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小儿多服维生素A、D更易中毒

小儿多服维生素A、D更易中毒

近日,一篇“维生素可能致死”的报道引起不少家长的恐慌。在儿保门诊里,不少家长急于询问:孩子每天服用小儿维生素片,久而久之会不会也有问题?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保科郭志平教授表示,其实小剂量地补充微量营养素并不会出现问题;如果家长给孩子过量补充,如又吃多种维生素,又吃含有维生素D强化的钙剂,再吃鱼肝油,反复“叠加”后,就要当心维生素超标。

相对于成人,儿童多服脂溶性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更容易“中毒”。

现象一:鱼肝油、维生素“叠加”吃

一个孩子在家的补品可以堆成小山,从鱼肝油、各种强化钙剂,到各种维生素片……除了每天在家吃,就连上幼儿园、去春游,家长也把这些补品带到学校里,让老师中午休息时给孩子服用。

不少家长总认为,多吃点、多补点,对孩子健康总有好处。儿保科郭志平教授却给家长“泼了冷水”。郭教授说,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地服用一、两种保健品可能没问题,但将各种保健品都混在一起乱吃,如果吃得太多,可能引起营养素“叠加”,其中有的营养素的量可能超过需要的标准,出现隐患。

现象二:成人补品儿童减半服

大人的补品孩子也能吃?记者发现,一些家长盲目以为大人吃的保健品,孩子也能吃。每次自己服用时,也不忘记“好心”地给孩子分一半。比如:一粒维生素片扳开一半,给孩子服用,还自以为:减少一半的剂量就是儿童的服用量。

成人保健品与孩子混用,这绝不可取。郭教授说,给儿童服用维生素片等保健品,最好选用儿童的专用型,不可与成人的混用。毕竟,在儿童体内所需的营养元素的剂量和种类,与成人的并不完全相同。

现象三:孩子每月补品花费500元

一个才5岁的孩子,家长为他每个月安排的保健品花费高达500多元,甚至超过一位普通老人的保健品花费……据医生透露,如今在儿保门诊中,一位普通的孩子每天服用一二种保健品一点也不稀奇,每天服用三四种、甚至五六种保健品的孩子不在少数。

记者发现,一些总担心孩子营养不良的家长甚至还把成人的进补食品给孩子服用,像西洋参、冬虫夏草、蜂皇浆等以往只有老人才服的补品,如今都成为孩子的进补品。

郭志平教授说,从专业角度而言,儿童太早吃补品,对其并不利,家长不要盲信广告。儿童过早服用蜂皇浆还可能引发性早熟。

【专家说法】

幼儿可适当补充维生素

由于儿童食物在烹饪时,往往时间长,煮得比较烂、熟。因此,在烹饪过程中,其中的维生素就容易流失。此外,儿童多数不爱吃蔬菜,维生素缺乏等现象可能存在。

如果阳光不足,适当补充维生素D,还是需要的;此外,像低体重的早产儿、未及时添加辅食的幼儿、有慢性腹泻的幼儿等,也可能存在维生素A缺乏。可在正常范围内摄入,但不要超过可耐受的最大摄入量。

维生素A、D过量易中毒

值得提醒的是,如果孩子又吃多种维生素,还吃鱼肝油,再加上强化维生素D的钙剂,可能出现维生素A、维生素D“叠加”后过量。

维生素A、维生素D不像水溶性的维生素,可以通过小便排出体外,过量后容易蓄积在体内,引起“中毒”。在临床中,本市也偶尔发现过维生素A、维生素D“中毒”的孩子,其中维生素D中毒更多见。

猜你喜欢

  • 四种食物越吃湿气越重

    一、含糖多的食物。中医讲,甘入脾虽能补脾益气,但同时也会助湿,甘甜的食物,含糖量高,含淀粉类多的食物,对于有湿气的人来说,不适合多吃。二、生冷的食物。中医讲,寒凉伤脾,伤脾后,脾的运化功能减弱,也容易促进湿气生成。三、油腻的食物。煎炸烧烤食

  • 熬中药前先泡药材

    需要煎熬的中药都建议尽可能在熬之前先泡10到20分钟,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中药材因骤然受热,使其表面所含的蛋白质凝固,细胞壁变硬,从而不利于水分渗入和有效成分析出,造成药效降低。

  • 劳怯症是什么

    很多学中医的可能知道中医有个病名叫虚劳,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专门有个血痹虚劳病,喜欢中医的朋友可以回去翻一翻,虚劳就是身体很虚,常年的虚亏,五脏都虚,叫虚劳。这个劳不是指的劳动,不是指的累,而是指的身体很弱的情况下,中医叫虚劳病。那这个“怯”呢

  • 脾胃不好怎样调理效果最好

    第一怕,怕你不运动,缺乏运动几乎是现代社会打工人的一种常态问题,那么脾虚为什么要运动呢?因为我们脾在中医上来说,主四肢和肌肉,如果你的四肢和肌肉平时很少活动,那么我们的脾胃又怎么可能强壮呢?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多的运动。第二怕,怕你太压

  • 既怕冷又怕热是什么原因?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问题,阴虚简单的说就是火旺,虚火旺盛,有了虚火会有什么表现呢?最常见的就是口干口渴,平时总是爱喝水,然后就会出现潮热,盗汗,有的病人严重的时候啊,一觉醒来,汗水把整个的头发全部都打湿了。还有就是五心烦热,这里的五心指的是