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我未尽孝,而你已老

我未尽孝,而你已老

收录日期:2025-11-20 18:08:11  热度:7℃

“父亲送东西给儿子时,儿子笑了。儿子送东西给父亲时,父亲哭了。”有多少人曾为这句话所感动。有人说,爱是向下的,父母对子女的爱没有任何附加条件,而爱向上有时却很难,不是我们没有孝心,而是我们常常忽视和错误地认识。

他们一步步衰老,而你却没察觉

在我们面前没了底气,变得小心翼翼

我妈年轻时是个暴脾气,一言不合就动手,虽然只是在我肩上背上拍几下,但之前已经是乌云压顶,我身体的某些部位早已僵硬,去迎接巴掌与压迫感的降落。让我妈动怒实在是一件太容易的事:考试没考好,把刚穿到身上的衣服弄脏了,放学跟小伙伴们疯玩回家太晚……

大学毕业后,我考到了离家500里的省城某单位,录取消息传来时,唯有我妈在旁边冷眼以对,说:“现在这么欢天喜地的,说不定哪天一分钟都不想待呢。”这话说得实在不合时宜,一向忍气吞声的我都生气了。过了很久之后,我才明白,我妈内心深处是不想让我离开。

后来我爸告诉我,我妈有次发烧,头疼得抬不起来,只能在床上躺着,我爸递药端水时,我妈忽然说:“闺女一个人在外面,她要是像这样生病了,谁又来给她递药端水呢?”听着我爸的转述,我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原来粗线条的老妈,还有如此细致温情的一刻。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妈似乎再也没有像过去那样气势汹汹过。

倒是我,长期在外面,由于工作烦乱,积攒下一些负能量,气场同时增强。回来面对爹妈,虽然一再提醒自己要做个孝顺女儿,但有时还是难免失控,扯着嗓子就嚷嚷起来,搁过去我妈早就暴跳如雷了,但现在,她只是默然不语,该干嘛干嘛。不知怎的,对于我妈的这一变化,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

后来遇到一件事,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有一次,我去汽车站接朋友,下着小雨,我撑着伞在出站口等着。旁边一个老太太,站在一地的大包小包旁边,细雨濡湿了她灰白的头发,眼神怯怯地朝我看过来。过了一会儿,她操着浓厚的乡音向我借手机,给她闺女打个电话。

挂了电话后,她再三向我道谢,说她闺女马上就来接她了。我好奇地问她为什么不提前通知,她说早晨起床喂鸡,忽然想给闺女炖个汤,就抓了两只鸡带城里来。不知道汽车几点能到,怕让闺女白等着,原打算到了以后再去打公用电话,没想到现在小店也不装电话了。她絮絮叨叨地说着,有点余悸未消,同时也很庆幸,说碰上了我这个大好人。我听得突然很想掉眼泪,这个老太太平时怕是不怎么出门,但她想女儿了,硬着头皮就出了门,一路上,许多个环节都让她感到手足无措,她一路冒险,只为看一眼女儿。

她的惶恐与茫然,是无数父母的缩影。他们深爱自己的孩子,想为儿女做更多,但是,他们已经被甩到了时代边缘。他们大多没有多少钱,从牙缝里攒下的那一点,没准早就贴补了我们的购房首付。他们看我们日夜打拼,精疲力竭,他们想为我们做点什么,但在这个他们自己也搞不定的时代,又怕无端地给我们添乱。这个老太太的不告而来,内心大概也有一份怕被拒绝的忐忑吧。

所谓“代沟”,只是我们缺少倾听

前几天和几位同龄的北漂朋友聊天,聊到和父母打电话的话题,几位朋友很无奈地表示,每次打电话都说不了几句就匆匆挂断。也有觉得“实在不好意思”的,就让孩子们上来叫一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再挂掉。

至于为什么和父母聊不到一块,朋友们给出的理由惊人地一致:和父母有代沟,“反正没什么好说的”。

我在农村长大,见过很多凤凰男、凤凰女的“孝心”。父母历尽千辛万苦供他们读书,他们也很争气,从黄土地走出来,有的成为大学教授,有的当官发财。于是,他们觉得该尽孝道了。但由于平时工作繁忙,只能在逢年过节回家待一兩天,然后留给父母大把钱。也有把父母接到城里享受的,好吃好喝供着。只是一旦和父母坐在一起,就变得沉默寡言,惜字如金。

是真的没有共同话题了吗?真正的好儿女,可能有很多标准,但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好好地、认真地和父母说说话。让他们介入你的生活,介入这个时代,好让他们觉得,你离他们并不遥远。

什么才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不仅仅是物质供养

朋友在一次聚会上吐槽他那容易被人忽悠骗钱的老母亲。母亲70多岁了,子孙满堂却一直不愿进城生活,始终一个人守着老家的屋子。老人家身子硬朗,零花钱也富足,无事可做时,便跟着同伴去听各种各样的健康讲座。在销售人员的忽悠下,买了很多三无药酒和养生器材。

朋友哭笑不得,可当我质疑他对母亲关心不够时,他表示了不服:“怎么不够了?给她那么多钱,足够她花了。”再往下聊,果然,儿孙们忙于工作,一般两三个月回家探望一次,匆忙几个小时,一起到镇上最豪华的饭店吃完饭,再去超市大肆采购一番,便急着回城了。

钞票营造出的物质丰裕只是表象,失去了爱与陪伴作为支撑,并非老人真正所想所需。

多带他们看世界

我曾给我妈买过一个专看韩剧的iPad。半年后回家,发现还是空白屏,一部剧都没下载,我笑她懒得钻研。她自嘲道:“老啦不会弄,又怕你忙没敢问你,我看电视也一样。”

