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痿证

痿证

痿证是指肢体痿弱无力,不能随意活动,或伴有麻木、肌肉萎缩的一类病证。以下肢痿弱为多见。

湿热型

本型因外感湿热之邪,闭阻经筋,弛张不收而引起。临床表现为下肢痿软、面黄身重、恶热喜凉、尿黄、便秘、苔黄腻等。取足阳明经穴,并配合局部经穴,用平补平泻法。

穴位:足三里、解溪、髀关、合谷、曲池、上肢者,加手三里、肩髃、外关;、下肢者,加阴陵泉、三阴交、阳陵泉、环跳。

肺热型

本型因七情内伤,悲忧、思虑无穷伤及脾土肺金而致。临床表现下肢痿软,喉干鼻燥,口渴心烦,小便热痛,舌质红、苔黄,脉细数等.取手太阴肺经穴,用平补平泻法。

穴位:少商、列缺、尺泽、上肢者,加合谷、曲池、肩髃;、下肢者,加足三里、阳陵泉、环跳。

肝肾阴虚型

本型因房劳过度,纵欲无常,致其阴亏损,精液耗竭,筋脉失常所致。临床表现下肢渐痿、甚而不用,头目眩晕,腰痛,遗精,早泄,舌质嫩红,脉细数。取背命、足少阴经穴,用补法。

穴位:肾俞、肝俞、大溪、三阴交、若上肢者,加曲池、阳池、肩髃;下肢者,加阳陵泉、丘墟、八髎、环跳。

心脾两虚型

本型因饥饱劳役.饮食劳倦伤及脾胃,则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而致。临床表现下肢痿软、面色萎黄、体倦神疲、不欲饮食、心悸、健忘、失眠、舌质淡红、脉虚弱等。取背俞、足太阴经穴.以补法。

穴位:心俞、脾俞、膈俞、太白、内关、中脘、若上肢者,加大杼、肩髃、曲池、合谷;、若下肢者,加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悬钟。

气虚痿型

本型因气虚.则不能养筋脉,故手足痿弱、不能举动,头痛眩晕,怯寒自汗,倦怠少气,面白懒言,舌质淡红,苔薄白等。

取背俞、任脉及足阳明经穴,用补法。

穴位:脾俞、肺俞、气海、关元、足三里、若上肢者,加肩髃、手三里、阳溪;、若下肢者,加伏兔、阳陵泉、悬钟。

猜你喜欢

  • 如何判断脾虚还是脾湿?该怎样调理?

    咱们首先说脾虚,脾虚它主要的症状是乏力,气短,中医讲,脾主气,脾主要运化气血,脾虚的时候,当然了气不足,气不足就会乏力,气短,没有劲,胸闷。脾虚,脾胃是相等的,那脾虚的时候食欲不振,没有胃口,不想吃饭,吃完了之后,也觉得不消化,然后,会有大

  • 经常腰痛与这3个原因有关,教你有效缓解。

    第一个,就是劳累过度,主要是指重体力劳动者,还有久站久立久坐的这些人,通常重体力劳动者,要搬重物,那么这个腰就要吃力,长此以往,就会对这个腰椎,还有周围的肌肉造成损伤,那平时工作的时候,需要带上相应的护具,来保护这个腰部,久坐久立的人应该适

  • 血管堵塞4个自查小妙招

    大家都在关心自己的血管堵没堵,总会想很多办法去验证它,我们现在讲的常见的冠心病应该是冠脉堵塞50%以上才能确诊,那么一般出现症状,在75%以上,这个时候才考虑下支架,那下支架要造影,毕竟,还是有一些创伤和风险的,这个下完支架之后,暂时的血管

  • 饭量越小越健康,吃得少寿命长是真的吗?

    咱们现在,营养比较过剩,人摄入热量比较高,所以现在不管是冠心病,高血压,还有糖尿病,发病的年龄,都日趋前移了,所以很多人就说应该吃得少,甚至以前我们这个古代的一些传统的观念,也提出过,叫过午不食,因为这样是最健康的。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首

  • 头疼对应的脏腑不同,教你对症止痛

    最常见的咱们就是头后的疼痛,就是后脑勺这个部位,那么它对应的就是足太阳膀胱经,一般这个部位疼痛,都是跟外邪侵袭有关,或者是风寒侵袭,或者是风热侵袭,袭扰了膀胱经,出现了这个头后的疼痛,因为后脑勺这部分,就是足太阳膀胱经走行的部分,治疗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