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旅游水土不服,怎么办?

旅游水土不服,怎么办?

满心欢喜去旅游,不料异域遭遇闹肚子,不敢吃不敢喝又睡不好,捂着肚子到处找WC……这就是一些身处异地"水土不服"驴友们的真实写照。水土不服引发的旅游腹泻等症状着实让人扫兴,不仅没法好好领略风光,还白白浪费了金钱和时间。

旅游腹泻发病率高达30%-50%

一项通过对经由广州机场口岸入境的中国出境游旅行团所做的为期半年的抽样问卷调查显示,在旅行过程中腹泻发病率达到了15%,其中去东南亚等热带国家的旅行团的腹泻发病率高达30%-50%。在所有被调查者中,旅行总消费平均为7800元,因腹泻耽误行程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642元,约占旅游总费用的34%。

十一黄金周临近,各大旅行团境内外旅游早已是名额爆满。驴友提醒,为了不当"拉拉族",旅游出发前有必要对水土不服引发的腹泻多一些认知和准备。

旅游腹泻源于脾胃虚《三国志·周瑜传》:"不习水土,必生疾病。"当一个人从长期生活的环境换到另一个环境,气候条件发生变化,生活饮食习惯也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由此引发的身体不适,如食欲下降、精神疲乏、睡眠不好,甚至腹泻呕吐、心慌胸闷、皮肤痛痒、消瘦等俗称为"水土不服"。

水土不服在旅游中很常见,如从平原到高原,由于空气稀薄,气压下降而出现不适;从南方到北方,由于温度、湿度的改变而产生不适;从乡村到城市,对噪音、灯光不适而出现疲乏、失眠等,均属于水土不服。水土不服,其实就是对于新环境水质、气候、空气和食物的不能适应。

在水土不服的多种症状中,旅游腹泻是最为常见的。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它是因为脾胃虚,即出门在外的人因为对当地水质不习惯、饮食结构与原来不一致、饮食不节制和营养不均衡等问题引起的。

发生旅游腹泻怎么办:

旅游时遭遇水土不服,发生旅游腹泻怎么办?不必惊慌。首先人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较轻的水土不服,一般只要稍作调理,几天后症状就会自动消失,也就是从"不服"到"服"了。

如果发生腹泻,应该弄清引起腹泻的原因,做到"三不"。即不随便使用抗生素:最好到医院查明致病菌再遵医嘱治疗。不擅自使用止痛剂:止痛剂虽然可减轻腹痛,但容易掩盖病情;腹痛较厉害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止痛剂。

发生旅游腹泻时还可以马上服用一些纯中药调理肠胃的药品,如保济口服液,一方面可以理气和中,一方面补充腹泻后造成的水分流失。另外,饮食上不要乱进食,应食入清淡、少油腻及含纤维素少的食物。由于气候炎热,保济口服液是目前两广地区旅游爱好者旅游常备选择。

猜你喜欢

  • 汗法适用于什么证

    《医学新语》记载啊,中医治病八大原则,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可见啊汗法非常重要,很多疾病都需要发汗,我们常见的风寒感冒就是往往汗出了热就退。汗法还有消肿透疹,去风湿等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啊发汗呢,以汗出邪去为目的,过汗则伤津耗气,所

  • 养生情绪很重要

    《三因极》讲,人得病有一个常见的病因是七情致病,喜、怒、忧、思、悲、恐、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怒则气逆,恐则气下。情绪对人的健康影响是很大的,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心情不好的时候啊,消化功能异常,要么呢喜欢暴饮暴食,要么呢不想吃饭

  • 夏季养生勿发怒

    黄帝内经讲呢,“夏三月,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意思呢,就是说夏季啊,要保持我们心情愉快,切勿发怒,使精神之华英,适应夏气,否则呢,违逆了夏长之气,就会损伤我们心脏,到秋天呢,容易发生疾病。

  • 易疲劳免疫力差怎么办

    教大家一个方法,用30到50克黄芪加适量的水,用黄芪煮出来的水再用来煮大米,黄芪是大补元气的中药,它能补气,所谓气呢,是一种能量,气不足的时候啊,就疲劳,耐力差,我们用这样的一个黄芪水煮粥煮饭,连着吃一周,一般气虚的人就会感觉有改善。

  • 感冒喝冷水会更严重吗

    当我们身体得了风寒感冒的时候,千万别再喝冷水!《灵枢》记载,“形寒,寒饮则伤肺”,就是说呢,身体受了风寒,再喝凉水,两韩共同侵袭,就会损伤肺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