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常用除痰方剂

常用除痰方剂

◎方 名:二陈汤(除痰之剂)

总 结:溼痰

编 号:001

组 成:半夏、陈皮、茯苓、甘草。

主 治:治一切痰饮为病,欬嗽胀满,呕吐恶心,头眩心悸。

加 减:1.风痰:加南星、白附、皂角、竹沥。

2.寒痰:加半夏、姜汁。

3.火痰:加石膏、青黛。

4.湿痰:加苍术、白术。

5.燥痰:加栝蒌、杏仁

6.食痰:加山查、麦芽、神麴。

7.老痰:加枳实、海石、芒硝。

8.气痰:加香附、枳壳。

9.痰在皮裏膜外:加白芥子。

10.四肢痰:加竹沥。

归 经:此足太阳明药也。

方 义:1.半夏:辛温体滑,性燥,行水利痰为君。

2.痰因气滞,气顺则痰降,故以橘红利气。

3.痰由湿生,湿去则痰消,故以茯苓渗湿为臣。

4.中不和则痰涎聚,又以甘草和中补土为佐。

变化方:1.六君子汤:本方加人参、白术。治气虚有痰。

2.陈皮半夏汤:本方去茯苓、甘草。

3.桔梗半夏汤:上方加桔梗。

4.半夏茯苓汤:本方去陈皮、甘草。

5.小半夏加茯苓汤:上方加生姜。并治水气呕恶。

6.茯苓半夏汤:本方加黄芩。治热痰。

7.二陈加栀连生姜汤:本方加黄连、栀子、生姜。治膈上热痰,令人呕吐。

8.砂枳二陈汤:本方加砂仁、枳壳。行痰利气。

9.导痰汤:本方加星、枳实。治顽痰胶固。非二陈汤所能除者,再加菖蒲,治惊悸健忘,怔忡不寐。

10.顺气导痰饮:导痰汤加木香、香附。治痰结胸满,喘欬上气。

11.本方加枳实、菔子、山查、神麴、栝蒌。治食积痰嗽发热。

12.加味二陈汤:本方加苍术、枳壳、片子姜黄。治痰攻眼肿,并酒家手臂重痛麻木。

13.温中化痰丸:本方除甘草,加乾姜、姜汁糊丸。治胸膈寒痰不快。

猜你喜欢

  • 了解火麻仁种子是什么

    火麻仁这个可能大多数人都不是特别清楚它,那么应该熟悉它的兄弟叫做人人喊打,容易上瘾的大麻,是不是说的有点可怕,它其实为桑科植物大麻的干燥成熟种子,别名又叫大麻仁、火麻、线麻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后为火麻仁,火麻仁味甘,性平,

  • 乌柏根的皮到底是什么呢?

    不同的东西有不同的作用,就像某样东西上的不同部位,它们的作用可能不同,像乌柏根的皮,乌柏苦、微温、有小毒,有杀虫、解毒、利尿、通便的功用,而乌柏根的皮用于水肿胀满,有泻下逐水的功效,对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用之有消除腹水功效,所以也有用乌柏根

  • 京大戟和红大戟的区别?

    家里老人几乎都有风湿病,每年都会帮他们买不少可以减少风湿疼痛的药,吃的药丸,贴的膏药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药,每次去中药店选配药材时,中医们往往会加入一种叫红大戟或者京大戟的药草,这2种药材的主治功能相近,只是其配药量上面会有一定的差异,京大戟有

  • 红大戟的别名又叫什么?

    看中医药书的时候看到了这样一个词,红大戟;本是无异,却逐渐被这图文并茂的野草野花吸引,其中,有一种植物,红色茎,绿色的叶片,深绿的老叶上拖着浅绿的新芽,颜色过渡的倒是别致,它是红大戟,不仅外表红色,折断的茎里也是红褐色,又因为根部长得像红薯

  • 芫花根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芫花跟薰衣草花很相似,芫花的花开的比薰衣草的要稍大些,况且芫花不仅仅是好看而且芫花根还可以用作中药,很多人都不知道吧,都以为芫花只是用来欣赏的,好吧好吧,既然这样我就向大家答疑,说说芫花根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芫花根的功效,逐水,解毒,散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