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黄芪桂枝五物汤治肩周炎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肩周炎

马建国 张向峰 山东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

刘某,女,53岁,2010年11月15日初诊。右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3个月余,其间某院诊为肩关节周围炎,予伸筋丹、小活络丸、独一味、芬必得、布洛芬等中西药物交替内服,及针灸、按摩、热敷、理疗、膏药贴敷,收效不著。右肩关节仍痛较重,遇风寒尤甚。查见右上肢外展后伸上举均受限制,肩峰及肩前部压痛明显。患者体质瘦弱,自述抗寒力差,热则体舒。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据症辨属:形体虚弱,抗寒力差,卫阳不固,风寒之邪痹着于肩关节所致。

治宜补气血助阳、祛寒通络,取黄芪桂枝五物汤化裁:黄芪30克,当归15克,白芍30克,桂枝15克,姜黄15克,羌活10克,伸筋草10克,红花10克,威灵仙10克,没药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第三煎用毛巾蘸药液热敷肩关节。二诊:服药10剂后肩关节疼痛大减,并觉有温热感,活动后较前轻松,余症俱轻。原方黄芪、白芍减为20克,桂枝、姜黄减为12克,复服10剂后,诸症消失,右肩关节活动正常。

本例辨证属气血虚弱,抗寒力差,寒邪痹着于肩关节所发。故用《金匮要略》中补气血通阳行痹的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方中黄芪甘性温,功可补气升阳;当归甘辛温,功可补血活血止痛;白芍味苦酸,功可补血缓急止痛;桂枝甘辛温,功可温经散寒止痛;姜黄辛温,功可活血通经止痛;羌活辛苦温,功可散寒通痹止痛;伸筋草辛温祛风通络为其所长;红花辛温,可活血通经止痛;威灵仙辛咸温,可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没药苦辛平,可活血止痛,诸药互用,共奏祛风散寒、温经通络、活血止痛之功。

猜你喜欢

  • 应用经方须注意药量配比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中医自古流传一句话:“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药量”,就是说中医治病,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必须药量轻重适宜,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笔者认为,这里所说的“药量”,不仅仅是指方剂中药物的剂量,更重要的是指药量间的配伍比

  • 芍药汤加减治痤疮

    李军 四川省巴中市中医院痤疮,俗称青春痘、粉刺、暗疮,是青春期常见的皮肤病,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中医学称之为“粉刺”、“面粉渣”、“酒刺”、“风刺”等,并认为素体阳热偏盛是痤疮发病的根本;饮食不节,外邪侵袭是致病的条件;

  • 宣肺通腑法治疗咳喘验案

    刘某,女,53岁,2010年10月24日就诊。患者既往有支气管哮喘病史30余年,两日前因接触油漆,出现气紧喘息,自行吸入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后,未见明显缓解,遂到门诊就诊。刻诊见患者气促,呼吸困难,面色发绀,喉间痰鸣,诉夜间喘息不得平卧,咯白

  • 高氏揉捏法治小儿伤食泻

    孙亚威 江苏省新沂市中医院乔某,女,1岁,2011年8月15日初诊。患儿腹泻5天,一日4~5次,大便酸臭如败卵。夹有奶瓣,含少量黏液,神疲,伴呕吐,食欲不振,哺乳后即泻。笔者采用“高氏揉捏法”治疗一次泻止,巩固3次而愈。具体操作如下:揉腹:

  • 月经不调针灸治疗技术

    月经不调是以月经周期异常为主症的月经病,临床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几种情况。月经周期缩短,经行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日一行者,称月经先期。月经周期延长,经行错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者,称月经后期。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