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花生与花生肽

花生与花生肽

传统中医药认为,花生性平、味甘,润肺和胃,治燥咳,并有通乳的功效。经常食用可养血补血,补脾润肺,有滋润肌肤的效果。

现代人对花生的认知可能会认为花生除了是佐酒、零食之小食外,最多的就是花生可以用来榨油罢了。的确,花生是食用油的重要来源之一,花生油中含有丰富的植物固醇,其中富含的β-谷固醇,经研究证明具有预防心脏病及肠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功效。除此之外,花生油中还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血液中的总胆固醇和有害胆固醇。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克里斯登森特教授在对橄榄油膳食和花生油+花生酱膳食的研究综合评价后认为:食用花生油及花生制品可以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降低21%。

对于整颗花生来说,提取其油脂的应用,仅仅是其一部分,《随息居饮食谱》中就这样说到“入馔颇佳,榨油甚劣”。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花生中脂肪油占40%~50%;蛋白质占20%~30%;淀粉纤维素占10%~26%,还含有维生素等,其中蛋白质中含有少量的游离氨基酸,如γ-氨基-α-亚甲基丁酸是花生蛋白中的特有氨基酸,是体内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花生蛋白和花生四烯酸(AA),具有增加纤维蛋白溶解酶之抑制作用,对血友病,原发性及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有积极作用。武汉肽类物质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在美国科学家的配合下,利用内切酶修饰复合酶技术,对花生蛋白进行定向酶切处理,制得花生肽,这可以说是一个前人从未尝试过的创新之举。研究表明,花生肽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尤其是硫氨酸的含量相当高,总氮高达14.8%,具溶解性,稳定性都优于花生蛋白,经检测证明未见豆科植物蛋白的特有的抗营养因子。动物实验发现,花生肽能有效降低血清的总胆固醇,并且还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其作用优于花生油和花生仁,还能够减少肥胖模型大鼠的腹部脂肪。

美国宇航局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就把花生作为航天食品之一,此举曾让前苏联的科学家不解,后经证实是因为花生中含有一种生物活性很强的天然多酚类物质———白藜芦醇。

白藜芦醇被法国人誉为天然抗氧化剂,在法国著名的酿造葡萄酒中就有它的踪影,这也可能是法国女性青春常驻的原因之一。科学家深入研究还发现,白藜芦醇是肿瘤疾病天然的化学预防剂,也是降低血小板聚集,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化学预防剂。

由于花生肽在制备过程中采用了膜过滤和低温干燥等工艺,经检测花生肽中的白藜芦醇含量高于花生蛋白20%,因此,花生肽具有抗衰老、抗氧化的功能。

将花生肽作为饮料的添加剂,常饮可以改善肌肤的持水性,使皮肤显得滋润。

花生肽与白藜芦醇能有效地清除体内自由基,达到抗氧化、延长细胞寿命的作用。

将花生肽加入奶中不但可以调整牛奶的风味,使之更符合中国人的习惯,同时可以增加牛奶的蛋白质含量,使营养更均衡。根据添加的比例和添加不同分子片段的花生肽,可以使牛奶变成具有不同功能的功能奶,如降脂、减肥牛奶,美容抗衰的牛奶等等。

由于花生肽的持水性非常好,在糕点、休闲食品中适量添加还可以改善口感和风味,提高蛋白质含量。

中国是花生生产和出口的大国,产量占全界的1/3,但对花生的应用还仅仅停留在油脂利用和生产花生酱等普通食品,对花生的高端应用,以及新技术的渗透非常有限,因此我们认为,像武汉肽类物质研究所开展的花生肽的研究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作者系: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主任 研究员)

猜你喜欢

  • 鬼箭羽忍冬藤外用治药疹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鬼箭羽性寒,味苦。功能活血散瘀,杀虫。《本草述》:“鬼箭羽,如《本经》所治,似专功于女子之血分矣。又如苏颂所述古方,更似专功于恶疰及中恶气之毒以病于血者也。”忍冬藤性寒,味甘,气平,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可以

  • 脾胃治疗不可忽视“脾阴”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脾胃病者,医者多倡导东垣之论,一部《脾胃论》集脾胃学术之大成,其论述详于温补而少于清滋,往往忽略脾阴治疗,后世医家也多遵其说。然脾与其他脏腑一样,也有阴阳之分。纵观古今立说,论脾阴者颇多。《灵枢·五邪》篇云

  • 《本经》桔梗功效释义

    宋永刚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桔梗为《本经》下品。原文:味辛微温。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本经》云其味辛微温,与现在的认识不同。就其味而言,现认为以苦味为主,兼有辛味。就其药性而言,也与之相左,现

  •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肩周炎

    马建国 张向峰 山东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刘某,女,53岁,2010年11月15日初诊。右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3个月余,其间某院诊为肩关节周围炎,予伸筋丹、小活络丸、独一味、芬必得、布洛芬等中西药物交替内服,及针灸、按摩、热敷、理疗、膏药贴敷,收

  • 突破禁忌当谨慎

    王树文 河北省赞皇县东街卫生所笔者近治一慢性腹泻患者,方中使用了被列为“十八反”禁忌的反药,患者服药后出现了较强的药物反应,后经辗转加减变通,继续使用反药控制了病情。恰好近日又读了贵报2011年7月29日载“使用十八反,犯禁还是突破”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