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季节转换专家教你科学吃药

季节转换专家教你科学吃药

夏秋转换的季节是各种疾病易爆发时期。如何科学用药?药学专家告诫,只有对药疗有科学的认识,并注意正确的用药方法,才能达到好的疗效。

药物学专家杜文明表示:

首先要明确,绝对不能把药物作为治疗疾病的唯一选择。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能治疗所有的疾病,也不可能任何疾病都能完全靠药物来治疗,需要配合饮食、生活、运动来相辅相成,才能达到最好的疗效。许多药物的使用,只是减轻疾病的症状,真正根治疾病还需要自身抵抗疾病的免疫力的提高。因而,患者需要有规律健康的生活习惯、均衡营养的饮食、愉悦的精神生活,才能达到治疗效果,否则将会降低药物疗效,增加不良反应。尤其是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患者保持规律、健康的生活更为重要。

其二,几乎所有的药物都可能产生好、坏的作用,因而在使用药物之前,必须了解药物的疗效、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同时也要认识到不良反应是因年龄、性别、身体健康的程度等不同,而有不同的影响。不能“因噎废食”,因为害怕药物不良反应,而盲目不服药或减少剂量,这样只会延误治疗,带来严重后果,甚至也会带来药物不良反应。例如:盲目减少抗菌药物剂量,药物不能达到发挥疗效的剂量,不但不能发挥杀菌作用,而小剂量的药物又可以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导致严重后果。

其三,服用药物时,一定要遵从医师或药物说明书告知的预防不良反应措施,没有经医师的同意,绝对不可自行增加服用剂量,并请教医师,服用的处方药之间或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之间,是否会产生交互作用,甚至可进一步询问医师,处方药和酒精、食物一起服用时,是否会产生交互作用。有些药物的副作用在用药后数个月、数年后发生,或是在药物疗程结束后才发生,但大部分的副作用是可预期的。有些副作用是安全的,但有些是危险的警讯,遇到此情形时,必须立刻停药,和医师讨论,并及时向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机构报告。

杜文明还认为,患者用药还须注意以下几点:

明确诊断,有的放矢。如发烧时先要查清原因,不要动不动就应用抗菌素。腹痛原因不明者,切忌打止痛针,否则不仅增加病人负担,更严重的是遮盖症状,延误病情。

不可任意加大剂量或过早停药。病人治病心切,认为多吃药,病好得快,其实不然。如青霉素杀菌浓度以最低抑菌浓度的5-10倍为佳,高于此浓度杀菌能力并不增加,反而会增加毒性反应。哮喘病人服氨茶碱,用量过大会使心跳加快。所以用药剂量,必须严格遵守医嘱。过早停药,也是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如治疗结核病需要长期服药,可是有些病人症状稍好一些就不再服药了。结果疾病好好坏坏,药物停停用用,疾病迁延不愈,这不仅浪费药物,而且会产生耐药性,增加治疗的难度。

此外,病人最好也要适当了解自己的病史,例如老年哮喘病人如果无高血压史,就不能用肾上腺素治疗,否则可能会发生危险。心绞痛伴有支气管哮喘的病人,使用心得安,可加重支气管痉挛。患有慢性肝病的患者,应避免应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以防进一步损害肝脏,加重病情。过敏体质及有过敏史的人,用药更应特别慎重。

猜你喜欢

  • 体内痰湿重都有哪些症状?怎么调理

    痰湿体质发生多是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的脏腑功能失调,这种脏腑多则之于我们常说的肺,脾,肾和三焦了。这种情况下所见的临床表现多见于神疲、乏力、体重、头重如裹、舌体胖大,苔白厚腻。那么下面我就要给大家讲一讲常见的几种痰湿体质的问题了。那么哪几种呢

  • 脾胃虚弱,一吃凉的就拉肚子,吃什么药?

    在临床上经常能见到这样的患者来描述自己,可怕冷了,同时大便还不成形,稍微吃点凉东西就出现了腹泻之症。这种情况下,这个患者还会告诉你,他可累了。你再仔细看看,患者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象可见沉缓之象,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

  • 中药古方平胃散

    女, 35岁,自述脘腹胀满不适,食少纳差口淡,只有恶心的临床表现,自觉身体沉重。大便的情况呢,患者的描述是大便溏薄,再来就诊的时候再详细问了患者,除了有这样临床表现,我们看到的舌脉,舌苔白厚腻,脉是一个缓的,那这个病人是个什么样的问题呢?其

  • 治疗风邪头痛的方子

    今天我们就跟大家来分享一首出自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川芎茶调散。那么川芎茶调散主要解决的就是外感风邪,从我们这儿看的病因来说,它的病因很简单,就是风,当然我们也知道风多兼加的就是寒和湿,那么我们这个地方的病因其实最最主要的就是风邪了,所以

  • 睡觉打呼噜是身体哪里出现问题了?

    我之前接诊过一位这样的患者,男性, 49岁,体型肥胖,他的问题就是睡觉打呼噜特别响,并且已经十余年了,吵得身边人根本睡不着,到后来他开始是不是被呼噜憋住,甚至被自己的呼噜憋醒,到了第二天出现就是我们这儿提到的头晕乏力,患者还有记性不好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