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朱门妙手伤寒名家——宋代医家王实生平简介

朱门妙手伤寒名家——宋代医家王实生平简介

朱门妙手伤寒名家——宋代医家王实生平简介

一)迷一样的身世

《宋史·艺文志》载有《伤寒证治》一书,王实撰,但关于王实平《宋史》没有记载,当代李云先生《中医人名辞典》综合《宋史·艺文志》、《世善堂书目》、《中国医籍考》等资料云:“王实,宋代颖州(今安徽阜阳)人,为名医庞安常高弟,官至信阳太守,曾集诸家伤寒方论撰《伤寒证治》三卷,《局方续添伤寒证治》一卷,均佚”。这是目前所知关于王实生平得较为全面的资料,但其中有不少错误。现将搜集到的有关王实生平资料罗列如下:

1)宋·叶梦得《石林居士健康集》:王仲弓,人物高胜,……作《伤寒证治》发明隐奥。

2)宋·郭雍《伤寒补亡论·自序》:后来者维王仲弓监丞一书颇有发明。

3)宋·温革《隐窟杂志》:王仲弓《伤寒证治》汤剂注云:……。

4)宋·范氏《过庭录》:王乐道二子,实,字仲弓,宁,字幼安。

据以上史料可知,王实字仲弓,为王乐道之子。王乐道名王陶,《宋史》有传,官居显赫,据有关文献记载,王陶祖籍陕西,早年游学京师,与都官公李晋卿长子等人相聚于许之长葛(今许昌一带),后娶李晋卿之女为妻,遂以许昌为家,王实出生于此。由此可知王实出生于显宦之家,其弟王宁后也身居要职,是朝中炙手可热的人物。

二)潇洒旷达的一生

虽然王实出生朱门,但他为人旷达,最慕陶渊明为人,因此无心为官,虽历任显官,但为官常自免,是个典型的性情中人。据《砚北杂志》载:王实自幼从司马光学,温公待之颇严,仲弓超然物外,不以仕宦为意,曾官籍田令,苏轼官中山时为其属吏,后为信阳太守等职,南渡后客死鄂之咸宁。

王实文采卓然,在当时已为人称许,对医学也有极高的研究造诣,平时常与当时名医相互探讨,如孙兆、杜壬、常器之等大家皆为其友,他并非职业医家,也不是庞安常的徒弟,他的医学知识应该来自自学,在宋代儒者习医的风气之下,王实应该是比较有成就的一位,尤其对《伤寒论》的研究最为独到,在当时即为伤寒大家所重,所撰《伤寒证治》三卷,《局方续添伤寒证治》一卷今均佚,但许多章节仍保留在现存的一些医籍中,如元·王好古《医类元戎》中多处引用王朝奉方论,涉及内容以伤寒为主,十分精辟,过去日本学者曾认为出自北宋名医王贶之手,但经笔者考证王朝奉方论出自《伤寒证治》一书,从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位几乎被人遗忘的宋代伤寒大家的真知灼见。

随着时间的流失,有许多历史上曾作过极大贡献的医学家,他们的名字渐渐地已被遗忘,了解他们,发掘他们,让他们的名字再次闪光,给他们一个公正的评价,是每个医学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猜你喜欢

  • 想知道自己哪里虚,赶快自查一下!

    第一啊,我们就是说常见的是气虚,气虚是什么呢?气呢,是推动人体活动的一种物质,就像我们看到这个火车一样,蒸汽火车它的气少了,它活动就差了,跑不起来了。那人也一样,人的气少了,气虚了,那首先表现的就是乏力,不爱动弹,倦怠,干什么都没精神,想使

  • 头汗多,一吃饭满头大汗,怎么回事?

    我们一般来讲呢,稍微活动之后吃点饭浑身大汗,什么问题呢?往往气虚造成的。这个卫气有固涩汗孔的作用。所以当气虚的时候,固涩不了,稍微活动一下汗就出来了。像更年期那个出汗是潮热发热,上来的快,下去的快。那么还有的呢是晚上睡睡觉,枕头湿了就是盗汗

  • 湿气重不用怕,五味中药健脾祛湿

    那我们看一下第一个,陈皮。陈皮首先呢它有行气健脾和胃的功效,同时呢稍微有点利湿的作用,它和半夏合起来还能够去痰。然后茯苓,茯苓这个药呢健脾,利湿兼固。但是呢在这里面呢利湿的作用更强一点,健脾的作用也有。同时呢还有一定安神的作用。白术,补气健

  • 心绞痛,应该如何辨别?避开三点不发作。

    大家好,心绞痛呢是我们中老年人常发的几个症状。那么心绞痛是怎么出现的呢?我们讲这个心脏,就像我们这个拳头一样,上面有一条血管叫做冠状动脉。那么当这个冠状动脉它的血流不畅的时候,心脏的这个肌肉血就不够了,叫心肌缺血。缺血之后呢,还在跳啊,就觉

  • 早起腹泻又怕冷是怎么回事

    大家好,今天呢给大家呢讲一个脾肾阳虚的这么一个案例。这个案例呢,患者是杨先生,四十五岁,那么脾肾阳虚呢,其实我们最典型的一个表现呢是什么呢?是五更泄泻,就是到凌晨的时候,快起床的时候马上肚子疼,要上厕所,天天都这个点。有人说我们就是习惯性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