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一个比喻

一个比喻

收录日期:2025-11-21 12:15:05  热度:9℃

哲学家尼采的名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有一个句子,那天我偶然看到,觉得很精彩。

这个句子是:“我是河边的栏杆,谁能扶我,便扶我吧!我不是你们的拐杖。”

这个句子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我愿意帮你——不管你是谁,只要你需要,你就扶我,我就帮你。

第二层意思是,我的价值是建立在自己的位置上的——我之所以对你有用,是因为我在自己的根基上成长,而不是迁就你,成为跟着你到处跑的拐杖。

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比喻。就拿从事服务业的人来说,要么对客户过于谦卑,要么对自己的手艺过于骄傲。如果是前者,那就失去了自我价值的根基;后者呢,又缺了慈悲的心肠。

那怎么調和呢?其实很简单,想想尼采讲的“栏杆”就好了。它不拒绝帮助任何有需要的人,但是它在自己该在的地方。

猜你喜欢

  • 换个角度才是爱

    一他一直很怕父亲,长大以后依然。那凌厉的眼光扫过来,他马上变成一个瑟缩的小孩。回忆起来,其实父亲从未真正责骂他。他怕的是父亲冷淡、鄙视的表情。自从他小学低年级就开始了,他什么科目都好,偏偏数学卡关。那次,父亲看了他的20分考卷。摇摇头说:“

  • 我未尽孝,而你已老

    “父亲送东西给儿子时,儿子笑了。儿子送东西给父亲时,父亲哭了。”有多少人曾为这句话所感动。有人说,爱是向下的,父母对子女的爱没有任何附加条件,而爱向上有时却很难,不是我们没有孝心,而是我们常常忽视和错误地认识。他们一步步衰老,而你却没察觉在

  • 红棉袄

    初冬时节,天气渐渐寒冷,我翻箱倒柜,把家人的棉衣棉裤都找出来晾晒,以方便随时更换。一件红色的绸子绵袄进入了我的视线,时隔多年,手触碰在那柔软的缎面上,心里油然生出一股别样的温暖。那时我上小学三年级,已是爱臭美的年纪。那一年,邻居小美穿了一件

  • 麦田里的生日

    南风起,小麦泛黄,我的生日也到了。父亲早早把镰刀收拾出来,磨刀霍霍。镰刀的刀锋在我眼前一晃,雪亮亮地刺眼。我的生日,已经被父亲忘得一干二净。我扯了扯母亲的衣角,等着母亲提一下。母亲小声地嘟囔了一句,父亲也像没听见一样。在他看来,生日没什么大

  • 那些说不出口的爱

    我是个比较善于语言表达的人,但在父母面前却有表达障碍,不知如何跟父母良好沟通。想表达坏情绪,不敢;想表达爱意,又说不出口。每次跟我媽打电话,她总是习惯性地说“干啥”“快讲”“知道了”,连一句“再见”都没有,和我爸相比,她算是好的,老爷子在电

  • 最怕,最爱

    经历了一场人生的劫难之后,对于暮年的父亲来说,母亲是他的最怕,更是他的最爱,唯恐一不留神,就失散了彼此。父亲大病了一场,手术后卧床一个月,身上插满大大小小的管子。因为插着胃管,父亲只能吃流质的食物。母亲把青菜洗干净,加上炖熟的肉,一起放到料

  • 我无法想象失去他们

    我小时候,家里收入一般,但我爱乱花钱,买书,买衣服,买玩具,买游戏机,爸妈随着我花钱,非常纵容我。因此,他们自己没买过什么东西。我小学四年级时,家里重新装修了一次房子,之前的老瓦房很破旧,几乎不能住人。爸爸一个工人都没请,自己钉完了所有的钉

  • 父母不是用来愧疚的

    父母不是一座山,永远站在那里,等着我们回来。在这世上,父母只是陪伴我们走一程。有位朋友,文笔很好,我曾常去他的博客看他的文章。他的文字多是写亲情,回忆小时在乡村与父母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对父母真挚的爱流露在字里行间,让人动容。在这位朋友的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