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中学生猛摔“发泄果”专家担心孩子产生暴力倾向

中学生猛摔“发泄果”专家担心孩子产生暴力倾向

记者近日在河南省郑州市采访时发现,目前一种叫做“发泄果”的玩具在部分中学生中流行,很多中学生通过摔打这种玩具发泄压力。心理专家担心,长此下去,可能会使中学生产生暴力倾向或破坏欲。

郑州市某中学的一位家长告诉记者:“我儿子现在读初三,最近沉默寡言,常把自己关在屋里,不停地摔打着一种名叫‘发泄果’的玩具。不顺心的时候,他常对着家里的镜子、墙壁猛摔‘发泄果’,看得人胆战心惊。如果心里遇到不快,适当发泄一下也没啥。但是如果孩子们形成了靠摔东西解决问题的习惯,以后就成问题了”。

据记者了解,这种“发泄果”形同西红柿,里面装满液体。只要用力一摔,“啪”的一声,“西红柿”就变成了一摊烂泥,10秒钟后,它又慢慢复原成完整西红柿的样子。该产品的说明书上写着:“在不如意、心情不爽、不高兴或郁闷烦躁、气愤、受到批评和压力很大的时候,你就摔‘发泄果’……”

记者在郑州市某中学附近的一家文具店里看到,这种玩具很受中学生欢迎,大多数孩子购买后便互相用力猛摔,有些男孩还边摔边大叫“摔死你”。据文具店工作人员介绍,这种玩具是由青岛一家公司研制、用无毒特种橡胶再加水制成的,非常逼真。目前销售最好的是一种模仿成大便模样的“发泄果”,每天可以出售二三十个。

在河南郑州市文化路上,记者看到一位女士拿起一个东西使劲地反复往地面上摔,这一奇怪举动引来不少的围观者,其中大部分是中学生,原来这位是卖“发泄果”的摊主,她正在演示如何“发泄”。“发泄果”的形状是仿造成各种水果,这个“橘子”摔到地上后,变成软软的一摊,不一会儿又恢复了橘子的形状。据摊主说,“发泄果”是用来发泄情绪玩的,每个3元,购买的学生很多。

家住河南省郑州市二十一世纪社区的吴女士说:“最近常听到孩子的房间里传来噼里啪啦的响声。进屋一看,只见孩子拿起一个红色的小球朝着玻璃猛砸过去。我当时吓了一跳,以为孩子在砸玻璃,没想到小球落到玻璃上却变成了一摊‘烂泥’,粘在了窗户上。不一会儿,小球又恢复了原状。问过孩子才知道,这是一种用于发泄的玩具——‘发泄果’。经过询问,原来孩子在班上与同学产生了矛盾,摔打‘发泄果’就是为了泄愤。孩子有不顺心的事不和父母沟通,却选择这种‘暴力’方式发泄,这太让人担心了。”吴女士认为,长期玩这种玩具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王志铭说:“摔‘发泄果’这种发泄方式一旦痴迷、过度发泄,怒气极易使人产生暴力倾向或者破坏欲,严重者还会伤害他人。未成年人自制力较差,不易把握正常发泄与过度泄愤的尺度,为了确保孩子的身心健康,建议学校和家长能够适度引导,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 飞蚊症 - 诊断与治疗

    ► 飞蚊症是什么?眼睛的飞蚊症大多属于正常的老化现象,但也有可能是其他病变,例如视网膜脱落,眼睛发炎等。► 飞蚊症有什么病症?视线范围内出现点状、线状、网状、水泡状,半透明或透明物件或看东西时,发现灰黑的点状或呈线状影像,随著眼球的移动,慢

  • 抑郁症 - 诊断与治疗

    ►抑郁症是什么?过去常被称为神经衰弱,属于轻度精神疾病。患者的情绪会出现障碍,导致身心失衡,情绪会继续抑郁,对事物失去兴趣或动力,思想会变得消极,从而影响正常的社会生活。抑郁症的定义是:患者持续两周以上,有五个或五个以上既定的生理或心理症状

  • 夏天防风湿,生活小细节

    脾胃护理。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的基础,是气血生化的源泉。脾胃主要运输水液。水分的产生不仅与脾胃密切相关,而且最容易对脾胃功能造成损害。因此,风湿病患者必须照顾好自己的脾胃,平时要避免暴饮暴食、嗜酒、吃辛辣、油腻、刺激等食物,尤其是贪凉喜冷。

  • 立夏养心,观花饮茶

    夏天属于火,与心相对应,所以夏天要注意心灵的调理。《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指出:“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意思是夏天要心平气和,保持快乐快乐的心情,让胸怀宽广,精神饱满。对待外界的东西要像含苞待

  • 把脉最佳时间

    第一个提倡早上脉搏的是《黄帝内经》中的“脉要精微”篇,其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这段话的翻译是:脉搏通常是在早上,此时人们没有工作,阴气没有干扰,阳气没有消散,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