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兴趣的长度

兴趣的长度

收录日期:2025-11-20 16:03:32  热度:9℃

1964年,随着一声哇哇啼哭,他出生在希腊风光旖旎的克里特岛。小小年纪的他,总喜欢拎个竹篮,在离家不远的海滩捡贝壳玩耍。

一次,几位女游客沐浴着夏日阳光,眺望着远方美景,一时又齐声哈哈大笑。好奇心促使他走上前去,想搞明白她们在说啥。

小家伙,能送几只贝壳吗?虽然一个字也没听懂,但他思忖了一会儿,乐呵呵地递上两枚漂亮的贝壳。游客们向他竖起了大拇指,给了一美元作为酬金。他手舞足蹈,因为从内心理解了晦涩的外文。自此,去海滩成了他每天的期待,慢慢地,他也能听懂一些复杂的外国话。

这天,他随手从家里拿了本书,如约去了海滩。他完全沉浸在书里,一呆就是一整天。他回到家时,母亲心急如焚,厉声呵斥:上哪儿了?在海滩看德语教科书。将信将疑的母亲决定考考他。让母亲又惊又喜的是,他嘴里竟迸出了几句拗口的德语。他还信誓旦旦地说:从明天起,我要天天去跟游客学语言。

孰料,晚上,他躺在床上无法入睡,痛得嗷嗷大叫,因为整天的曝晒,让皮肤严重受伤。母亲耐心地给儿子擦药,儿子却一直喋喋不休,冒出一句:学语言这么苦,明天不去海滩了。

母亲眉头一皱,郑重其事地说:你不想去海滩,妈不反对但如果你想学更多语言,去很多地方游玩,就需坚持兴趣。

他似懂非懂。但幸运的是,他似乎被母亲描绘的未来吸引住了。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他便起床,又来到那片熟悉的海滩

自此,他的兴趣一发不可收拾。读高中时,他已熟练掌握了英语、意大利语。慢慢地,他理解了学习语言的真谛:深入语言背后的文化,就能更快地掌握一门外语。

他俨然一个修行者,全身心地沉浸在与语言相关的事情中。上世纪80年代,为了能更深刻地理解土耳其语,打破人们眼中的语言藩篱,他来到伊斯坦布尔最大的清真寺参观,在那里傻傻地观看祈祷仪式。看别人怎么做,再笨手笨脚地模仿两个月后,他就能说上一口流利的土耳其语了。

1994年,他被欧盟三大机构之一的欧洲议会聘为翻译。接下来的几年,大多数来欧洲议会演讲的国家元首,都由他担任翻译。他就是欧洲议会里名副其实的明星翻译家伊科诺姆。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他是欧盟唯一可以准确翻译重要中文文件的翻译家。

他成了传奇人物,总被记者追问:是什么秘诀,让您精通42种语言?

他总会提及儿时捡贝壳的往事,然后微笑着说:我始终坚持语言兴趣,也就一路走到了今天。是的,在生活的道路上,你能取得多大成就、理想能走多远,往往取决于你兴趣的长度。

猜你喜欢

  • 要的是“好玩儿”口碑

    不痴迷不做游戏 约翰小时候家里很穷,一直都没有电脑,但他却希望能成为一名电脑工程师。当他考入普渡大学后,在一次编程课上,他遇到了布莱恩•菲特,popcap公司的另一位创始人。布莱恩成绩非常好,总是班上的第一名,约翰成绩也不赖,于是

  • 赏识的回报

    韩国一家大型公司,某晚保险箱遭窃,与盗贼展开殊死搏斗的,竟是一名清洁工。作为公司最没地位、最不起眼的角色,作为可以置身事外或者采取其他更安全措施的人,为了维护公司利益,愿意拿生命去冒险,这家公司的凝聚力,成为其他大公司羡慕和猜测的谜。在给清

  • 事君以礼

    有个校友说我太复杂”,而事情的起因是我帮他找过一份工作。有一天,他跟我说他想跳槽了,问我有什么好的建议没有。我问清他的情况后,给他推荐几家单位,并叮嘱他说:你说不说是我介绍的都无所谓,但你请人家帮忙后,一定要说声谢谢。哪怕最后不

  • 互补,职场“共生”之道

    在动物界里有些动物之间存在一种奇妙的友好关系,它们互为友邦,相得益彰。比如,印度有一种体壮力大、勇猛无比的犀牛,天生眼小近视,生活很是不方便。恰好有一种叫牛鹭的小鸟,专门伺候”犀牛,停在它的身上,啄食犀牛皮肤内藏着的寄生虫,这样

  • 职声里的蝉类哲学

    我想很多人都知道蝉,一种从卵到成虫最短也需要一年、最长达十七年之久的昆虫。它们呆在暗无天日的地底下忍受着黑暗和阴冷,它们把一生的热情都绽放在破土而出后对阳光的赞歌中。那是生物界的生存法则,而在人类现实的职场中也一样有秉着蝉类哲学生存的人,小

  • 从尴尬开始

    他貌不惊人,毕业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地方院校,而且只有大专学历,可是在满满一屋子来自各名牌大学,有着硕士博士头衔的应聘者中,他的表现却让人以为他是个哈佛留学生。尽管他很自信,可是面试官还是很快掂出了他的分量:他在专业能力方面并不能胜任这个职位

  • 惶 恐

    车子驶出经贸局的大门没多远,局长突然拍了拍司机小李的肩膀,让他把车停下来。车子停稳后,局长拉开车门,走了出去。街道很宽,路两边的法国梧桐枝繁叶茂,行色匆匆的人们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上班下班的整天坐单位的专车,猛一下子站在风和日丽的大街上,局

  • 遗 产

    在机关工作的小刘,工资不高,日子过得虽紧张些,但倒也平平静静。忽然某一天,小刘接到一封海外来电,说他们家一位在海外的亲戚病故了,临终居然指定小刘为他的遗产继承人。这位亲戚是小刘爷爷的表兄弟,自己没有子女,说为了报答小刘爷爷当年对他的帮助,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