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熬中药得法

熬中药得法

熬药,谁不会?把药放在罐子里加上水烧开煮就行了。其实,熬中药并没有那么简单,里面的学问还不少。熬的方法不对,药效也会受影响。

家住西山路的韩雪聪就是因为觉得中药不干净,洗了两遍才熬的。没想到就是她的爱干净影响了药效。8月21日,韩雪聪由于内分泌失调去看了中医,但在吃药一段时间后,并没有理想的效果。问医生后才知道是因为自己怕药脏,先洗一遍后再熬药造成的。

熬药前药材不需要清洗

市中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杨玉良说,一般中药都不需要清洗,因此有些药材的成份可溶解于水中,清洗后再熬药会影响药效。

自治区中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李延升表示,中药有加工炮制的过程,一般不需要清洗,都是很干净的。但如果药是分开包的,其中一种有些脏可以炝洗,即用清水迅速涮一下药,把水倒掉后再放入药罐中。

熬药前需冷水泡1~2小时

熬中药并不是简单的煮药。虽然有些人知道熬药前要泡一泡,但时间的长短与药效也密切相关。

李延升告诉记者,一般中药要用清水泡1~2小时(除用醋、酒泡的药),直到药被泡软、泡透,这样,中药中的成份才能被水置换出来,熬时药效才会全部释放出来。

此外,熬药还要注意用水量。测量用水量的方法为,一般中药将其适当加压到罐底,然后加水,液面淹过中药的3~5厘米即可,质地坚硬、粘稠或需要长时煎熬的药可适当增多。第二次熬药时,超过药面2厘米即可。

熬药后药渣不能喝

有些人认为中药越浓越好,因此在喝药时,虽然药很苦,但为了能有好效果,会将最后的药“底子”也喝掉。李延升和杨玉良都不赞成这种做法。喝中药时碗中的药渣不要喝,并不是药渣浓药效就好,中药的药效不在浓淡,有些药熬出来就浓,而有些药本来熬出来就淡,而且沉淀物有的是药物间相互化学反应的结晶,有的是药材上的浮灰,因此喝到碗底时,药渣最好倒掉。

李延升告诉记者,有些骨病患者觉得药效好,不舍得把药扔了,就把熬完的药外敷上,一般活血化淤的中药可以外敷,而且有些名贵的中药渣还可以吃。如人参、鹿茸、藏红花、西洋参、三七等都可以吃,而普通的红枣、山楂等有时也会入药,这些也能吃,而其它的药渣则不能随便吃。

熬药时间从药煮开后计算

此外,时间长短对药效也会有影响,一般熬药时间是从药煮开后开始计时的。不同药,熬的时间也不同。一般感冒药熬10~15分钟即可,时间过长,药效会随蒸气挥发。一般的药(如治疗胃病、妇科病等)煮20~25分钟,而一些补药,则需30~45分钟。服药时间也不同,一般四肢上的病是饭后喝,而内脏上的疾病则要在饭前喝。同时,中医还要讲求因病而异、因药而异,因此,在服药时最好听医嘱,一些禁止吃的食物、水果尽量不要吃,以免影响药效。

猜你喜欢

  • 宣达渗利止吐泻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王某,男,13岁。2007年8月29日初诊,自入秋以来即感胃脘不适,时有吐泻,继之病情加重,现水浆入口即吐,米粒难进。口渴而喜饮,但愈饮愈渴,昼夜嗜睡,脉沉濡,舌红,苔白。此乃暑湿内蕴,胃阳不振,脾气也伤,

  • 避瘟用温初探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唐代大医孙思邈继承了历代医家对温疫的预防经验和诊治思想,提出了“瘴疠”、“温风”、”毒气”等病因,肯定了“毒”是传染病的主要病原,治疗上突出清热解毒。但提到避瘟时却倡用温药。避瘟为防病,“凡能依时摄生者,可居

  • 健脾清肠汤治习惯性便秘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方药组成:生白术60克,麦冬30克,生地黄18克,炒枳实30克,柴胡30克,元参18克,厚朴30克,熟大黄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此方为贵州名医石恩骏教授治疗习惯性便秘之专用经验方。石氏认为人体气机升降出

  • 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诊疗技术

    急性心肌梗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而致心肌坏死。临床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常伴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是冠

  • 活血化瘀治泄泻

    王金亮 山西平遥中医院王某,女,41岁。2009年9月13日初诊。腹痛泄泻1年余,大便日3~5次,便稀,有时带有黏连之物,伴腹痛,每逢情绪波动则腹痛腹泻加重,胸闷腹胀,嗳气少食。腹部触之,脐上有索条状块物,时有低热。舌质红,有瘀斑,苔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