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中西医结合治疗胰腺癌

中西医结合治疗胰腺癌

胰腺癌总的病机系脾胃虚弱、肝气郁结致气滞、血瘀、湿热为患,久而结成坚块。胰头癌以湿热表现为多,胰体、胰尾癌则多见脾虚气滞之证。胰腺癌晚期的治疗应根据疾病不同阶段或攻、或补、或攻补兼施。

胰腺癌早期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适当化疗,结合长期中医药治疗,有可能取得良好疗效;中期多手术姑息治疗,如手术不能切除,可行胆囊空肠吻合术以缓解黄疸,同时中医药治疗,也可配合放疗、化疗等;晚期则以中医药和对症治疗为主,或结合小剂量化疗。胰腺癌晚期中医治疗多采用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理气健脾之法。

胰腺癌属于中医“伏梁”、“痞块”、“黄疸”、“积聚”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为七情内伤、饮食不节而致肝脾受损、脏腑失和、湿浊阻滞、气滞血瘀,日久形成本病。故治疗上多采用疏肝利胆、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破积散结等法。常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辨证施治。

胰腺癌早期症状并不典型,经常表现为类似于其他脏器病变的症状,导致一些有症状的被误诊误治,70%以上确诊为胰腺癌者已是有远处转移的晚期胰腺癌,但是西医对胰腺癌晚期治疗效果不佳。中医称胰腺为脾积,胰腺黄疸、胃痛都是由脾虚引起的。目前,临床多不采用单一方法治疗晚期胰腺癌,多采用中医药综合方法,以最大限度地控制肿瘤的发展过程,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生命。(兰溪)

猜你喜欢

  • 小儿心力衰竭诊疗技术

    充血性心力衰竭或称心功能不全,由于心脏泵功能减退,致静脉瘀血,动脉血液灌注不足,心脏不能充分排出足够的血量满足机体代谢和发育的需要而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多为心肌病变或结构异常使心脏负荷加重而引起,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导致死亡。小儿各年龄期均可发

  • 明辨虚实治寒热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载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寒之而热者”,指用苦寒泄热法治热证,病不愈反见热者,是指肾阴(真阴)不足之虚热,而非有余之实热;“取之阴”即治宜滋其肾阴(肾之真水

  • 血府逐瘀汤治夜间烦热

    杜昕 河北省中医院 袁红霞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黄文政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50年,尤擅长内科杂病。今总结其治疗一夜间烦热案如下。患者于某,年逾花甲。夜间烦热,不能成寐2月余。因丈夫新丧,昼夜悲闷,心

  • 瞑眩与自愈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瞑眩,语出《尚书·说命》,曰“药不瞑眩,厥疾弗瘳”。瞑眩反应即疾病貌似加重的好转反应。瞑眩是一种疾病治疗或者自愈过程中的动象。动者属阳,相对于静止不动、处于相持状态的人体疾病状态来说,这是由阴转阳的佳兆。对于

  • 疱疹性口炎中医诊疗技术

    疱疹性口炎是以口腔内出现单个或成簇小疱疹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口腔炎症。多见于1~3岁小儿,尤其在得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后易感染该病,在卫生条件差的家庭和托儿所中易传播,无明显的季节性。本病中医学称之为“口疮”。病损仅在口唇两侧者,称“燕口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