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打针输液时需要注意什么?

打针输液时需要注意什么?

打针和输液是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中最常用的技术手段,但是现在却存在着因注射过度而被专家称为“滥用”的危险,不安全注射导致医源性感染和血源性疾病传播的例子不胜枚举。所以,尽量避免注射方是不增添疾病的方法。

受访人王克安教授:流行病学家,计划免疫学家,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秘书处主任,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前不久,在东北某市发生的艾滋病带毒者献血,导致传播20余人的事件,就是突出的不安全注射教训。

冬天是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也是打针和输液密度最高的时段。基于防止通过针头的接触传染上其他疾病的出发点,安全注射,适度注射,方是没有副作用的治疗。

不安全注射传播乙丙肝、艾滋病和部分肝癌、肝硬化发病

采访人:王教授,您在各种场合称不安全注射是无声的杀手和瘟疫,为什么样说?

王克安:因为不安全注射是一被大家忽视的公共安全问题。使用未经消毒或者不合格消毒的注射器或穿刺器具,重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规定,连续注射时共用针头或换针头不换针管,操作技术不正确,注射的废弃物处理不当等等,都是不安全注射。

不安全注射在我国是个严重问题,上亿肝炎的感染者和艾滋病毒感染形势日趋严峻,就是最好的例证。应该看到,很多传染病是不安全注射行为造成的。比如常见的葡萄球菌传染等。而传染上分枝,则能使注射的局部引起脓肿溃疡,特别不容易好。艾滋病毒及乙肝(专题 访谈 咨询)和丙肝的传播,则是最麻烦和最可怕的。

采访人:这样的例子多吗?

王克安:不胜枚举。据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的估计,全球每年人均注射3.4次,其中不安全注射的比例高达40%,造成全球每年有2170万人感染乙型肝炎,在新感染病例中占32%;使200万人新感染丙型肝炎,占新感染病例总数的40%;使26万人感染艾滋病,占新感染病例总数的5%,在南亚这一比例可能已高达9%。另外,肝癌的28%和肝硬化的24%也可归因于不安全注射。全球每年死于不安全注射的人数达50万人。

我国不安全注射问题非常突出

采访人:我国的具体情况怎样?

王克安:情况非常严重。在全球,不安全注射使130万人提早死亡,其中我国占29.4%;造成2600万寿命年的损失,直接医疗费用达5.35亿美元,我国占26.5%。

我国每年约注射50亿次,是全球最大的注射大国,非安全注射行为非常突出。在某些省份,不使用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进行注射的比例达30%。调查表明,20%的乡村医生认为,注射过程中只要没有明显回血现象,就可以重复使用注射器;为严重的是,共用一次性注射器造成艾滋病病毒在中国迅速传播。

我国肝炎患病率高,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总数达1.2亿多,估计每年新发病例达120余万。我国艾滋病感染者也逾百万。1995年前后因不规范和非法采供血活动造成的艾滋病传播,涉及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现在重点村供血浆人员的感染率一般为10%-20%,最高达60%。

采访人:真可怕!怎样才能避免因为打针输液给自己添病?

王克安:需要从两方面考虑。首先是促进安全注射。安全注射意味着确保各种注射,包括输液、输血及其制品等,无论是用于免疫预防还是用于治疗目的,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对任何人都是安全无害的。这就是说要做到“全面、彻底”或“百分之百”的安全注射,英文为“UniversalSafeInjection”。其次是减少不必要的注射、输液、输血,保证每次注射都是安全的以及安全处理废弃物。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

采访人:可是大家觉得打针输液是很常见的治病办法。

王克安:没错儿,注射是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中最常用的技术手段,但是注射在世界各地都在被滥用。在发展中国家,每年大约有160亿次各种注射,其中95%以上用于治疗目的,约3%为免疫预防注射。据报告,70%用于医疗目的的注射或是不必要的,或是可以通过口服途径给药代替的。这往往是由于病人希望医生给予注射治疗,认为注射的疗效快,同时认为医生也将注射作为最好的治疗办法。而医生则认为注射疗法可以使病人满意。另外,有的可能是为了获取较高的服务费。

任何疾病都可以通过打针输液来治疗,但是有些情况是可打可不打,要根据不同的疾病、人群和特殊地区进行分类。孩子一发烧就打针,对个人来说是快一点,但是也增加感染的风险、药物副作用的风险,更可怕的是增加过敏的风险。尤其是血源性注射,有一个窗口期的问题。比如艾滋病毒,根据人体的免疫反应,一般感染两周后才能检测出来,即使现在时间提前了,但是提前到一天的却没有,所以极大增加感染风险。

采访人:患病时应该怎样做才能远离不安全注射?

王克安:把治病的习惯改一改。我认为,患病时,可以吃药的就不要打针,能打针的就不要静脉输液,公众应该具备这样的自我保护意识。在看病时,也可以把这个想法跟医生提出来,寻求最好、最安全的解决方案。

猜你喜欢

  • 经方治呕案

    蒋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闫敏,女,35岁,2011年8月6日初诊。恶心呕吐8月余,饭后即吐,饮水也即吐,夜间从鼻中流水,量多。经中西医治疗无效。刻诊:饭后饮水即恶心呕吐,打嗝即吐,夜间鼻中流清水,消瘦,纳差,大便头干,日4~5次,尿频

  • 治百病皆以固护胃气为要

    牛群 甘肃省庄浪县杨河乡卫生院 孙芳芳 甘肃省庄浪县赵墩乡卫生院胃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之仓、气血之海,与脾合称为“后天之本”。胃之受纳腐熟功能正常,表现为食欲如常,舌苔淡白,面色荣润,脉象不浮不沉、从容和缓、节律一致

  • 眩晕案——阎艳丽运用经方治验(1)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编者按:阎艳丽为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河北省第二批中医药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出身中医世家,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40余年,临床善以经方化裁治疗百病,其学生总结其运用经方治验五则,本版今起陆续介绍。陈某某,女,成年

  • 高热危象中医诊疗技术

    各种原因使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中医学认为,凡六淫邪毒、疫疠之气入侵肌腠,正邪相争,或内伤七情,饮食劳倦而致人体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调,表现以发热为主要症状,体温升高在39℃以上者,称为高热。临床可分为外感高热与内伤高热,以外感高

  • 活用经方治脑囊虫病

    苗小玲 河南中医学院经方研究所脑囊虫病是由寄生虫(猪绦虫为主)所传染的一种顽固性脑组织及大脑中枢严重损伤的颅脑内疾病,病人痛苦大,后遗症多。根据临床特征可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及混合型。河南中医学院王付教授多年临床用纯中药治疗本病,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