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针灸]头针疗法

[针灸]头针疗法

「概述」

头针疗法,又称头皮针疗法、颅针疗法,是根据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的理论,在头皮划分出皮层功能相应的刺激区,在有关刺激区进行扭亏为持续、快速捻针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本疗法是在传统的针灸医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头为精明之府。”明代张介宾谓:“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说明头部与人体内的各脏腑器官的功能有密切的关系,头面部是经气汇集的重要部位。本疗法1972年首见报道。经过近10多年的临床实践,医家对头针刺激区的定位、适应范围和刺激方法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充实和发展了传统的针灸方法,并逐渐成为一些国家临床医生常用的治病方法之一。为了适应国际针灸学交流和发展的需要,中国针灸学会组织专家多次研究讨论,按分区定经,经上选穴,并结合古代透刺穴位方法,制定了《头皮针穴名标准化方案》。

「基本内容」

一、取穴方法

1.前后正中线:从眉心至枕外粗隆下缘的头部正中连线。

2.眉枕线:从眉毛上缘中点至枕外粗隆尖端的头部侧面水平连线。

此两条线为临床上头皮针穴位定位取穴的标准线。

二、选穴原则

1.单侧肢体病,一般选用病肢对侧的刺激区。双侧肢体病,选用双侧刺激区。内脏或全身性疾病,选用双侧刺激区。

2.一般针对不同疾病在脑部的定位,选用该代表刺激区为主,还可根据兼证选用其他有关刺激区配合治疗。如下肢瘫痪,除选用双下肢运动区外,还可配足运感区;上肢瘫痪又肩关节疼痛时,可针上肢运动区配上肢感觉区等。

「操作方法」

患者取坐位或卧位,选定刺激区后常消毒。

选用28~30号、长1.5~2寸的毫针,与头皮呈30°角,快速将针刺入头皮下,然后缓慢捻转进针,达到一定深度。运针时只捻转不提插,一般以拇指掌侧面和食指桡侧面夹持针柄,以食指掌指关节快速连续屈伸,使针身左右旋转,捻转速度每分钟应在200次左右。进针后持续捻转2~3分钟,留针5~10分钟,反复操作2~3次即可起针。偏瘫患者留针期间应配合肢体功能活动,能提高疗效。

进针后亦可在主要刺激区用电针仪通电,以代替手法运针,频率200~300次/分,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天或隔天针1次,10次为一个疗程,休息1周,再作第二疗程治疗。

「禁忌症」

有高热、急性炎症及心力衰竭等症时,慎用头针治疗。

「注意事项」

1.治疗时需掌握适当的刺激量,注意防止晕针。

2.中风患者急性期,如因脑溢血引起有昏迷、发热、血压过高时,暂不宜用头针治疗。如系脑血栓形成引起偏瘫,宜及早采用头针及体针治疗。

3.头皮血管丰富,容易出血,起针时要认真检查每一针孔,有无出血和血肿。如有出血,则应用消毒干棉球压近针孔片刻,直到血止。

「按语」

头针疗法具有疏通经络、流行气血、促进血循、改善神经的传导功能和调节神经肌肉兴奋性的作用。该疗法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效果尤为突出。而且头部一年四季均暴露在外,针刺又无任何危险性,故而既方便又安全。如患者需较长时间留针,可带针活动、工作和学习,均无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 扭脖子咔咔响是什么原因

    扭脖子的时候发出响声,就是所谓的颈椎弹响,一般有四种原因会出现这样的弹响。一、颈椎关节间有小气泡。如果人体关节间的滑液之中存在气体的话,那我们扭转脖子时气体就会快速释放形成气泡,就有了我们听到的咔咔的声音。二、肌腱韧带与关节摩擦。长时间低头

  • 上火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一、体质问题有的人天生体质偏热,所以比体质偏寒的人来说更容易上火。二、饮食问题,平时经常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及油腻的食物,或者长期进食补阳之品,损伤阴液,容易上火。三、作息问题以及情绪因素,熬夜伤阴,烦躁易怒亦伤阴,两者也会导致上火。上火的原

  • 睡前泡脚的好处和坏处

    很多朋友睡前泡脚的习惯,在中医体系中,人体是一个阴阳平衡的整体,白天阳气较盛以满足人体的正常活动,而夜晚亢奋了一天的阳气要慢慢地潜到阴分里,这样才可以好好休息。所以在晚上泡脚对人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不仅可以加快脚部的血液循环,增加人体的新陈

  • 烧心是什么原因?

    烧心很多人都经历过,吃多了油腻辛辣,比如火锅或者撸串会觉得心口中火辣辣的烧。那么问题来了,烧心烧的真的是心吗?其实并不是,烧心烧的并不是心脏,也不是胃,而是心脏后面的食管被胃酸烧了。胃本身就是产生胃酸的器官,有保护粘膜,可以耐受胃酸,但食管

  • 干耳屎和湿耳屎的区别

    耳屎医学上叫耵聍,耵聍分为干耳屎和湿耳屎。在空气中干燥后,橙黄色薄片状称为干耳屎。有的耵聍状如粘稠的油脂,称为湿耳屎,俗称油耳。干和湿并无好坏之分,均为生理现象,如果你是油耳可能是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引起的。一、遗传因素父母双方有一个人有油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