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我国学者解析水杨酸类药降糖作用新机制

我国学者解析水杨酸类药降糖作用新机制

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系徐国恒教授的实验室,最近对阿司匹林等水杨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新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研究,阐明了水杨酸类药物直接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的脂肪分解即甘油三酯水解效应,是该类药物降低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的细胞生物学基础。这一研究表明,脂肪组织是水杨酸类药物作用的有效新靶点,有助于加深对其复杂的药理作用和机制的理解。相关研究论文日前已在药理学界权威学术期刊《分子药理学》网络版发表。

早在100多年前科研人员就已发现,作为传统的非甾体抗炎药,大剂量水酸类药物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尿糖和血糖,并降低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的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然而,随着上世纪50年代前后磺酰脲类和二甲双胍类降糖药物的出现,水杨酸类药物的降糖作用似乎逐渐被现代医学遗忘和忽视。最近几年,随着两种新开发的噻唑烷酮类抗糖尿病药物因严重的不良反应被相继撤市,经典的水杨酸类药物的胰岛素增敏和降糖作用重新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关注。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肥胖、炎症与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一方面,以脂肪细胞数量增多和体积增大为特征的肥胖本身即被认为是一;另一方面,正常人或处于炎症状态的患者,特别是肥胖患者的脂肪组织能产生大量的炎性因子,包括TNFα。如果说肾上腺素是刺激生理性脂肪分解的重要激素,而TNFα则是刺激脂肪分解的主要病理炎性因子。TNFα缓慢而强烈地刺激甘油三酯水解,释放出大量的游离脂肪酸进入血液循环,使血中游离脂肪酸浓度的持久性升高,进而抑制葡萄糖的利用,是导致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徐国恒教授推测,水杨酸类药物的降血糖效应,可能与其降低血浆游离脂肪酸,进而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关。然而,此类药物降低血浆脂肪酸的药理机制并不清楚。由于血浆中的游离脂肪酸主要来自脂肪组织的甘油三酯分解,他们进一步推测,水杨酸类药物降低血浆脂肪酸的药理机制可能与其抑制TNFα刺激的甘油三酯水解有关。

徐国恒教授领导研究人员在大鼠成熟脂肪细胞上详细研究了水杨酸钠对TNFα刺激的脂肪分解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结果表明,在临床抗炎治疗剂量范内,水杨酸钠能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TNFα刺激的甘油三酯水解,抑制游离脂肪酸由脂肪组织向血液循环的释放。在分子水平上,水杨酸钠这一作用的机制与其抑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磷酸化和抑制脂肪细胞内cAMP增加有关。油滴包被蛋白perilipin是调节脂肪分解的双向分子开关,TNFα可通过下调perilipin并增加perilipin蛋白磷酸化而刺激甘油三酯水解;水杨酸盐则完全阻断了这些效应。更进一步发现,水杨酸盐虽然并不改变脂肪水解酶的蛋白水平,但能有效抑制TNFα升高的脂肪酶活性。不仅如此,水杨酸钠既能降低基础脂肪分解,又能阻断高浓度葡萄糖本身刺激的甘油三酯水解。因其有助于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浆游离脂肪酸浓度,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这一作用在糖尿病患者全身组织细胞处于高浓度葡萄糖的环境下具有重要意义。

这项研究从新的角度阐述了阿司匹林类药物降低血浆游离脂肪酸和增加素敏感性的细胞分子通路和机制,为进一步认识阿司匹林类药物的新靶点和拓宽其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资料。

猜你喜欢

  • 肚子响,胀气,还放屁,是怎么回事

    这个肚子咕咕响,总排气多是怎么回事儿呢?有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肚子总咕噜响?为什么排气还多呢?其实不管是胃还是肠出现这种咕咕声呢,其实就是一种气过水声,或者是通过那种比较稀的食物或者分辨的时候产生的这个声音。中医认为呢,它主要是有两个原因,第

  • 心脏供血不足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讲一讲心脏供血不足有哪些表现,心脏供血不足呢,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的一种状态,它主要的表现呢是胸闷,胸疼,呈阵发性,通常会在劳累啊,情绪激动啊,寒冷啊之后诱发,那么中医呢,通常把这类疾病呢,归结为胸痹,心痛,或者是心悸,怔忡等

  • 不吃晚饭到底对身体好不好

    第一,就是不吃晚饭会导致什么呢?胃酸分泌增多,损伤胃粘膜,损伤胃粘膜之后啊,这个胃口啊就更不好了,就更不爱吃饭了,这样就瘦得更快,因为人体有这个生理周期,这个胃液也有它分泌的规律,你即便不吃饭,到了晚饭这个时间胃酸也会分泌,胃酸的酸度是很高

  • 喉咙干痛 咽口水都痛怎么办

    这个喉咙干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情况。咽痛喉咙干痛不仅仅是在冬春季易发生,那么在夏秋季也同样,因为夏季火热之邪旺盛,火热上炎,首先就会侵袭咽喉,鼻腔等等这样的部位,那所以今天我讲四个小妙招来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喉咙

  • 心慌胸闷气短是什么原因

    很多人有心慌、胸闷、气短的情况,严重的还伴有疼痛,去医院检查做心电图都是正常,于是西医诊断为说你这是心脏神经官能症。只要有心慌,胸闷,气短伴疼痛的症状,无论西医诊断如何,中医都统称为胸痹,那中医治疗胸痹的思路是怎么样的?举个例子,我们北方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