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读《三国演义》析孔明之死

读《三国演义》析孔明之死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乃三国之“智绝”。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兼修儒道之术。时运不到,躬耕南阳,“淡薄以明志,宁静以致远”,颇有黄老之风;时运一到,奋然出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极尽孔孟之道。他满腹经纶,指挥若定,火烧博望,曹军丧胆;舌战群儒,孙权失色;六出岐山,七擒孟获。蕴大才,成大器,每常自比为管、乐,其才不可量。智计百出,鬼神莫测。然年仅五十有四,而薨于五丈原,何也?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余后学末进,有志于中医,故由此入笔,略抒浅见,以求教于方家,切磋于学友。

诸君皆知《三国演义》共一百二十回,书从孔明出山以后,只言其才智而未言他,至八十五回“刘先主遗诏托孤儿”之时,乃有“凡事更望丞相教之”之托。于是八十七回便有“诸葛丞相在于成都,事无大小,皆亲自从公决断”之载。至九十一回,孔明于《出师表》中亦自言“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余以为,此乃孔明病之渊源也。

因脾“在志为思”,“思伤脾”,孔明“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亲”。思虑过度,其脾必虚.《三国演义》一百零三回言“懿问曰,‘孔明寝食及事之烦简若何?’使者曰,‘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汉之一升乃今之十八至三十克也,“日不过数升”,则其日食之物充其量不过三百克,堂堂须眉,日理万机,而所食如此之少,明显有脾虚运化失司之象。而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如此则损之大矣。

且孔明于《出师表》中自言“夙夜忧虑”,然“忧伤肺”,而“肺者,气之本”、“诸气者,皆属于肺”,故肺伤则其气必虚。故一百零四回乃有孔明“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史载孔明于建兴十二年秋八月二十三日薨于五丈原,五丈原乃今之陕西宝鸡市歧山县境内,其东距西安一百三十公里,西距宝鸡五十六公里,北距歧山县城二十五公里,地不甚偏,山不甚高,况时值秋高气爽,如若常人,秋风吹面,焉有“彻骨生寒”之感?经云“阳虚则外寒”,孔明之感表明其全身阳气虚衰已极矣。

《三国演义》一百零三回中孔明听费祎告之东吴兵败,“长叹一声,不觉昏倒于地。”此昏倒明显与情志有关,然“七情之伤,虽分五脏而必归本于心。”由此可知,其心必伤。本回中孔明苏醒后,叹曰“吾心昏乱,旧病复发,恐不能再生矣”!“吾心昏乱”表明其心已伤,而“旧病复发”则暗示其肾已伤,何以知之?久病及肾也。而肾为“五脏阴阳之本”,故肾伤其五脏之阴阳必损矣。

一百零三回言其“次日,扶病理事,吐血不止。”此正是肾水枯竭、水不涵木所致肝气上逆,血随气脱之象。肝为血海,“吐血不止”,必致肝血亏虚,故其肝必伤。且五脏六腑互为表里,其经脉相互络属,生理相互配合,病理相互关联,故五脏病必致六腑损。

由此可知,孔明五脏六腑,气血阴阳俱损矣。人之一脏一腑受损或可丧生,况其全身俱损,又焉有再生之理?

叹诸葛亮一代忠臣之楷模,万世智慧之化身。后人每每提及,只感慨其“出师未捷身先死”,却不知其为何而死,岂不悲哉!今予析之以岐黄,愿能解世人之惑矣!

猜你喜欢

  • 昆布的禁忌

    昆布是含碘最高的食品,还含有一种贵重营养药品——甘露醇。昆布历的碘和甘露醇,多附在它的表层,尤其是甘露醇,呈白色粉状附在昆布的表面。昆布甘露醇对治疗急性肾功能衰退、脑水肿、乙性脑炎、急性青光眼均有疗效,所以昆布除了日常食用之外,还有医学上也

  • 昆布糖尿病可以吃吗?

    糖尿病人可以吃昆布吗?海带又名昆布,被誉为长寿菜。昆布营养丰富,对人体有多重的保健作用,尤其含有丰富的碘,那么,糖尿病人可以吃昆布吗?一、昆布的营养价值昆布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较少的蛋白质和脂肪。昆布与菠菜、油菜相比,除含维生素C外,其粗

  • 昆布海藻汤有什么功效?

    昆布和海藻为常用的食物,这两种食物可以做成昆布海藻汤,那么昆布海藻汤有什么功效呢?昆布海藻汤怎么做呢?昆布海藻汤原料:猪瘦肉250克,昆布30克、海藻30克,生地黄30克,红枣10枚,香油30毫升,精盐、酱油、味精、姜葱各适量。昆布海藻汤的

  • 白芥子和黄芥子的区别?

    芥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或芥的干燥成熟种子,前者习称“白芥子”,后者习称“黄芥子”。芥子是常用中药材,性温、味辛,有润肺豁痰、消肿止痛之功效。但药品中有有白芥子和黄芥子之分,在这里我们介绍一下二者的区别:1、性状鉴别白芥子:种子近球形,直径2

  • 孕妇能吃白芥子么?

    有些妇女怀孕之后,害怕流产而要吃一些保胎药物,或者为了让胎儿发育良好而吃一些药物,殊不知这都是有害的。白芥子性温、味辛;归肺、胃经。功能温肺豁痰,消肿止痛。主治咳嗽痰多气急,胸胁痰涎停留,外疡流注阴疽。白芥子泥可外敷能除肿毒,对寒痰哮喘、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