我会孜孜不倦教孩子,天为什么是蓝色,小狗摇尾巴的含义,太阳系和银河系的关系,甘之如饴,呵护备至。同样耐心给过我世界启蒙的父母,有朝一日对世界更迭力不从心时,却羞于向我求助。因为我过往语气里的不耐烦,因为潜意识里他们已然老去、没有必要与世界同步的看低。

后来发现,联结他们与世界的通道就是我。我不曾带他们去看过世界,他们又如何得知这世界的精彩。

如何对待父母,是对自己晚年的一次预演

有一个公益广告很多人都为之动容过:一个老太太做了一桌子菜,看着钟表,等待儿女的到来。但是,打破她寂寞的,是一个个电话,儿女依次告诉她,不回来吃饭了。这个老人在空寂的房间里踟蹰着,喃喃道:“都忙,忙好……”

这条公益广告,建议天下儿女常回家看看,陪陪老人,但我每次看到都想,就算儿女丢下手里的工作陪在老人身边又如何?她还是会有压力吧?这个广告,让我对衰老更加恐惧。

如果说培养孩子犹如再世为人,可以修正自己成长路上的各种偏离,帮助父母去感受生命的更多,就是对自己晚年的一次预演。

一天,我妈在电话里说,我弟要她去学车。我的第一反应是反对,都快60岁的人了,刮着蹭着怎么办?我妈说,我平时骑电动车,你弟说电动车不安全。

我突然就明白了,我妈其实是想学开车的,只是还有些忐忑。她打这个电话,是想寻求我的支持。那段时间,我妈和我的电话,大多跟学车有关。第一步背交规,她花一个星期时间跟教材死磕,然后欢欣鼓舞地告诉我,她通过了。

我理解她的快乐,那种成就感。也许,学车于她,不只是能够实现去远方的可能,更让她觉得,时代滚滚向前,而她始终在线。

另一个朋友的做法也值得学习借鉴。她是家中的独女,由于工作关系,她和父母分隔两地。于是,她想了一个点子,要求大家定期在家庭微信群里进行“正能量打卡”,比如,这天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读到一段很特别的话……她都会一一在群里打卡,同时也要求父母这样做。

以前,父母的注意力全部都在她的身上,恨不得一天给她打3通电话。而现在,通过正能量打卡,她发现,二老开始一起去郊游,并重拾年轻时对诗歌的爱好……

旁观以及帮助父母的自我实现,让我不再那么害怕老年的到来,老人依然有理想可以追,带着拥抱生活的热情。

龙应台那篇著名的《目送》里,有段非常经典的话: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虽是如此,但是,有哪一个父母,亦不是希望在他们暮年时,儿女就在身边。吃着家常便饭,说着家长里短,过着承欢膝下的日子。

猜你喜欢

  • 你的善良是一把尖锐的刀

    你的善良是一把尖锐的刀善良,是一种纯净的品质,它如同一把尖锐的刀,可以切割人们内心的阴暗和恶意,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每个人的善良都是一种力量,不论是大或小,它都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产生温暖和正能量。在这个忙碌的世界里,人们常常被各种琐事所困扰,

  • 为爱好而工作

    为爱好而工作在我们的生活中,工作无疑是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的一件事情。为了维持生计和满足生活的各种需求,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一份稳定的工作。然而,有些人不仅仅将工作视为谋生的手段,更将其视为一种热爱和爱好。他们选择从事与自己热衷的领域有关的工

  • 出手要快,看人要准

    出手要快,看人要准人际关系是人类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个人生活还是职业发展中,与他人的交往都是不可避免的。然而,要在人际交往中取得成功并非易事。人们常说,出手要快,看人要准,意思是在与他人打交道时需要抓住机会,并准确地判断对方的意图和

  • 不是寓言的预言

    曾经有一个古老而神秘的部落,他们传承着一个非常特殊的能力,能够通过解读自然的变化和迹象,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个部落的长老们被视作智慧的象征,他们的预言被人们奉为圭臬。然而,在这个故事中,有一个长老的预言却不同寻常。这位长老名叫塔罗斯,他是

  • 先得寸,再进尺

    先得寸,再进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际交往和处事问题。在这些场合中,一种策略被广泛认为是有效的:先得寸,再进尺。这句话所传递的意义是,我们应该先从小事做起,逐渐争取更多的权益和改变。在人际交往中,面对各种不同的人,我们往往

  • 蚊虫的功劳

    蚊虫的功劳夏日的夜晚,微风吹拂着人们的脸庞,而在这个宁静的夜晚,却有一群并不受欢迎的小生物在默默地为人类做着一项看似无关紧要,实则重要的工作。这些小生物就是蚊虫。蚊虫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往往会被看做是受人讨厌的动物,因为它们会给我们带来麻烦和不

  • 最后一根火柴

    最后一根火柴在某个偏远的小村庄中,生活着一个年轻的男孩,名叫杰克。这个小村庄位于深山之中,与外界的联系非常有限。杰克从小就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但由于家境贫寒,他无法离开村庄去探索更广阔的地方。一个寒冷的冬天,村庄中的供电线路由于天气原因

  • 做自己想做的事

    做自己想做的事人生就像一张巨大的画布,每个人都是那位画家,在这个世界上创造自己独特的艺术作品。而要真正创造出自己满意的杰作,关键在于做自己想做的事。人们常常会在生活中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和压力,这使得他们有时候很难真正做自己想做的事。家庭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