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十二指肠壅积症分型治疗

十二指肠壅积症分型治疗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十二指肠壅积症是指各种原因引起十二指肠远端或瘀空肠交界处部分狭窄、梗阻,以致十二指肠近端扩张,内容物壅积而产生的一种综合征。临床见呕吐呈喷射状,脘腹急性绞痛,可放射至右上腹、剑突下或背部,伴有嗳气、恶心、肠鸣、便秘等,但以呈间歇性,呕吐物夹有胆汁,上腹部或脐周围疼痛,一般在餐后1~4小时发生为特点。长期发作可导致营养不良,消瘦,内脏下垂等中气下陷症状,甚至出现血管神经方面的异常,如头痛、失眠、荨麻疹等。可根据临床表现与体征,采用X线胃肠检查予以确诊。

本病属于中医学“呕吐”、“反胃”、“胃痛”等证范畴。主要因饮食不节,劳逸失度,或因郁怒忧思,伤及肝脾所致。临床发病机理多为肝郁脾虚,胃肠不能腐熟水谷,通降失调,气机阻滞,久之脾胃壅积而发病。辨证分以下4型治疗:

肝胃不和 症见胸胁胀痛,彻及腰背,嗳气吞酸,恶心呕吐,口苦,情志不畅时加重。舌质红,苔薄黄,脉象弦细。治宜疏肝和胃,降逆止呕。方选四逆散合温胆汤加减,药用柴胡、白芍、枳壳、半夏、茯苓、陈皮、旋覆花、竹茹、厚朴、香附、代赭石等。

肠胃积热 症见食后脘腹胀闷,伴有灼痛,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吞酸嘈杂,呕吐宿食酸臭,纳呆心烦,便秘或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象滑数。治宜清胃泻热,和中降浊。方选竹茹汤加减,药用竹茹、姜半夏、山栀子、青皮、陈皮、郁金、枳实、大黄、黄芩、代赭石、黄连、甘草等。

气滞血瘀 症见脘腹胸胁胀满疼痛,食后、午后及夜间为重,疼时喜暖喜按,嗳气,或有呕吐。舌质暗有瘀斑,苔白,脉象沉细或弦涩。治宜行气化瘀,降逆止痛。方选膈下逐瘀汤加减,药用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丹皮、乌药、延胡索、枳壳、香附、半夏、旋覆花等。若胁痛口苦,便干腹胀者可用大柴胡汤加减,药用柴胡、黄芩、枳壳、半夏、白芍、大黄、旋覆花、延胡索、厚朴等。

脾虚下陷 症见病程日久,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气短声微,倦怠乏力,胃脘胀闷,食少纳差,腹部可见肠型,大便时稀时干,甚则朝食暮吐。舌质淡,边有齿印,苔薄白,脉象细弱。治宜健脾升阳,和胃降浊。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用黄芪、党参、炒白术、当归、半夏、枳壳、青皮、陈皮、吴茱萸、升麻、柴胡、黄连、炙甘草、红枣、生姜等。

猜你喜欢

  • 三脉同诊救危症

    雷鸣 湖南省常德市第二中医院患者邵某,男,63岁,农民。2009年3月21日上午在田间劳作时突发呆滞不语,约十分钟后又似乎清醒,而回家休息,时而烦躁,时而抑郁,渐至神志欠清,先后前往多家中西医院住院治疗,诊为“重症病毒性脑炎”,予抗病毒、抗

  • 小儿惊厥中医诊疗技术

    小儿惊厥是脑功能暂时紊乱导致神经元导常放电所致,为儿科常见症。一般以1~5岁小儿为多见。临床表现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全身痉挛性或强直性、限局性抽搐,发作时间过久,可因缺氧引起脑组织不可逆性损害。中医学称之为“惊风”,由于发病有急有缓,证候表现

  • 决明子治石淋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决明子味微苦微甘,性平,微凉。归肝、肾、大肠经。功能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神农本草经》将决明子列为上品,谓其“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通、泪。服益精光,轻身”。《日华子本草》言其“助肝气,益精;用水为

  • 倒换法治顽固性鼻衄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倒换法,以金元刘河间(《宣明论方》卷十五)的倒换散为代表方。此方治癃闭不通,小腹急痛,无问久新。亦属关格之病。《诸病源候论·关格大小便不通候》指出:“关格者,大小便不通也。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

  • 失瘖辨治

    郭俊田 河南省西华县人民医院失瘖有虚实之分。《景岳全书》曰:“喑哑之病当知虚实;实者其症在标,因窍闭而瘖也,虚者其症在本,因精气内夺而瘖也。”《张氏医通》曰:“失音大都不越于肺,然须以暴病得之,为邪郁气逆,久病得之为津枯血槁……”实证 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