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药材>矮柳穿鱼

矮柳穿鱼

拼音注音ǎi Liǔ Chuān Yú来源

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多枝柳穿鱼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aria buriatica Tarcz.et Bent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草原、荒地及沙丘。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8-20cm。茎自基部具极多分枝,分枝常铺散。叶互生,多而密;叶针形至狭条形,具单脉,长1.5-5cm,无毛。总状花序生于枝顶,长3-7cm,花序轴、花梗密被腺柔毛;苞片条状披针形,长近1cm;花萼5裂,裂片长而狭,条状披针形,长4-6mm,宽1mm,两面被腺毛;花冠黄色,花冠筒管状,基部有距,距长12-15mm,檐部二唇形,上唇2裂,裂片长2mm,顶端圆钝,下唇侧裂片长圆形,宽2-5mm,中裂片较窄,距长8-15mm,稍弓曲;雄蕊4,前面一对较长,前后雄蕊的花药各自靠拢,药室并行,裂后叉开;柱头常有微缺。蒴果卵球状,长9mm,直径7mm。种子盘状,有宽翅,中央有瘤突。花期6-8月。

性味

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湿热黄疸,丹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刺瓜

    别名乳蚕、小刺瓜、野苦瓜来源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刺瓜Cynan chum corymbosum Wight [Cyathella corymbosa (Wight) Tsiang et Zhang],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性味甘、淡,平

  • 刺瓜米草

    《中药大辞典》:刺瓜米草拼音注音Cì Guā Mǐ Cǎo别名刺梭罗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刺瓜米草的根。全年可采。生境分布生于阴山岩缝。分布云南、贵州等地。原形态灌木,茎枝均具针刺。叶互生,硬革质,有柄,叶片长椭圆形,长1.2~2

  • 刺盖草

    拼音注音Cì Gài Cǎo别名大刺盖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罗平蓟的根。秋季采根,晒干。生境分布生于路旁草丛中向阳处。分布四川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1.5米。根粗壮,须根白色。茎直立,具明显纵棱槽,疏生卷曲的细柔毛。叶互

  • 刺石榴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石榴拼音注音Cì Shí Liu别名山石榴来源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峨眉蔷薇Rosa omeiensis Rolfe,以果入药。果成熟时采,去果柄及宿萼,晒干。性味微酸、苦,平。功能主治止血,止痢。用于吐血,衄血,崩漏,白带

  • 刺竹叶

    拼音注音Cì Zhú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车简竹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mbusa sinospinosa Mc Clure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随采随用。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河流两岸或村落附近。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