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乙肝患者用药12种误区

乙肝患者用药12种误区

简介:乙肝的治疗尚是世界性的难题,由于目前无肯定特效药物,乙型肝炎又是一种相对自限性疾病,所以在治疗上一定避免以下误区。

-

乙肝的治疗尚是世界性的难题,由于目前无肯定特效药物,乙型肝炎又是一种相对自限性疾病,所以在治疗上一定避免以下误区。

不该用药时,却用了药

乙肝患者中的80%左右,都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尤其是儿童和少年,处于免疫耐受阶段,此时对于各种治疗无应答,各种治疗用药都起不到理想的效果,此时大量用药治疗,不仅浪费钱财,还会打破机体免疫沉默状态,使得肝功出现异常,有时这种异常反反复复,缠绵难愈。

该用药时,用错了药

不少乙肝患者肝功异常,转氨酶升高,本应是抗病毒治疗的时机,应该使用合适的抗病毒药物,但是却使用起抗肝纤维化药物,使得肝功异常加重。肝硬化腹水,应该加强利尿,补充白蛋白,但是却用上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致使肝功进一步恶化。

药物剂量过大

中药治疗乙肝非常普遍,一些中药处方,个别药味剂量过大,超过国家药典规定的几倍,例如川楝子用量达到20克,山豆根达到30克。这些中药超量使用,对于肝脏损害明显,因为使用中药剂量过大,造成药物性肝损害的患者并不少见。对于儿童患者,剂量一定要把握准确,使用任何药物治疗,都需要根据公斤体重数,换算正确的治疗剂量。

药物剂量过小

干扰素治疗乙肝的合适剂量是300万~600万单位/隔日,出于对干扰素不良反应的担忧,不少患者使用的剂量偏小,而300万单位/隔日以下的剂量,往往起不到治疗效果,反而会贻误病情,甚至产生耐药性。

用药时断时续,不连贯

想起来就吃药,想不起来就断药;工作一忙,就忘吃药了;一出差,又忘吃药了,这些问题时有发生,这种时断时续的吃药,不能保证药物在血液中恒定和有效的浓度,达不到控制疾病发展的目的。

用药疗程不足

乙肝的抗病毒治疗需要时间较长,一个疗程至少需要半年至一年时间,其中干扰素疗程至少为半年,拉米夫定一年以上时间,如果疗程太短,根本起不到抑制病毒的作用。抗肝纤维化的疗程同样需要漫长时间,例如使用复方丹参制剂、复方虫草制剂等等,都需要一年以上时间,短期使用,起不起软化肝脏,降解肝脏纤维组织的目的。

突然停药

治疗乙肝的方案一经确立,应该认真坚持,不能突然停药,疗程完成后,应在医师指导下逐步停药,不能在疗程过程中擅自停药,否则病情会有复发和“反弹”,这方面的典型事例就是拉米夫定,不少患者在使用拉米夫定过程中,不到疗程时间,或是不到停药标准,就擅自停药,致使病情反复,有的病情突然加剧。

用药当停不停

一旦药物达到预期疗效后,应该逐渐减量,直到彻底终止,避免产生药物的依赖性和蓄积中毒现象。例如降酶药物联苯双酯等,本身并无抗病毒和保护肝细胞膜的作用,只起单纯降低转氨酶的作用,只有辅助性治疗作用,待肝功复常后,应该逐渐减量,及时停药,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耐药和掩盖病情。

随意换药

乙肝的治疗方案一经确立,应该坚持下去,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发展,不能半途擅自停药或加药、换药,随意换药容易使治疗复杂化,出了问题难以找到原因和处理办法。

用药过多、过杂

治疗用药需要少而精,并非药吃得越多,病情就恢复得越早,不少乙肝患者用药过多、过杂,例如同时口服和注射多种降酶药,一旦停药,病情容易出现“反弹”;有的患者在住院期间使用的药物多达20余种,加上口服的中药复方,药味更多,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拮抗作用的机会大大增加。

小儿用成人药

拉米夫定是不能用于儿童的抗病毒药物,对12岁以下的小孩一定要禁用,各种尝试性的治疗都可能招致严重的后果。其他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以及膦甲酸、阿糖腺苷等药物也不适合儿童使用。

乱用偏方

乱用偏方的现象十分普遍,不少患者轻信“偏方治大病”的说法,找一些所谓的中医“大师”,开出的处方,没有经过审核,其中往往含有不少肝毒性药物,用上一段时间后,药物性肝损害随即发生,使病情加重。为了慎重起见,偏方不应随便使用。

专家提醒:乙肝病理过程十分复杂,表现各异,治疗应个体化,企求用一种“灵丹妙药”“包治百病”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猜你喜欢

  • 经期拉肚子是什么原因?怎么缓解?

    就是来月经的时候,出现大便溏稀,大便次数多等这种情况,这个我们中医上讲叫做经前腹泻。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脾气虚或者是一个肾阳虚造成的。这个我们可以在月经期用热水或者是暖宝宝来ç进行热敷,热敷的原因呢,第一个可以驱散让我们体内的寒气,温暖我们的

  • 尿泡沫多是什么原因?

    生理性的经常喝喝水量少,大量的出汗,尿液的浓缩,以及某些食物、药物有关系,不需要治疗。病理性的尿泡沫可能因为糖尿病导致尿糖的升高,慢性肾脏疾病导致尿蛋白的增加。另外呢,女性的尿泡沫增加可能和妇科炎症有关系,一些青年男性的尿泡沫大多和前列腺炎

  • 月经不规律怎么回事

    中医认为冲任、气血不调,血海蓄溢失常会导致月经前后无定期。通常肾虚、脾虚或者肝郁型体质的人会出现这种情况。对于肾气不足导致的肾虚的人经量少、色淡质稀、还常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的症状。在调理时需要补益肾气,养血调经。脾虚的人都是由于脾的运化

  • 月经量多是怎么回事

    月经量多舌淡,质稀为气虚,常伴有身疲体倦,气短懒言,面色苍白等症状。调理上需要补气身体,固冲止血。量多,色深红,质粘稠,多出血热,这类人呢,容易口渴,喜欢喝冷饮,还伴有心烦多梦的症状。调理上可以清热凉血,固冲止血。如果是量多,色紫暗,质稠有

  • 气血不足的女人有什么症状

    首先是脸色发黄,由于体内的气血不足,营养物质供应不够,而代谢废物又不能及时排出导致堆积体内,就会出现脸上没有血色,皮肤差,长斑长痘的情况。第二是手脚感觉冰凉。血液是人体热量的一种传播方式,而手脚位于身体最末端,如果气血不足,就会导致气血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