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秋季保湿先要润燥玉洁肌肤

秋季保湿先要润燥玉洁肌肤

秋季养生还要先润燥

人与自然界的气候息息相关,又由于南方地处亚热带地区,多火、湿热,当气候、地理环境,再加上常常山珍海味、煎炒焖炖炸等饮食方式,造成人体干燥易上火,此时一“润燥”便成了广东人一入秋就挂在嘴边的不能松懈的工作。

秋天怎一个“燥”字了得

阿宁向来都爱在长假往外跑,不是去里旅游就是去那里探望朋友,这不,国庆节她又跑江西玩了6天。又是火车又是长途汽车的,玩起来还挺辛苦,本身休息就不大好,再加上当地天气寒冷又干燥,看她从江西回来的样子真是又“残”又没精神,不能不说她的确是“花钱买了难受”。阿宁也很苦恼啊,就6天,脸皮变得又干又黄,还脱皮,喉咙又痛,反正,浑身都感到不舒服,话也不想说了。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内科的李爱华主任医师说,秋天一来,人们首先就容易感觉到皮肤绷紧了、口干了、舌燥了、喉咙也容易发痛了,她认为,秋天的天气特点就是“燥”。燥邪易伤津液,使人体皮肤干燥皲裂,也使口鼻干燥,还会有咽干口渴的感觉。燥邪又易伤肺,肺失宣降,继而出现以少痰为特征的干咳,或痰中带血等症状。

外燥内燥、早秋晚秋均需润燥

不少中药的药膳、凉茶方,都是秋季润燥的可选方法,李爱华医生说。燥邪可致病,不润则易生病。秋燥分内燥、外燥两类。外燥是由于感受了外界干燥的气候而发病,由于外燥多从口鼻进入体内,它首先多表现为口、鼻等部位的干燥,而所致病多从肺部开始。内燥则是内脏津液亏损所致,多表现为高热、呕吐、腹泻、出汗,及发生在出血过多之后。由于成因不同,治疗方法也就不一样:治疗外燥宜轻宣,对付内燥则宜滋润。

除此之外,外燥也有温燥和凉燥之分,早秋有夏火之余气,此时多为温燥,晚秋则接近冬天,寒气渐逼,此时空气中水分也会减少,多表现为凉燥。

秋季凉茶重养阴

李爱华医生指出,秋季与春夏、长夏、冬季所选用的凉茶不同。春夏两季阳气升发,此时应选用轻清的凉茶。以免过度发散,耗损气阴;长夏则易感暑而湿,选择凉茶以清热消暑祛湿为主;冬季阴气至盛,人体腠理致密,阳气内敛,选用凉茶时不应过寒过猛,以防伤及阳气。至于当季正值一年之秋,秋季多燥邪,燥易伤肺,因此该饮的是清肺润燥养阴的凉茶。编辑:闲云

猜你喜欢

  • 颈椎病的症状与治疗方法

    颈椎病的手法治疗,其中有一类就是椎动脉型颈椎病,那么它的症状就是一个头晕,经常我们说这种小关节紊乱,导致我们颈椎破坏之后,那么它就会出现椎动脉的供血这种不够,过性的痉挛,导致一过性缺血系列症状。这个很多病人到恐惧,脖子不太敢动,越不动越加了

  • 膝关节炎治疗最佳的方法

    膝关节炎的治疗呢,我们提出了一个三联疗法,传统上我们认为【三分治七分养】,现在我们发现其实更多的这个运动才是核心要素。我们改一个字,【三分治七分练】,这个一字之差含义不一样了,特别突出这种运动的这种效果,特别是我们说臀腿,大腿前面后面,里侧

  • 健脾祛湿吃什么药效果最好

    身体湿气重,常用的健脾祛湿六味药分享给大家。1.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除胀和胃的功效。2.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的功效。3.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4.苍术:具有健脾燥湿、祛风散寒的功效。5.厚朴:具有温

  • 糖尿病的早期表现有哪些?

    很多人质疑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其实中医治疗糖尿病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大家常说的三多一少症状,其实在很多中医古籍中都已经有记载。糖尿病的中医病机呢,主要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早期的表现呢,主要是以肝肾阴虚为主,到了糖尿病肾病的阶段,常常会

  • 咽喉疼痛吞咽口水疼,怎么办?

    嗓子疼在生活中很常见,很多人嗓子一疼就以为是发炎了,其实原因有很多种,需要辩证对待。比如嗓子疼常见的表现一般是咽喉肿痛,有异物感,这种症状中医称之为风热喉痹,西医叫急性咽炎,主要是风热邪毒导致。还有一种除咽部疼痛以外,伴有扁桃体红肿,或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