去世。强子和小凤恋爱的时候每次说起亡妻总是泪流满面,这个男人以他重情重义的一面虏获

  • 婚姻中,要准备一只救生圈

    在婚姻之舟上,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意外发生,我们都是婚姻之舟上的乘客,所以随时要准备一两只救生圈。当婚姻即将起锚时,你从此岸上船,欲往彼岸寻找幸福。此时,你完全沉浸在对彼岸的憧憬中,但你不要草草起航,应该静下来想想,航程中应该准备些什么。你最

  • 别把婚姻当成投资

    肖媮是个标准的女白领,每天出入高级写字楼,喝舶来咖啡,健身美容泡吧,要多小资就多小资,而她的个性又极随和,朋友也多,日子过得逍遥不已。但最近她却添了一件烦心事儿,年近30,待嫁闺中,自个虽说不急,但父母已经下了“逼婚令”,限她30之前无论如

  • 日子好过了之后

    她认识他时,他住在单身宿舍已8年。他虽是大学毕业生,但家乡在农村,且极不富裕。那时,他的每月薪水不足千元,除去日常生活开支,仍需要接济远在乡下的亲人。上班下班的日子虽然平静,没有波澜,而留在手中的节余已经不多,生活依然紧巴巴。当爱来时,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