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郭师傅的包子

郭师傅的包子

收录日期:2025-11-20 16:57:23  热度:10℃

大刘最喜欢吃包子,经常到楼下郭师傅的铺子买包子吃。

但最近,大刘发现了一个问题:郭师傅的的包子虽然好吃,但这个人大大咧咧的,卫生意识不强,他还爱抽烟,右手两个指头被熏得焦黄,老是用这只手直接给客人拿包子。

从这以后,大刘吃郭师傅的包子时,总觉得里面有股烟味儿,别提多别扭了。

这天,街上新开了一家早点铺,也有包子卖,店主是位五十多岁的大妈,大家都称她为田嫂,这田嫂不但待人热情,而且干净利索,很讲卫生,包子都用不锈钢夹子夹着,放在盘子里,再递给客人,瞧着都心里舒服,跟郭师傅相比,高了不止一个档次。大刘试着买了只包子一尝,觉得比郭师傅做的包子好吃!从此,大刘每天宁肯多走几步路,也要到田嫂的早点铺吃包子。

这天,大刘有事要提前赶到单位,天还没亮就到了田嫂的早点铺,准备买两只包子带着路上吃。田嫂满是歉意,说:“包子还没好,还得等一会……”

哪知田嫂话没落音,就听门外有人粗着嗓门喊:“田嫂,包子送来了,快拿蒸笼来!”

大刘抬头一看,送包子的竟然是郭师傅,大刘疑惑地看看田嫂,田嫂不好意思地说:“店里人手不够,忙不过来,我的包子都是从郭师傅那里批发的……”

大刘再看郭师傅,只见郭师傅接过田嫂的蒸笼,打开袋子,一只手拿两只包子,左右开弓,把包子往田嫂的蒸笼上摆,一边摆一边还念念有词:“四个、八个、十二个……”

猜你喜欢

  • 假如你想走得远就要慢一点

    1957年,当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创作他的代表作《在路上》时,他一定想不到有人真以这句话作为人生梦想,带着全家去环游世界。 今年42岁的赫尔曼扎普曾是一名IT从业人员,生于美国旧金山,小时候随祖父来到阿根廷,在养牛场里做工。10岁

  • 高手们

    我问过许多实习生,有时间能不能帮我做做校对工作?回答几乎无一例外:这活儿太没技术含量了,想学点更实用的招数,比如选题策划、采访技巧,以及编辑秘诀等等。 这多少让我有些失望,我看过他们编出来的同期稿,勉强能达到文通字顺的标准,可是一

  • 背叛者

    小在战争年代,背叛者分两种,一种是投敌叛变,另一种是弃暗投明。从政治博弈的角度,自然是非分明;但以世俗眼光来看,背叛终不是多光彩的字眼。读历史故事,战场上倒戈是经常的事。敌将押至帐下,宁死不降;主公说几句惜才恨晚的话,亲自解去绳索;对方

  • 行善的诱惑

    吉普森是美国休斯顿市一名百货公司经理。他心地善良,员工有什么困难,他都极力帮助。 克里是百货公司对面街头的一名流浪汉。不知什么原因,二十多岁的他无家可归。克里衣着陈旧,污秽不堪,每晚,只能蜷缩在商场屋檐下。 吉普森注意到了克

  • 穷孩子VS富孩子

    我的一个朋友在纽约大学读书时,曾在儿童援助协会兼职。 我负责的小组大概有12个男孩,我的朋友回忆说,刚开始和他们相处时,我完全不知所措。我跟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很少,每星期只有八九个小时,我希望做的事情却很多。我急于了解他们在成长中所

  • 你的秀发怎能穿过我的钢铁

    你的秀发怎能穿过我的钢铁,这样一行拙劣的粉笔字,歪歪扭扭地刻在北京亚运村一处工地的墙壁上,每次都生生拽住我的脚步。我望了望四周,除了粗大的钢筋骨架搭建起来的大厦,空无一人。 那个寒风肆虐的傍晚,一个衣衫单薄而整洁的青年民工,在墙上

  • 兴趣的长度

    1964年,随着一声哇哇啼哭,他出生在希腊风光旖旎的克里特岛。小小年纪的他,总喜欢拎个竹篮,在离家不远的海滩捡贝壳玩耍。 一次,几位女游客沐浴着夏日阳光,眺望着远方美景,一时又齐声哈哈大笑。好奇心促使他走上前去,想搞明白她们在说啥

  • 铲除心灵的“糖皮”

    他是个问题学生,不是一般的捣蛋,而是特别捣。因此,每个班主任接手这个班,都对他皱眉不已,找他谈话,让他写保证。甚至,有的让他转班。 但是,一直,他都不改。 他留着长发,耳朵上打着耳钉。一次,校长看见了,让他摘了,他眼睛一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